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32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9787508716503 ·条形码:97875087165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爷是玩家 |
 |
|
 |
爷是玩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32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9787508716503
·条形码:97875087165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爷是玩家》作者刘一达。玩家有眼:玩物者,必有眼。五官中者为上,眼为心灵之窗。玩家之眼,非常人之眼。上眼时,世人皆醉惟我独醒。过眼后,奇珍异宝天外烟云。玩者有道:玩者应有道,有道方可称之为玩家。玩者非玩家。何以别,道也。有道才能心平气和,静观万物。得失,宛若耳边一阵清风。有道方可神闲气定,身在江湖。成败,视如眼底一缕烟云。玩也有品:玩,乃世间逸致也,所谓逸致在于超脱。玩,乃人生境界也,所谓境界在于淡泊。超脱与淡泊为玩家品位,玩也有品由此方知。品者有味,余韵在细品中产生。品者有位,高雅把玩中获得。
作者简介 刘一达,是当今文坛的畅销书作家,著名记者。曾荣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全国“报刊之星”称号。从198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40多部。刘一达的创作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他出版的每本书都在市场畅销,并多次再版。代表作品:《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门脸儿》等。其中《人虫儿》、《故都子民》等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爷是玩家》、《开眼》是刘一达最新推出的京味儿力作。
媒体推荐 书评
刘一达笔下的各路玩家。
编辑推荐 刘一达,是当今文坛的畅销书作家,著名记者。曾荣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全国“报刊之星”称号。从198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40多部。刘一达的创作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他出版的每本书都在市场畅销,并多次再版。代表作品:《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门脸儿》等。其中《人虫儿》、《故都子民》等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爷是玩家》、《开眼》是刘一达最新推出的京味儿力作。
目录 第一辑 玩家有眼第一章 把俗玩成雅的大家翁偶虹 雅玩与俗玩 玩是一种文化熏陶 洋画儿的历史痕迹 小洋画儿大文化 玩洋画儿长大的戏剧大师 京城的书香门第 平平淡淡才是真 父亲是个戏迷 写作得益于“童子功” 十五岁粉墨登场 二十岁开始写小说 自开“脑门”当名票 结识焦菊隐 到中华戏校当编剧 一生编了118部戏 《锁麟囊》一炮打响 写戏用大白话 谢世前还在动笔 斋号叫“六戏斋” 玩了一辈子脸谱 玩鼻烟壶大家 玩家的恬静心态 让金少山折服 活着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 玩出了境界第二章 碑拓玩家马宝山第三章 故宫“行走”杨静荣第四章 作旧高手毛晓沪第五章 “海归”玩家金鑫第六章 老琉璃厂的女玩家瓮慧如第七章 玩玉的关长第八章 玩瓷片儿的“片儿白”第九章 玩广东音乐的北京人第二辑 玩者有道第一章 盆景玩家傅增杰第二章 玩紫檀的付军民第三章 玩红木的老马第四章 玩红木家具的老曾第五章 玩核桃的“核桃卢”第六章 玩虫儿的“蝈蝈儿张”第七章 玩脸谱的赵永祺第八章 玩跤名家王文永第三辑 玩也有品第一章 京城一绝“葡萄常”第二章 老北京的“花儿金”第三章 故宫元老那志良第四章 传奇大师谭鑫培第五章 王金璐父子第六章 一肚子玩艺儿的连阔如第七章 老宅门白家
……
序言 玩家玩的是什么
一
这些年,采访和结识了不少玩家,也写了不少玩家。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脑子里转悠,这就是玩家玩的是什么?
您会说了,这还用问吗?玩家玩的是玩艺儿呗。
没错儿!您说得一点儿没错儿。玩家不玩玩艺儿,能叫玩家吗?可是,我如果反问您一句:难道玩家玩的就是玩艺儿吗?也许您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打磕巴了。
是呀!玩家除了玩他手里拿着的,家里摆着的,甚至还想玩眼里看过的,脑子里装着的玩艺儿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
这的确是一个很绕脖子的问题,我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一下子难以回答出来。
二
给您讲个故事:
您八成知道唐朝的大学者韩愈写的《马说》,他讲了一个“伯乐相马”的寓言,感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这个寓言出自《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列子》。
列子讲的是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伯乐相马很有名,秦穆公对伯乐说,您岁数大了,您的儿子谁可以派去寻找千里马?伯乐说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它的体形和筋骨上来判断,但是要找天下最好的千里马,却没有标准。这种马跑起来不扬尘土,不见足迹。我的子孙都没什么能耐,相马可是稀松二五眼,我的本事只能教他们识别一般的马。您要找千里马,可以找我的一个哥儿们,别看他是担柴挑菜的,相马的本事可不比我差。
秦穆公召见九方皋,让他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他回来说,千里马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秦穆公问他,那马什么样?九方皋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把马牵来,一看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说:瞧你推荐的这人,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辨不清,还怎么能识别千里马呢?
