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43040441/9787543040441 ·条形码:9787543040441 ·版本:第1版 ·装帧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聪明孩子必知的教育方法 |
 |
|
 |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聪明孩子必知的教育方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43040441/9787543040441
·条形码:97875430404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图书品牌:天津华文天下
内容简介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聪明孩子必知的教育方法》讲述天才?什么样的孩子可称之为天才?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过人的记忆力,超众的艺术天份,小小年纪就能背唐诗三百首或圆周率小数点后多少位……这样的孩子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就是天才。然而,为什么在幼年时有些被誉为“神童”的孩子长大后毫无建树,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孩子却有惊人的成就?天赋的才能和后天的教育,两者的影响孰更为关键?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天才的名号给予成功者。也就是说,天才不是天生的人才,而是成功者的别称。这里我们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者。我们只是相信,每个孩子都具天赋的潜能,都有成为成功者的可能。既然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那么,该如何造就天才呢?当你相信你的孩子是天才的时候,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优点,挖掘他的潜能,运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努力使之成为天才。
作者简介 精英教育服务机构:
专业从事教育研究、培训和出版的机构。汇集了一批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潜能开发的专家,借鉴国内外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结合国内实际研究,以0岁~15岁少年儿童的父母为核心目标市场,开展讲座、培训、图书策划、阅读指导等各类活动。从2008年开始,精英教育机构推出“教育经典”“教养指南”等系列图书,满足不同层次家长和孩子的需要?
媒体推荐 培养聪明孩子必知的教育方法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就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咴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生下来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卡尔·威特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培养聪明孩子必知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才,长大后没有成为天才的孩子,大都是被父母和身边最关心的人扼杀了。”这一观点并非耸人听闻。人的受孕过程,几亿、几十亿的精子争夺一个卵子,优胜劣汰,经过了多么惨烈的竞争,成功的当然是及其优秀的。只是在孕育过程中不发生意外和病变,每一个出生的婴儿当然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各有天赋,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这种天赋往往在儿童时期被父母和社会扼杀了。
目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天才是怎样产生的
树大自然直
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
教育的目的和天才培养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如何通过“ 赏识 ”教育孩子
孩子希望被赏识
赏识就是对孩子的肯定
赏识成就孩子
一句话改变孩子的一生
发现孩子的天赋与潜能
鼓励你的孩子
赏识教育的基础:学会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
全面评估和考察孩子
怎样与孩子沟通
打开与孩子交流的大门
不要把交流变成争吵
委婉地表达感受和意见
学会聆听
耐心对待孩子的问题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
……
序言 序言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当你拿起这本书,心里是这样想的:
1.你现在还不认为你的孩子是“天才”。
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过人的记忆力,超越众人的艺术天分,小小年纪就能背唐诗三百首或圆周率小数点后几千几万位?……你虽然不一定认同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至少应对你的孩子有信心——“我的孩子是天才”,你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教育好“天才”。
2.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
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这样至少可以省很多心。所以你希望从这本书中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证据,帮你
文摘 赏识教育的;学会理解孩子
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的“识”就是认识、了解和理解的意思,只有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才有可能有真正的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自然也就谈不上赏识了。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用了解吗?其实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灵上每天悄悄发生的变化,如果不精心观察的话,往往并不能完全了解。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
要了解你的孩子,首先应该从时代背景入手。
不管孩子好与环,他们对时代的反应都很敏感,形成了这一代人的意识。现代的孩子与父母小时候具有不同的意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两代人的意识差异是相当大的。因此,有许多大人发牢骚说:“对现代孩子的想法怎么也搞不清楚。”
这是个大问题,不能以“搞不清楚”就完事大吉。一些父母将与孩子不能很好地交心都归结为“感觉的不同”,从而也就放弃交心的机会了。
父母小时候所处的环境,正如歌词中所描写的“追逐山丘上的小兔,钓河中的小甲鱼……”那样,是一种自然环境。但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是用钢筋混凝土和塑料加工成的,是一种离孩子很近的人造环境。这种环境的不同带来了两代人的意识差异。
又如,我们认为电子计算机某些地方是建立在算盘基础上的,而现在的孩子直接操纵电子计算机,认为它与算盘无缘。这种不同似乎是产生意识差异的原因。
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就会使人们感觉到孩子们的设想都是超越现实的空想。而实际上,孩子们既不会特别“超越”,也不会随时代而跳跃,而是具备了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意识。
退回到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您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吗?信息化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地位。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
10岁至20岁是国际学术界认定的青春期。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理解期,40岁之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到了50岁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
因此,10岁至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