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010-04-05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1269888/9787111269885 ·条形码:9787111269885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1269888/9787111269885
·条形码:97871112698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分为职业牛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开发指导、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指导、创新与创业教育5个模块,共包括12个项目。课程项目后编有阅读与知识拓展,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以增加课堂互动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了解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在附录中编写了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为顺利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开发和择业、就业全程指导,具有内容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职业、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及其他择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为方便教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配备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凡选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世出版社教材服务网www.cmpedl】.com免费下载。如有问题请致信c“pganzhi@8ina.com或致电010一88379375咨洵。
编辑推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影1
二、开设本课程的意义/1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3
阅读与知识拓展对高等职业技术
教育的基本认识/4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8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篇
课程项目1.职业与职业生涯/10
一、职业及职业演变与发展/lO
(一)职业及职业的意义/10
(二)职业的产生与演变/儿
(三)当代职业发展的趋势/12
(四)热门职业现状及预测/13
二、职业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16
(一)职业生涯概述/16
(二)职业生涯规划/17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17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误区/20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20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20
(三)职业生涯成功的理论/21
阅读与知识拓展职业早规划,灿烂的
明天属于你/22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24
课程项目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26
一、能力、兴趣、人格与职业选择/26
(一)能力与职业选择/26
(二)兴趣与职业选择/27
(三)人格与职业选择/29
二、职业生涯影响因素分析/32
(一)自身因素分析/32
(二)职业凼素分析/32
(三)环境因素分析/34
三、职业生涯发展决策及规划/35
(一)发展决策技能/35
(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36
(三)职业生涯发展行动计划/38
阅读与知识拓展职业生涯规划使
储煦走向成功/43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洲
职业生涯开发指导篇
课程项目3.提高就业能力/50
一、专业与专业学习/50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学习/50
(二)专业与职业岗位/51
(三)高职教育“双证制”/52
二、职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57
(一)职业能力的构成/57
(二)职业核心能力/57
(三)行Ⅵk通用能力要求/58
三、个人素质修炼与提高/60
(一)人的素质/61
(二)职业素质/61
(三)职业素质的构成/62
(四)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63
阅读与知识拓展现代企业需要
什么样的人才/65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66
课程项目4.情商提升与潜能开发/67
一、情商及情商能力/67
(一)情商的概念/67
(二)情商能力/67
(三)提高情商能力/68
二、潜能及潜能开发/68
阅读与知识拓展哈佛图书馆的20
条训言/69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70
求职过程指导篇
课程项目5.就业前期准备/75
一、收集就业信息及信息分析/75
(一)就业信息的了解/75
(二)就业信息的收集/77
(三)就业信息的分析与利用/78
二、就业心理调适/78
(一)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78
(二)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79
三、就业材料准备/80
(一)毕业生推荐表/80
(二)简历制作及注意事项/80
(三)求职信及撰写技巧/82
阅读与知识拓展大学毕业生面对
就业理性和信心都不可少/83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85
课程项目6.掌握面试礼仪与技巧/86
一、就业面试、笔试的类型/86
(一)面试的基本形式/86
(二)面试在求职过程中的地位/87
(三)笔试的基本类型及准备/88
二、面试礼仪与技巧/89
(一)求职及面试中的礼仪/89
(二)求职及面试前的准备/92
(三)面试中的技巧/93
三、应聘面试后的注意事项/94
(一)面试结束,应聘未完/94
(二)写信表示感谢/94
(三)做好再冲刺的准备/94
阅读与知识拓展应聘应把握
“五个度”/94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96
课程项目7.就业权益保护与就业陷阱
防范/98
一、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制度/98
(一)市场就业体制与就业方针/98
(二)高校毕业生应聘、就业报到的有关
规定/99
(三)人事代理制度/100
二、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及违法
行为/101
(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104
(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侵权及
违法行为/104
(三)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105
三、就业中的陷阱防范/107
(一)网络招聘及防陷阱/107
(二)试用期陷阱/109
(三)就业应聘防传销陷阱/109
阅读与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110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120
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指导篇
课程项目8.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
角色转换/122
一、尽快实现角色转换/122
(一)适应身份改变/122
(二)适应身份改变的方法/123
二、初人职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及
解决对策/123
(一)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123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124
(三)慎重选择跳槽/125
三、适应企业,适应岗位/126
(一)适应企业文化/126
(二)了解岗位,适应岗位/128
(i)职业道德修养/129
阅读与知识拓展殷七U的勉励,激情的
奉献/130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132
课程项目9.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134
一、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134
(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t34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135
(三)终身学习与职业人生/135
二、继续学习的途径与形式/136
(一)继续学习与学历提高/136
(二)取得高一级学历的主要途径/137
划读与知识拓展囚学习而改变命运的
张立勇/139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140
创新与创业教育篇