伯乐叹了一口气说,难道这位爷竟达到这种地步了吗?秦穆公一愣说,什么地步?伯乐说,颜色不分,公母不分呀!这正是九方皋相马比我强千万倍的地方!九方皋观察到的正是事物的深刻实质,抓到了精神,忽视了表象,注意了内部气质,忽略了外部形体,他看他所要看的,不去看他无须看的,他只观察应观察的,不去观察他不必要观察的。像九方皋这种观察问题的方法,要有比相马更为可贵的意义呀!后来把马牵来,果然是天下的千里马。
这段话的原文是:“伯乐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着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按我们对玩家的说法,九方皋也可称得上是玩家,也就是玩马的大家。他玩马跟我们玩瓷器、玩书画、玩古典家具、玩盆景、玩所有的玩艺儿一样,玩到一定份儿上就成“家”了。但他这个玩家,玩的并不完全是马,您看他是“见其所见,不见起所不见。”也就是表面上他玩的是马,其实他玩的已经超乎于马了。所以伯乐听到他不分颜色,难辨公母时,惊叹九方皋玩马已经超过他千万倍了。
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想说,真正的玩家,是与一般的玩者不同的。他玩的不只是玩艺儿,而是更高级的东西。这东西如列子所言是“天机”。所谓“天机”,其实是一种“形而上”的,换句话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三
本书介绍马宝山一章,讲了他替张伯驹买展子虔《游春图》的事。张伯驹是有名的书画玩家,他为了买展子虔的《游春图》,用了150多两黄金。据说为了凑这150两黄金,他把北京的一套大四合院卖了,才把这幅隋朝的古画买到手,张先生自然十分得意,按“拥有即是满足”的说法,他是满足了自己的意愿。这幅画的价值就不用说了。按现在艺术品拍卖的行情,《游春图》如果上拍的话,至少能卖一个亿吧?可是谁也想不到,他到晚年,却将这幅画无偿地捐给了故宫博物院。请您看清楚这是“无偿”,用大白话说就是白给国家了。您说这位已经作古的大玩家玩的是什么?
他玩的是这幅画吗?不是,那是什么呢?就是上面说的“天机”,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天地者,万物之逆转,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甭管是皇上,还是草民,咱们来到这世上,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彭祖八百,犹悔不寿”这不过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据说世上寿命最长的一位活了142岁,科学家认为人类的预期寿命是150岁。即便是一个人能活150岁,在人类的历史上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短到什么份儿上?这儿跟您闲聊几句:也许您知道人类的历史有50多万年,这是从咱们人类的老祖宗北京人那儿算起的。可是您知道地球的历史有多长吗?告诉您:46亿年!
大约在50亿年前,宇宙中充满了气体和尘埃,后来一部分气体和尘埃聚集到一块儿,于是形成了太阳,大约在46亿年前,遗散在太阳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又聚集到一块儿,形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咱们假设一下,如果老天爷照顾您,让您没病没灾地幸运活到了一百多岁,一百多岁,绝对是长寿了吧?但是一百多年跟五十多万年比是什么概念?一百多年跟46亿年相比又是什么概念?您算算吧!
我所说的一个人在世上只是暂短的一瞬,就是这个意思,他就是短到这个份儿上。
所有说人想出名,想流芳百世,只是一种虚幻。皇上怎么样?中国的历史上有560多个皇上,现在您能记住几位?清朝从兴到亡,算上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是十二位,这十二位皇上的年号您也许知道,但您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这才不到400年呀!
四
反过头来,咱们再说玩,现在的玩家有一个算一个,藏品再多,财富再多,有过去的皇上多吗?可以说哪个也比不了过去的皇上。皇上死了,他玩过的宝贝带得走吗?唐太宗喜欢书法,尤其推崇王羲之的字,据说《兰亭序》的真迹让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棺材。慈禧太后喜欢玩玉,据说她生前喜欢玩的许多翡翠和玉件都随了葬,结果又怎么样呢?
