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欧洲世界遗产

2010-04-04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62328900/9787562328902 ·条形码:9787562328902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欧洲世界遗产 去商家看看
欧洲世界遗产 去商家看看

 欧洲世界遗产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3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62328900/9787562328902
·条形码:97875623289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欧洲世界遗产》讲述了:在分区、分国部分,我们拟从历史地理、旅游地理的角度把欧洲各缔约国划分为:东南欧、南欧、西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几个地区;为了便于了解各缔约国的综合国力现状,对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宗教、GDP、人均GDP等都作了简要提示。在编著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一部版面有限的著作中包容367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无疑是对作者驾驭资料能力的一个考验。为此,我们采取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对欧洲367个世界遗产项目分作不同档次,有所取舍,严格控制字数,所用资料截至2008年7月。所以,《欧洲世界遗产》一书具有“全而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等特点。尽管我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作者学术水平和使用资料的局限性,不妥之处定将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再版修正。
编辑推荐 《欧洲世界遗产》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欧洲人文地理概要
一、地理环境
二、人文集萃
第二节 欧洲历史回眸
一、古罗马兴衰脉络
二、一强多极,群雄割据
三、西葡、英法两次瓜分世界
第三节 欧洲世界遗产的地理分布
一、南部三大半岛
二、西欧地区
三、德国与多瑙河上中游地区
四、东欧和北欧地区
第四节 建章立制、精心保护世界遗产
一、“三大宪章”、一个“公约”
二、欧洲国家为保护世界遗产不遗余力

第二章 南欧
第一节 意大利
一、比萨大教堂与斜塔
二、阿马尔菲海岸
三、佛罗伦萨
四、那不勒斯历史中心
五、帕多瓦植物园
六、晚期的巴洛克城镇——瓦拉底·那托
七、威尼斯及其渴湖
八、维罗纳城
九、锡耶纳历史中心
十、罗马历史中心
第二节 梵蒂冈

第三章 西南欧
第一节 西班牙
一、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二、阿维拉古城及城外教堂
三、阿尔塔米拉洞窟
四、奥维耶多历史中心
五、巴塞罗那的高迪作品——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宫和米拉大厦
六、多南那国家公园
七、格拉纳达的艾勒汉卜拉宫和赫内拉利费
八、古城萨拉曼卡
九、加拉霍艾国家公园
十、科尔多瓦清真寺
十一、梅里达考古群
十二、塞哥维亚古城及其输水道
十三、塞维利亚大教堂、阿尔卡萨尔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十四、托莱多古城
第二节 葡萄牙
一、阿尔科巴萨隐修院
二、埃武拉历史中心
三、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
四、辛特拉文化景观
五、波尔图历史中心
六、科阿峡谷史前岩石艺术遗址
七、亚速尔群岛英雄港中心区

第四章 西欧
第一节 英国
一、威斯敏斯特宫、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
二、布莱尼姆宫
三、哈德良长城
四、乔治铁桥区
五、圣基尔达岛
六、斯塔德利皇家公园和喷泉修道院遗址
七、“巨人之路”及其海岸
第二节 法国
一、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二、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
三、巴黎的塞纳河畔
四、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和罗马式建筑
五、阿维尼翁历史中心
六、奥朗日古罗马剧院和凯旋门
七、布尔日大教堂
八、法兰西的圣地亚哥之路
九、丰特努瓦的西斯特尔教团修道院
十、加德桥(古罗马水槽)
十一、卡尔卡松历史城墙要塞
十二、兰斯的圣母大教堂、圣雷米修道院和圣安东尼宫殿
十三、勒阿弗尔
十四、里昂历史遗迹
十五、南锡的斯坦尼斯瓦夫广场、卡里尔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
十六、普罗万城
十七、沙特尔大教堂
十八、圣艾米伦区
十九、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二十、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教堂
二十一、斯特拉斯堡与大岛
二十二、基罗拉塔湾、波尔多湾和岩石海岸自然保护区
二十三、卢瓦尔河流域
第三节 比利时
一、布鲁塞尔广场
二、奥尔塔设计的四座建筑物
三、布鲁日历史中心
四、佛兰德的不发愿女修道院
五、拉卢维耶尔和勒勒的中央运河上的四座水力升降机及其周边设施
第四节 荷兰
一、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的风车群
第五节 爱尔兰
一、博因河河曲考古遗址
二、斯凯利格迈克尔岛

第五章 中欧
第一节 德国
一、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
二、布吕尔(奥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
三、维尔茨堡宫以及宫廷花园和宫廷广场(维尔茨堡居住区)
四、弗尔克林根铁工厂
五、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
六、赖迈尔斯堡矿和戈斯拉尔古城
七、梅塞尔地坑化石遗址
八、魏玛古城
第二节 奥地利
一、申布伦宫殿和花园
二、格拉茨城历史中心
三、萨尔茨堡
四、塞默灵铁路
第三节 匈牙利
一、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
二、赫洛克的传统村庄
三、霍尔托巴吉草原景观国家公园
四、佩奇早期基督教公墓
五、托考伊葡萄酒产地的人文景观
六、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
七、奥格泰莱克岩洞和斯洛伐克喀斯特
第四节 波兰
一、奥斯威辛集中营
二、华沙历史中心
三、克拉科夫历史中心
四、托伦中世纪古镇
五、维利奇卡盐矿
第五节 捷克
一、布拉格历史中心
二、克鲁姆洛夫历史中心
三、莱德尼采——瓦尔季采的文化景观
第六节 瑞士
一、伯尔尼老城区

