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辅 >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2010-04-04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1900/9787811131901 ·条形码:9787811131901 ·版本:第3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去商家看看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去商家看看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11131900/9787811131901
·条形码:9787811131901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高中学考必备用书

内容简介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是一本集历史基础知识、高考复习要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课外知识扩展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学考必备用书,是作者多年来历史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总结。《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采用了全新的结构框架,详尽的历史资料,对高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总结和归纳。书中首先综合目前各主要教材版本的内容特点,运用专题模块和单元学习的写作方法,对高中历史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清晰的讲解;随后《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又结合教材内容对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拓展,其中包括中外人物、历史纪年、典章制度等,这一部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书的最后部分则探讨了历史的学习方法,并在最后一章介绍了具体的解题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实战能力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适合高中各年级学生、高中历史教师及历史爱好者使用。
编辑推荐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的资料包,课堂内外现查现用的工具书,学习考试高效适用的信息链,学法技法用法考法的金钥匙。
系统总结知识:根据各学科的知识板块结构,全面归纳了各个板块的知识要点,针对各知识要点给出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易错提醒。
详细介绍技巧:详细为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怕方法,备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避开陷阱的方法,攻克难题的方法,获得高分的方法等。
全面归纳考点:包括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可能再现的命题冷点和备考盲点;详细分析各重要考点的呈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和命题切入点。新大纲·新课标·新考点: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科标准编写。
《高中历史学考必备用书(新课标第3版)》是依据《考试说明》和学科标准编写,它根据各学科的知识板块结构,全面归纳了各个板块的知识要点,并针对各知识要点给出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易错提醒。该书还详细为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备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避开陷阱的方法,攻克难题的方法.获得高分的方法等。书中全面归纳了考点,包括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可能再现的命题冷点和备考盲点;详细分析各重要考点的呈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和命题切入点。它是一本集生物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备考应试技巧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学考必备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专题模块
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1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专题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3专题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4专题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5专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6专题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7专题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8专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9专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勢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1专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专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3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4专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5专题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6专题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第7专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8专题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模块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1专题 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专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3专题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4专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5专题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6专题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专题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8专题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二部分 单元学习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2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
第4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5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辽宋夏金元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第7单元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8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9单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第10单元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11单元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12单元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3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15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第16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17单元 “文化大革命”
第18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第19单元 各族人民的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第20单元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第21单元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第2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第23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一战
第24单元 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25单元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26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7单元 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终结
第28单元 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29单元 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第30单元 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31单元 新格局下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第三部分 易锚启击
一、先秦
二、秦汉
三、魏晋南北朝
四、隋唐
五、宋元
六、明清
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十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十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十三、抗日战争
十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十五、向社会主义过渡
十六、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十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八、古代希腊和罗马
十九、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
二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二十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二十二、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其战争危机
二十三、一战后东西方世界
二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十五、两极格局的世界
二十六、多极化的世界

第四部分 中外人物
第一讲 中国古代人物简录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六、元明清时期
第二讲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简录
一、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二、从“洋务”到“新政”时期
三、从革命覆清到军阀统治时期
四、从“五四”到“十一”时期
第三讲 开国元勋十大元帅十大将军
一、十大元帅
二、十大将军
第四讲 世界历史人物简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历史人物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历史人物

第五部分 典章制度
一、主要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
二、中国古代封爵制度
三、中国皇帝制度
四、中国历代主要官制
五、中国历代军制
六、选官制度
七、中国主要田制、税制

第六部分 历史纪年
一、古代庙号、谥号、尊号、年号与避讳
二、干支纪年
三、干支记日
四、农家历二十四节气
五、高龄、幼龄皇帝
六、中国历史纪元表
七、北洋政府总统与执政列表
八、南京国民政府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列表
十、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列表
十一、历届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十二、英格兰历代王朝
十三、法国历代王朝与共和国
十四、俄国君主与领导人
十五、美国历任总统

