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1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201061801/9787201061801 ·条形码:978720106180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理想国》导读 |
 |
|
 |
《理想国》导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1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201061801/9787201061801
·条形码:97872010618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社科经典轻松读
内容简介 《理想国导读》没有艰涩的论述,没有玄之又玄的理论,柏拉图的《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和他人你来我往、环环相扣的精彩对话,给我们勾勒了一个融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于一体的城邦国家。《理想国》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源头,认识西方世界,就从《理想国》开始吧!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斐多》中描绘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被认为仅次于基督之死。著有《对话录》、《理想国》等作品。
编辑推荐 《理想国导读》由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 别怕,《理想国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 在这本书中,古希腊智者哲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理想之国。
目录 一、作者简介
雅典城里的贵族青年
苏格拉底怀中的小天鹅
走出洞穴的的人
二、《理想国》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理想国》的年代
不得不读的理由
三、精彩导读
什么是正义
城邦的建立
文艺教育与体育锻炼
国家
妇女儿童问题
哲学王
知识问题
四种恶的国家制度
快乐问题
灵魂不朽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主义
……
序言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文摘 二、《理想国》的故事
穿越时空——回到《理想国》的年代
哲学须为王
公元前427年的柏拉图出生,这正是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死后的第二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第四年,政治局动荡,雅典危机四伏。作为一个贵族青年,柏拉图毫不例地具有政治抱负。在柏拉图书札第七中他写道:“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像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
“当我看到这些,以及其他种种,我衷心厌恶,决计与这个可耻的最权完全脱离关系。三十人委员会大失人心,被逐下台。过了一个时期,我故态复萌,跃跃欲试地,虽然,静悄悄地,又想参加政治活动了。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总的来说,东山再起的民主政权,还算比较温和;可是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有渎神之罪,陪审团竞处以极刑……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莫之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家,使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雅典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局势令柏拉图大失所望,放弃了从政的想法,也萌发了政治革新的理想。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成为哲学家,总之。哲学须为王,成为他政治革新思想的核心,也是《理想国》这部政治哲学著作的一个核心。柏拉图就此放弃从政,转向哲学。
哲学之路何其漫长,仕途经济的诱惑何其强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了在哲学之路上受人诱惑的情况,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道:“这种人从童年起不就常一直是孩子中的尖子吗,尤其是假如他的身体素质也能和灵魂的天赋相匹配的话?”“我想,他的亲友和本城邦的同胞都会打算等他长大了用他为自己办事的。”“因此他们将跪到他的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