第六章 北欧
第一节 挪威
一、挪威西峡湾:盖朗厄尔峡湾和纳柔伊峡湾
二、阿尔塔的岩画
三、布吕根地区
四、勒罗斯村
第二节 瑞典
一、德罗特宁霍尔摩皇宫
二、拉普兰地区
三、厄兰岛南部的农业景观
四、高海岸
五、汉萨同盟城市——维斯比
六、卡尔斯克鲁纳军港
七、比尔卡和霍夫加登
第三节 冰岛
一、丁威勒(平位利尔)国家公园
第四节 丹麦
一、罗斯基勒大教堂
二、克隆堡宫

第七章 东欧
第一节 俄罗斯
一、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二、科罗缅斯克庄园
三、圣彼得堡历史地区及纪念物群
四、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
五、新圣女修道院
六、雅罗斯拉夫尔城的历史中心
七、中斯科特阿林地区
八、喀山历史建筑群
九、杰尔宾特古堡
第二节 乌克兰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佩乔尔斯克修道院
二、利沃夫历史中心
第三节 拉脱维亚
一、里加历史中心
第四节 立陶宛
一、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第五节 爱沙尼亚
一、塔林历史中心
第六节 多国共有
一、斯特鲁维测量地点

第八章 东南欧
第一节 希腊
一、雅典卫城
二、奥林匹克考古遗址
三、曼代奥拉
四、德尔斐考古遗址
五、提洛岛
第二节 土耳其(欧洲部分)
一、伊斯坦布尔历史区
第三节 保加利亚
一、博亚纳教堂
第四节 克罗地亚
一、布里特威斯湖国家公园
第五节 罗马尼亚
一、多瑙河三角洲
第六节 马其顿
一、奥赫里德地区历史遗迹及其自然景观
第七节 斯洛文尼亚
一、什科茨扬溶洞
附录
……
序言 世界遗产是特指那些具有全球突出价值、独一无二、无法替代,并不可再生的人类遗存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资产。“它是储存很大信息的美的载体,它代表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世界遗产涉及史学、美学、艺术、建筑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学科,其知识领域浩瀚无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处世界遗产就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小百科全书”,如中国的“三江并流”在lO年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科考报告达几百万字。一旦遗产项目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代表大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即成为遗产所在国家的身份、形象和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标志。由于品位高,能够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是它的品牌效益和垄断经营,会对世界遗产项目所在地发展旅游经济产生巨大助力。
截至2008年7月,全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地达878处,其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是欧洲,共拥有367项世界遗产(其中12项为跨国遗产),约占全世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五分之二,其中文化遗产327项,自然遗产33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7项。目前,4个世界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中,欧洲就占有3个(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据媒体报道,有意向赴欧洲旅游的游客仅广东一省就超过150万人。适应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高校为提高文化素质开课教材的需要,我们编撰了《欧洲世界遗产》一书。该书在导论部分对欧洲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概要、欧洲历史回眸、欧洲世界遗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欧洲国家建章立制详尽地进行世界遗产保护等方面作了扼要论述,这有助于读者对欧洲文化遗产从总体上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欧洲国家保护世界遗产很有特色,某些做法可供中国借鉴。
在分区、分国部分,我们拟从历史地理、旅游地理的角度把欧洲各缔约国划分为:东南欧、南欧、西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几个地区;为了便于了解各缔约国的综合国力现状,对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宗教、GDP、人均GDP等都作了简要提示。
在编著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一部版面有限的著作中包容367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无疑是对作者驾驭资料能力的一个考验。为此,我们采取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对欧洲367个世界遗产项目分作不同档次,有所取舍,严格控制字数,所用资料截至2008年7月。所以,《欧洲世界遗产》一书具有“全而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等特点。尽管我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作者学术水平和使用资料的局限性,不妥之处定将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再版修正。
在本书的编撰和出版过程中,许多热心的朋友和单位给予了积极支持,有关网站的信息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借此机会,谨向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和单位表示感谢。
文摘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欧洲人文地理概要
一、地理环境
欧洲地势低平,平原(200米以下)占全洲面积的60%,所占比重居世界各洲的首位;同时,低山丘陵(200-500米)占26%,平原、丘陵两者相加合占86%,这与以山地、高原为主的亚洲形成鲜明对比。2000米以上的高山面积小,仅占全洲面积的2%,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在世界地图上,从全球海陆分布大势的角度看,欧洲大陆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北、西、南三面濒临海洋。特别是欧洲在大气环流中处于西风带,与美洲大陆不同,西岸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沿海岸南北走向,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海洋性气团深入内陆;而欧洲地势平缓,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欧洲内陆吹送,再加上强大的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故在世界各大洲中海洋气候特征最为显著。所以,欧洲虽然是一个地处中高纬度的大陆,但冬季并不十分寒冷,夏季也不太炎热,降水丰富,而且四季降水分配均匀。
欧洲雨量丰沛,并显示出自西向东递减的规律,而且降水季节变化小,因而具有河网稠密、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利于交通运输的特点。
综上所述,欧洲大陆给早期人类繁衍生息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地理环境。但由于地理位置环境相对比较单一,欧洲自然遗产在整个世界遗产中所占比重较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