第七部分 历史地理
A
B
C
D
E
F
C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附1:历代都城名称古今对照
附2: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第八部分 历史溯源
1.“China”的来源
2.华人姓氏的来源
3.黄帝名号的由来
4.朝代的名称溯源
5.墨家来源之一说
6.年号的起源和命名
7.皇帝称号的由来
8.关于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兴起
9.班禅的来历
10.郡县的来历
11.“大同”与“小康”社会
12.“商人”一词的由来
13.“买办”的来历
14.“洋行”的来历
15.“银行”的来历
16.“洋务”一词的由来
17.“她”字的来历
18.各民主党派的由来
19.“红军”称号的由来
20.报纸的来源
21.奥运会的由来
22.七日一周的由来
23.“+-×÷=”号的由来
24.电影金鸡奖的由来
25.“革命”一词的演变
26.“美洲”名称的由来
27.“五一节”的由来
28.自由女神像的由来
29.“驴象大战”的来源
30.“左派”与“右派”的来源
31.布尔什维克的意思及由来
32.美国州名的来历及含义
33.法西斯的来源
34.拉丁字母的渊源
35.世界博览会的来源

第九部分 世纪灾难
一、强烈地震
二、特大风暴
三、特大旱灾
四、火山喷发
五、雪崩崖崩
六、暴风雪
七、沙尘暴
八、特大水灾
九、火灾
十、空难
十一、海难
十二、爆炸
十三、车难
十四、其他灾难

第十部分 节日民俗
一、婚姻风俗
二、娩育风俗
三、祝寿风俗
四、丧礼风俗
五、节日风俗
六、其他风俗
七、各行业“祖师爷”录
八、节日大全
九、中国少数民族分布

第十一部分 历史杂谈
一、宗教
二、十二个中国远古神话
三、十二星座神话
四、鞭炮和中国七个节日的传说
五、古代十八大酷刑
六、世界五大凯旋门
七、世界六大宫殿
八、世界七大奇迹
九、我国十大石窟
十、四个历史之谜

第十二部分 读史方略
一、目的计划先分明
二、驾驭教材可游刃
三、历史公式结构法
四、课堂学习为中心
五、大师之言须铭记
六、快速记忆十五法
第十三部分 解题指导
指导一 选择题
指导二 材料解析题
指导三 问答题
……
序言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数学到底该怎么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呢?是口才,这可真是个难题。
没关系,难题也是可以攻克的!怎么攻克?方法尽在这套《学考必备》丛书中。相信有了这套丛书,你再也不用对似乎高不可攀的各科知识心生怯意了,再也不用被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难题缠得苦不堪言了,再也不用对着茫茫无边的学海望洋兴叹了!为什么?因为你一直期待的一套能够全面指导学法、用法、考法的高品质辅导书就在眼前。它能够带你展翅翱翔、乘风破浪、快乐地应对学习和考试,它能够成为你学习路途上的航标和开心果,有了它,你就可以全心地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技巧的魅力,迈向成功的巅峰!
本丛书以新课标为向导,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应用需求、备考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它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共8本,是一套地地道道的集学科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备考应试技巧、课外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实用大全,是全国一百多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多年教研经验的结晶。
具体说来,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知识大全——人生行囊的备用库
“空袋子难以直立”富兰克林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背着空空的人生行囊前行,就难以抵达成功的终点。因此,采撷智慧之果,以丰富多样的各科知识充实我们的行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同学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庞杂的知识去粗取精、化繁为简,从而轻松地抓住重点、准确地捕获考点,最终采撷到最耀眼的明珠呢?不要急,因为这正是我们在书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丛书对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明晰,可以帮助同学们纲举目张,全盘把握,让你们以最快的涑度、最佳的方式将最多的知识收入你们的人生行囊。
文摘 ●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1)含义: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反对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称为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2)具体斗争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取缔旧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
(3)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关系:①是同时进行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②但要注意的是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很多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如没收官僚资本等、抗美援朝战争属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但不属于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国家资本主义
(1)定义: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存在的,同国营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2)从生产目的上看: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3)从性质上看:这种经济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成分。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性质上有很大区别的两种经济,不能混为一谈。
(4)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但主要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中国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