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仙鹤到哪里落脚:在旅行中朝圣

2010-04-04 
市场价:¥29.80卓越价:¥24.70为您节省:5.10元 (83折) VIP 价:¥23.96 SVIP价:¥23.46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仙鹤到哪里落脚:在旅行中朝圣 去商家看看
仙鹤到哪里落脚:在旅行中朝圣 去商家看看

 仙鹤到哪里落脚:在旅行中朝圣

  • 市场价:¥29.80
  • 卓越价:¥24.70为您节省:5.10元 (83折)
  • VIP 价:¥23.96 SVIP价:¥23.46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商品通常需要5-7天发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16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105067454
    ·条形码:97871050674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秘境家园

    内容简介 生活在秘境家园里的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风俗、礼仪、饮食、居住、服饰、建筑等等,构成了绚丽的人文风景。在秘境家园里,还保存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各民族创造的富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遗产等等,使秘境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更加神奇的色彩。
    在秘境家园里,那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妙风景,那“天人合一”传统孕育的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和谐……以及置身其境的“仙境”感,让人觉得那里真是可以洗涤灵魂的地方!尤其是长居都市、身心疲累的读者,“到此一游”,收获将是多方面的。
    本丛书以一定篇幅生动地记录了秘境家园百姓的真实生活。
    作者简介 郭净,汉族,云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博士。笔名azara,为藏语“游方僧”之意。研究领域为中国西南山地的仪式、神山信仰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并拍摄记录片和撰写人文地理文章。 代表著作:《中国面具文化》、《心灵的面具:藏密仪式表演的实地考察》、《西藏山南扎囊县桑耶寺多德大典》、《幻面》、《去远方朝圣》等。
    媒体推荐 书评
    有些人诞 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求汝云问鹤,借翼欲高翔,飞行不在远,一度到理塘。
    此诗作者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据西藏人言,此诗是仓央嘉措转生为七世之预言,因为第七世达赖喇嘛生于理塘。

    编辑推荐 来自秘境的报告,著名学者、摄影家、旅行家、作家带您亲历秘境家园,在秘境家园里,有各个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秘境家园里,还保存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各民族创造的富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遗产等等;在秘境家园里,那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妙风景,那“天人合一”传统孕育的青山、绿水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和谐……以及置身其境的“仙境”感,让人觉得那里真是可以洗涤灵魂的地方!《秘境家园》丛书以优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一定的篇幅生动地记录了秘境家园百姓的真实生活,本书是系列之一。
    目录
    第一章:西单:朝圣的路

    第二章:宁村:到哪里落脚
    一、初识大花苗
    二、长途迁徙的古史
    三、幻想的城市
    ……
    文摘 书摘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留在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按规定,凡年轻
    教师都必须去乡下锻炼一两年。于是我被调到省政府组织的民族工作队,派
    往属于“内地特困山区”的武定县教半年书。培训班设在县城老街的一个大
    院里,以前好像作过寺庙。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反对迷
    信,佛寺道观大都改成学校,这个偏僻的小城也不例外。
    去培训班报到,才知道我的学生并非小孩子,而是山区来的民办教师。
    他们不属于国家干部,工资比正式的老师低,且由村民交的税款支付,自己
    还得种地维持生活。文化水平方面,他们大部分只读到小学毕业,读写都有
    困难,因此集中到县城接受再培训。
    全班五十多人,分属彝、汉、苗、傣、傈僳等民族。其中有一个二十来
    岁的男生,说他是“大花苗”,属苗族的一支。他个头矮小,穿件旧军服,
    话很少,所以我连他的名字也没记住。半年后学业结束,我和另一位老师相
    约,在武定的大山里步行一个月,一直走到金沙江边。每天晚上到一个学生
    的村子住宿,察看他们的生活情况,听他们吹芦笙,唱调子,跳跌脚舞。有
    一天,我们从金沙江谷底往上爬山,经四五个小时到达山顶,找到那位苗族
    男生的家,住了一晚。别的都忘了,只有两件事至今历历在目:一是当时又
    饥又渴,守着他家的梨树饱吃了一顿,吃得泻肚子;二是晚上他请了一位老
    人来讲古代的传说,竟然把苗族洪水滔天、兄妹成婚的古歌同诺亚方舟和建
    巴比伦塔的故事扯在一起。我这才知道,大花苗信的是基督教。这段经历好
    像淡淡地过去了,可三年之后,它又从记忆中浮现出来,引我选择了民族研
    究的专业。P9

    插图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