课程项目10.培养创新意识/142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142
(一)创新及创新的特征/142
(二)创新能力/142
(三)创新潜能的开发/143
二、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概述/143
(一)创新思维/143
(二)创新技法/144
(三)基层职业中的创新案例/145
三、创新的时代意义/147
(一)为什么要倡导创新/147
(二)创业者需要培养创新能力/148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149
阅读与知识拓展大力弘扬自主创
新的民族精神/149
思考、互动、练爿及测试/150
课程项目11.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151
一、创业的概念与意义/151
(一)创业的概念/15l
(二)社会发展需要创业者/15l
(三)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意义/152
二、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154
(一)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154
(二)创业精神及创业精神培养/155
(三)创业素质及创业素质提高/156
三、创业相关知识与准备/158
(一)创业实务知识/158
(二)创业方向和形式的选择/159
(三)创业的相关政策法/161
阅读与知识拓展创业,请找准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163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164
课程项目12.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167
一、实践创业构想的基本程序/167
(一)创业项目的选定/167
(二)拟定创业计划/167
(三)实践创业构想的程序/170
二、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
及对策/17l
(一)大学生创业三部曲/171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172
三、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173
(一)立志创业终成功,设基金助创业/173
(二)实现一个绿色的梦想/174
(三)从打工仔到公司执行董事/176
阅读与知识拓展向成才者学习什么/176
思考、互动、练习及测矗V177
附录/178
附录A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法规/178
附录B国内部分求职、创业网站/216
附录c职业、创业相关测试参考答案/217
参考文献/219
……
序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指出:“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各地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12月28日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精神,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就业情况,在总结多年教学和职业、就业指导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力求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体现了教本、读本与手册的有机结合。全书共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开发指导、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指导、创新与创业教育5个模块,包括职业与职业生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情商提升与潜能开发、就业前期准备、掌握面试礼仪与技巧、就业权益保护与就业陷阱防范、适应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12个项目。课程项目后编有阅读与知识拓展,思考、互动、练习及测试,以增加课堂互动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了解自我。本书在附录中还编写了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法规,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为顺利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本书紧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以高职高专大学生作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对象,立足当前学生现实和就业形势,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本书由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储克森担任主编,由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王玉芝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黄继胜担任副主编,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英教授主审。全书由储克森拟定编写提纲并进行统稿。参加编写的有:储克森(绪论、项目1、6、9、10及附录),黄继胜(项目3~5)、段丽华(项目2),王玉芝(项目11)、刘桂荣(项目12)、王卫蛟(项目7、8)。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同类教材和相关资料,并吸取了其中许多精萃,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文摘 1.毕业生就业权益
毕业生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多方面的权益。根据目前就业规范的有关规定,毕业生主要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益。
(1)获取信息权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
毕业生获取信息权应包括三方面含义:
1)信息公开,即所有用人信息向全体毕业生公开。上海市已建立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凡需录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须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有关高校办理信息登记,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高校向毕业生发布用人需求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截留需求信息。
2)信息及时。也就是毕业生获取的信息必须是及时、有效的,而不能将过时的、无利用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3)信息全面。毕业生有权获得准确、全面的就业信息,以便对用人单位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选择。
(2)接受就业指导权学生有权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择业。使毕业生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准确定位,合理择业。
当然,随着毕业生就业真正市场化,毕业生也将由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而转为主动到市场接受就业指导,这种市场指导可以是有偿的。
(3)被推荐权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历年工作经验证明,学校的推荐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取舍。
毕业生享有被推荐权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
1)如实推荐。即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推荐时,应实事求是,根据毕业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向用人单位进行介绍、推荐。不能故意贬低或随意捧高对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评价。
2)公正推荐。学校对毕业生进行推荐应做到公平、公正,应给每一位毕业生以就业推荐的机会,不能厚此薄彼。公正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毕业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权益。
3)择优推荐。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还应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也应坚持择优标准,真正体现优生优分、学以致用、人尽其才,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毕业生和在校生的学习积极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能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取胜。
(4)选择权根据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