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

2010-04-0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64112603/9787564112608 ·条形码:978756411260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 去商家看看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 去商家看看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64112603/9787564112608
·条形码:97875641126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Book of Wisdom

内容简介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是《智慧书》中的一本。《智慧书》是为每一个人写的书,它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深刻地描述人生处世经验,为大家提供战胜生活中的烦恼、困惑与邪恶的种种方法。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使人们获得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智慧,以及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发现战胜困难与邪恶的力量,从而为自己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另外《智慧书》在每则箴言之后,附中国古人语录为参照,既可见中西文化的相异相应,又可见中西智慧的相贯相融。
作者简介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1601-1658)1601年出生于阿拉贡的贝尔蒙特村。青少年时期,他在托雷多与耶稣会见习修行哲学与文学,18岁时入耶稣会见习修行,历任军中神甫、告解神甫、教授及行政人员。他不曾出任很重要的公职,但与公职人士交往甚密,在和平与战争期间,他曾长期细心观察人类行为,因此获得其恪言警句之灵感。
媒体推荐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智慧书》,是中世纪末期一个西班牙耶稣教士写的。神学钳制,教会约束,时代蒙昧,社会沉滞,居然有这么一个高屋建瓴,浮出云表,用他洞穿一切的目光,看透人心叵测和世事纷繁,并将他的清醒传达给世人的哲人。他的聪明智慧超越群伦,他的仁德慈悲也超越群伦。他叫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自然人的生命只维持了五十八年,而他的社会人或文化人的生命,则天长地久,迄于无穷。葛拉西安的人生经验,显示出今日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
——尼采(英国著名哲学家)
本书教导人人乐于身体力行的艺术,因此适宜人手一本。俯仰浮沉于万丈红尘中之人,特别适合以其作为手册,尤其是有志在此世界发达纵横的青年。书中教导,他们如不读本书,则唯待自行长久阅世始有所得,此谓捧读一遍显然不够,还应时时参详,以备随机制宜——简言之,此书足以为毕生良伴。
——克里斯多福。莫勒教授(【美】凡德比尔大学)
这是一本智慧语录,作者凭其对人物的精确观察与深刻的处世体验,对身处十七世纪的社会提出自处之策,其精准的观察与明慎的建议,直至数个世纪后的今日依然非常受用。全书三百则警句箴言,充满了处世的智谋与圆融的机巧。不论是饱经世事或者初出茅庐的有心人,都能有相当的启发。
——冯保善教授(畅销书《话说唐僧》的作者)
要想真正了解西方人的文化、西方人的待人处世之道,阅读此书应是一个很好的捷径。
——余日昌(江苏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
西班牙智叟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流传四百年的世界智慧之书,旁征博引300个处世规戒,实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必备的处世智慧宝典。
——菜九段(中国网络当红作家,被誉为“草根历史学家”)
编辑推荐 《智慧书:永恒的处世哲学》是横跨五个世纪的西方智典,美国亚马趔书店“五颗星”图书
日本、台湾畅销榜图书
与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孙武的《孙子兵法》并称世界三大智慧奇书每则箴言之后,附中国古人语录为参照既可见中西文化的相异相应,又可见中西智慧的相贯相融影响尼采、叔本华一生的图书
目录
参悟人生——《智慧书代序》
智慧书导读
“智叟”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小传
“智叟’’处世箴言300则
……
序言 智慧,是植根心灵的庄稼。如果自己不播种,那只有乞求施舍。
智慧,是潜发心灵的流泉。如果自己不浚源,那只有远行汲水。
智慧天成,不可勉强。
有智慧的人不看别人写的“智慧书”,因为他们早已充满智慧。当悲天悯人之念萌生时,他们坐下来,在甲骨、竹简、羊皮或白纸上留下只言片语,如老子写<道德经>、孔子述《论语》,百年千年,后世奉为圭臬。
没智慧的人,也不相信别人的智慧。终其一生,自负而懵懂,即便贫穷、疾病和灾难交相发作,也改变不了他们怨天尤人或听天由命的无知。
更多的人,可以由“无智慧
文摘 28.万事须求脱俗
不愿媚俗的人可谓明智极了。
细心谨慎的人从来不轻易为世俗的掌声所俘虏。有的人好虚荣就如仰人鼻息的变色龙一样,情愿吸纳众人吐出的浊气,却不肯沐浴阿波罗的和煦轻风。在见识上也不要有从众心理。
对于平庸者创造的奇物无须津津乐道:那不过都是些下三流的东西而已。平庸者所崇拜的东西多半是些流行的愚蠢事物,对于高妙的真知灼见他们反倒不会重视。
④参照
清·王夫之说:“忘却人间事,始识书中字。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间事。俗气如糨糊,封令人窍闭。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示侄孙生蕃》)
王夫之又云:“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薰人,不醪而醉。”(《示子侄》)
29.要刚正不阿
要坚定不移地和理智为伍,绝不要因为意气用事或慑于淫威而误入歧途。可是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刚正不阿的人物呢?
毫不苟且的正直之士寥寥无几。大家都在赞扬这种品德,但却很少有人躬行此道。即便有人付诸实践,但一有危难便知难而退。
在危难中,虚伪者背弃它,政客们却狡猾地将之改头换面。正直这种品德不怕丢掉友谊、权力甚至它自己的利益,所以很多人宁愿不要这种品德。
所谓的聪明人振振有词、巧言惑众,大谈什么“要为大局着想”、“要为安全着想”等等,而真正的诚实无欺者,总是把欺骗看成是一种背信弃义,情愿做光明磊落的刚正不阿者,而不愿做所谓的聪明人,所以他们总是和真理站在一起。
如果他和别人有意见分歧,这不是因为他这人变化无常,而是因为别人背弃了真理。
④参照
晋·陶渊明说:“总发抱弧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孔子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30.不要干有损名声的事情
不要做有损名声的事情,更不要干那些只能带来鄙视而不是名誉的空幻之事。
任性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神志清醒的人来说,哪一种表现都不应该有。有的人什么品味都有,对明智之人所拒斥的一切东西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
任何一种奇癖怪行他们都引以为荣,尽管这也使他们为众人所知,但却多半只是沦为笑柄,而非赞誉。
就是在追求智慧的时候,细心谨慎的人也应该避免矫揉造作和抛头露面,尤其是在那些容易使他们显得滑稽的场合。这样的事例无须一一列举,迄今为止许多司空见惯的嘲讽事例已足以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