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1078740/9787121078743 ·条形码:978712107874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旅游地理 |
 |
|
 |
中国旅游地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1078740/9787121078743
·条形码:97871210787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内容简介 旅游地理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分为13章,即绪论、中国旅游交通、中国旅游区划、京华胜地——燕赵文化旅游区、白山黑水——关东文化旅游区、丝绸古道——塞外文化旅游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旅游区、秀山丽水——吴越文化旅游区、山水峡谷——巴蜀和楚文化旅游区、岩溶景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雪域藏乡——世界屋脊文化旅游区、南国风情——岭南文化旅游区和世界遗产等。
《中国旅游地理》可作为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的教材,同时还可作为餐旅行业员工的培训教材或旅游爱好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志宇,1966年生,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材委员会委员,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口试)评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委。曾主持多项专业课题研究工作,主编了《中国旅游景观》等教材。多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教育的第一线。
胡柏翠,1966年生,湖南嘉禾县人,198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主持或主研省部级课题7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旅游地理概述
1.1.1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
1.1.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1.3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 旅游资源概述
1.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2.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3 中国旅游资源
1.3.1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1.3.2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中国旅游交通
2.1 旅游交通在现代旅游活动中的地位
2.2 旅游交通的类别及特点
2.2.1 火车旅游
2.2.2 飞机旅游
2.2.3 汽车旅游
2.2.4 船舶旅游
2.3 中国旅游交通网
2.3.1 铁路线网分布
2.3.2 公路运输
2.3.3 水路运输
2.3.4 航空运输
2.4 旅游地图
2.4.1 旅游地图的作用及特点
2.4.2 旅游地图的类别
2.4.3 旅游地图的使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中国旅游区划
3.1 概述
3.1.1 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
3.1.2 旅游区划的意义及目的
3.2 旅游区划的原则
3.2.1 旅游区划的原则
3.2.2 旅游区划的等级单位系统
3.3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3.3.1 中国旅游地理景观地域分异特征
3.3.2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京华胜地——燕赵文化旅游区
4.1 地理环境特征
4.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4.2 旅游资源特点
4.2.1 名山荟萃,山地景观独特
4.2.2 海滨富集,水景资源突出
4.2.3 胜迹云集,人文旅游资源博大精深
4.2.4 文化繁荣,燕赵雄风千古流传
4.3 主要旅游胜地
4.3.1 北京市
4.3.2 天津市
4.3.3 河北省
4.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白山黑水——关东文化旅游区
5.1 地理环境特征
5.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5.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5.2 旅游资源特点
5.2.1 林海雪原,白色旅游潜力无限
5.2.2 火山温泉、漠河极光,尽显自然魅力
5.2.3 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多元复合的关东文化
5.2.4 颇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建筑
5.3 主要旅游胜地
5.3.1 黑龙江省
5.3.2 吉林省
5.3.3 辽宁省
5.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丝绸古道——塞外文化旅游区
6.1 地理环境特征
6.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6.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6.2 旅游资源特点
6.2.1 大漠戈壁、冰川雪峰,尽显雄浑、粗犷的自然魅力
6.2.2 草原绿洲、塞上江南,边陲仍有幸福地
6.2.3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珍贵丰富
6.2.4 风格各异、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6.3 主要旅游胜地
6.3.1 甘肃省
6.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3.3 内蒙古自治区
6.3.4 宁夏回族自治区
6.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华夏文明——中原文化旅游区
7.1 地理环境特征
7.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7.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7.2 旅游资源特点
7.2.1 名山大河、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独特
7.2.2 民族摇篮、胜迹荟萃,人文资源博大精深
7.2.3 文化艺术特色鲜明,地方韵味浓厚
7.3 主要旅游胜地
7.3.1 陕西省
7.3.2 山西省
7.3.3 河南省
7.3.4 山东省
7.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秀山丽水——吴越文化旅游区
8.1 地理环境特征
8.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8.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8.2 旅游资源特点
8.2.1 名山众多、水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
8.2.2 园林古城荟萃,人文旅游底蕴深厚
8.2.3 吴越文化特色鲜明
8.3 主要旅游胜地
8.3.1 上海市
8.3.2 江苏省
8.3.3 浙江省
8.3.4 安徽省
8.3.5 江西省
8.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山水峡谷——巴蜀和楚文化旅游区
9.1 地理环境特征
9.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9.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9.2 旅游资源特点
9.2.1 峻岭名山各具风采,自然保护区众多
9.2.2 水体景观繁多,峡谷地貌突出
9.2.3 伟大的水利工程,遍布的三国遗迹
9.2.4 巴蜀和楚文化特色鲜明
9.2.5 红色旅游,生机无限
9.3 主要旅游胜地
9.3.1 重庆市
9.3.2 四川省
9.3.3 湖北省
9.3.4 湖南省
9.4 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岩溶景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10.1 地理环境特征
10.1.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0.1.2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10.2 旅游资源特点
10.2.1 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10.2.2 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繁多
10.2.3 历史悠久和民风古朴
10.3 主要旅游胜地
10.3.1 云南省
10.3.2 贵州省
10.3.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第11章 雪域藏乡——世界屋脊文化旅游区
第12章 南国风情——岭南文化旅游区
第13章 世界遗产
……
序言 旅游地理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旅游与地理密切相关,一方面,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了旅游资源的内涵,而地理环境的差异又使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了各自的特色与风格,并决定着旅游效益的高低;另一方面,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理环境。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中国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对从事或即将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写旅游地理教材,体现在教学任务上就是:在具备了中国旅游地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旅游区划的原则;熟知中国旅游资源的成因、内涵,掌握各地区典型景点,扩大人文景观的知识面。编写时做到资料翔实,有一定深度和内涵的描述和评价;体例上运用案例分析,并可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考察加深对旅游地理知识的理解。
编写中突出了职业性、技能性、可观性、实用性等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特色。
一 图片多。教材中安排有区划图、景点示意图等各种类型图片,图文并茂,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 增加“小知识”、“线路推荐”等知识卡片,平均每个省区有两到三张卡片,其目的是为了扩充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 每章的课后练习包括基本知识测试题和基本技能训练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技能题。目的是让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四 每章之后增加了建议浏览网站,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开阔视野,引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五 多处借助图表进行分析,减少文字叙述,一目了然,便于学习和记忆。
本书分为13章,即绪论、中国旅游交通、中国旅游区划、京华胜地——燕赵文化旅游区、白山黑水——关东文化旅游区、丝绸古道——塞外文化旅游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旅游区、秀山丽水——吴越文化旅游区、山水峡谷——巴蜀和楚文化旅游区、岩溶景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雪域藏乡——世界屋脊文化旅游区、南国风情——岭南文化旅游区和世界遗产等。
本书由张志宇、胡柏翠担任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张志宇(第2、6、7、8章)、胡柏翠(第1、9、10章)、葛建军(第4、11、12章)、孙喜峰(第3、5、13章)。最后全书由张志宇统稿、定稿,杨学峰老师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和借鉴了许多文献、著作和网上资料。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