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ISBN:7810668048 ·条形码:97878106680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肉牛养殖手册 |
 |
|
 |
肉牛养殖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51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ISBN:7810668048
·条形码:97878106680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方位养殖技术丛书、肉牛全方位养殖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肉牛养殖手册》内容简介:目前我国是第3大牛肉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巴西。全国牛肉产量约550万t,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9%。我国肉牛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显著,出口潜力大。肉牛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牛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但目前我国肉牛的良种覆盖率仅为30%,肉牛平均胴体重133kg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此外,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不足,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我国的肉牛优势区域,尚未建立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严重削弱了我国牛肉的出口竞争力。
编辑推荐 《肉牛养殖手册》中央宣传部 新闻出版总署 农业部推荐“三农”优秀图书
目录 第一章 肉牛品种
第一节 我国的主要黄牛品种
第二节 我国培育的兼用牛品种
第三节 引入我国的肉牛品种
第二章 肉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生活习性
第二节 采食习性和消化特点
第三节 繁殖特性
第四节 生长特性
第五节 对环境的适应性
第六节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
第三章 肉牛的外貌鉴定与生产力
第一节 肉牛的体型外貌
第二节 肉牛的生产力
第四章 肉牛的选育与杂交改良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肉牛的选择
第三节 肉牛的选配
第四节 肉牛的育种
第五节 肉牛育种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第五章 肉牛的繁殖
第一节 公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 母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第三节 初情期、性成熟和体成熟
第四节 母牛的发情
第五节 公牛的采精与精液冷冻
第六节 肉牛的配种
第七节 受精、妊娠与分娩
第八节 胚胎工程
第九节 肉牛的繁殖力指标
第十节 肉牛繁殖技术管理规程
第六章 肉牛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 饲料营养物质对肉牛的作用
第二节 肉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
第三节 肉牛的营养需要
第七章 优质饲草种植技术
第一节 饲草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的饲草栽培区划
第三节 土壤耕作与施肥
第四节 种子的处理和播种
第五节 田间管理和收获
第六节 饲料作物栽培技术
第七节 优质牧草栽培技术
第八章 肉牛的饲料及加工技术
第一节 青、粗饲料
第二节 精饲料
第三节 配合饲料
第四节 饲料加工机械
第五节 饲料的质量管理
第九章 种牛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二节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三节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第十章 肉牛的育肥
第一节 育肥体系
第二节 育肥牛饲养管理制度
第三节 小白牛肉生产技术
第四节 犊牛育肥技术
第五节 持续育肥技术
第六节 架子牛育肥技术
第七节 高档牛肉生产技术
第十一章 肉牛场标准化设计
第一节 肉牛场环境控制标准化
第二节 肉牛场建设
第三节 牛粪处理
第十二章 肉牛疾病防制技术标准化
第一节 肉牛的卫生防疫
第二节 肉牛疾病防制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牛冷冻精液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附录三 规范性附录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牛肉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附录八 肉牛的饲养标准
附录九 肉牛常用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目前我国是第3大牛肉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巴西。全国牛肉产量约550万t,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9%。我国肉牛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显著,出口潜力大。肉牛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牛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但目前我国肉牛的良种覆盖率仅为30%,肉牛平均胴体重133kg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此外,高档牛肉生产能力不足,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我国的肉牛优势区域,尚未建立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严重削弱了我国牛肉的出口竞争力。
中国畜产品加入国际大循环,畜产品的质量与结构要同国际生产标准和市场要求相接轨,使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农业部制定了肉牛肉羊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2007年),到2007年,优质牛肉、羊肉生产比重达到20%,兽药、农药、有毒重金属、添加剂等安全指标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
文摘 插图:

在自由采食情况下,牛全天采食时间为6~7h。放牧牛比舍饲牛采食时间长。饲喂粗糙饲料,如长草或秸秆类,采食时间延长;而喂软嫩的饲料(如短草、鲜草),则采食时间短。放牧情况下,草高30~45cm时采食速度最快。牛的采食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气温低于20℃时,自由采食时间约2/3分布在白天;气温为27℃时,约1/3的采食时间分布在白天。天气晴朗时,白天采食时间比阴雨天多,阴雨天到来前夕,采食时间延长。天气过冷时,采食时间延长。放牧牛,在日出时和近黄昏有2个采食高峰。因此,夏季应以夜饲(牧)为主,延长上槽时间;冬季则宜舍饲。日粮质量较差时,应增加饲喂时间。放牧时应早出晚归,使牛多进食;清明节前后,先喂牛干草,吃半饱再放牧,以防止拉稀和膨胀病,经10~15d适应期后,就可直接出牧了。秋季,牧草逐渐变老,适口性差,牛不喜欢采食;进入霜期,待草上的霜化后才能放牧。
牛的采食量与体重密切相关。日采食干物质,2月龄时为其体重的3.2%~3.4%;6月龄时为其体重的3.0%;12月龄牛体重为250kg,日采食干物质为其体重的2.8%;到500kg体重时为2.3%。
牛对切短的干草比长草采食量大,对草粉采食量少。但把草粉制成颗粒饲料时,采食量可增加50%。日粮中营养不平衡时,牛的采食量减少。在牛的日粮中增加精料比例,采食量会随之增加;用阉牛试验表明,精料量占日粮50%以上时,干物质采食量不再增加;当精料量占日粮的70%以上时,采食量随之下降。日粮中脂肪含量超过6%时,日粮中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超过12%时,食欲受到限制。环境安静,群饲自由采食及适当延长采食时间等,均可增加牛的采食量,反之采食量减少。饲草饲料的pH值过低,会降低牛的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