咱们到故宫参观,能看到不少藏画上盖着密密麻麻的印章,这些印章尖都是收藏者留下的,过去玩书画的讲究在藏品盖上自己的印章,以为盖上自己的章,这幅画就属于自己的了,结果又能怎么样呢?画留下了,人却没了。
我讲这些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一个玩家到底玩的是什么?也许聊到这儿您会悟出点东西,那就是任何宝贝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值钱的玩艺儿,到您手里,也不过是过过您的手,养养您的眼,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某种满足感而已。因为这宝贝最终指不定会落到什么人手里呢,琢磨去吧,是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我说玩家玩的并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而已。
五
明末大学问家,也是书画家陈继儒(眉公)在《安得长者言》中感言:“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少,不知其他,知有争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多,亦不知其他,知有亲而已。”这段话是对世间万态的一种感悟,值得您去玩味。
明代的著名戏曲家《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书:“人不可无癣”。明代的大作家公安派创始者袁宏道说:“人不可无痴”。二位大家刚好把玩家的心态给说出来了。大凡玩家不但有癖,而且有痴。癖就是过分的爱好,痴就是过分的迷恋。是呀,您想张伯驹不是过分地爱好,过分地迷恋,能把自己的大四合院卖了,去买一张画吗?所以,明人吴从先在《小窗自纪》里说:“生平卖不尽是痴,生平医不尽是癖”。
某日,读金圣叹的《快说三十三则》,其实这是他在《西厢记》卷七《拷艳》的批文,讲他认为的人生痛快的三十三种境况。
其一、“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
其二、“佳瓷既损,必无完理,反复多看,徒乱人意,因宣付厨人作杂器充用,永不更令到眼,不亦快哉!”
其三、“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第一种境况是他把新旧拖欠的文契,一烧了之后的心情。过去的一些羁绊,一股脑儿地烧掉,让金圣叹感到无比痛快,所以他“仰看高天,萧然无云。”这句话写得非常妙。一个人只有无牵无挂了,才能把自己跟清静自然融合起来,祥和宁谧的快感才会顿然而生。
第二种境况,是写另外一种境界,一件极珍爱的名贵瓷器磕了碰了,肯定没法让它再复原,如果您觉得可惜,会越看越心疼,当然也会越琢磨越懊恼。如果索性把它拿到厨房,让它盛盐放酱,干别的用,自己永远不再看见它,这让金圣叹感到是一种莫大的快事。
这是不是玩家们常遇到的事呢?跟有的玩家聊天,常能听到这样的话:30多年前齐白石的画儿,在琉璃厂荣宝斋才卖几百块钱,那会儿我要有心,多买几幅,现在不早就发大财了。有一次在一个摊儿上碰到一件官窑瓷器,要价才二百块钱,当时一犹豫没买,十年以后这件瓷器上了拍卖会,拍出去一百多万,当时要是买了呢。诸如此类的后悔之事,越想会越让人心里熬头。彻底忘掉这些事,有时是很难的。所以金圣叹把“永不更令到眼”视其为快事。
第三种境况是屋里有一只蜂,在眼面前飞来飞去的,十分恼人,如果推开窗户让它飞出去,这是多么让人痛快的事呀!这又是一种境界。从眼皮底下溜走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藏品,或者被赝品打了眼,一件藏品让人偷了,或自己没小心把它打碎了,这些烦恼悔恨就像一只马蜂在心里飞来飞去,如果推开窗户让它们“飞”出去,飞得无影无踪,把它彻底忘掉,那岂不是一种快事!舍得,舍得,只有舍了,才有得,就是这个道理。
六
清代的王睥看了金圣叹的《快说》有感而发,后来又作《快说续记》,他补充了许多自己认为的生活中的快事,其中之一是:“避暑山中,科头赤脚,憩松荫下,听石涧流泉,时与松涛相激发,不亦快哉!”
这种境界又高了一层,王睥认为真正的快事是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沉浮,干脆找个地方,跟松林作伴,与清泉交谈,汲天地之精华,与大自然合为一体,那才是真正的快事呢。
明代彭汝让在《木几冗谈》中有句联语:“半窗一几,兴远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也!”说的也是王睥的这种境界。
这也许正是玩家的最高境界。
看到这儿,您会明白我要说的是什么了,玩家到底要玩什么的答案也有了:那就是玩家实际上玩的是一种境界。任何玩艺儿,甭管价值如何,都是有形的,都是物质的,也都是身外之物,而境界是无形的,是精神的,也是属于自己的。
禅学上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玩家也有这三种境界。即,看玩艺儿是玩艺儿,看玩艺儿不是玩艺儿,看玩艺儿还是玩艺儿。一个玩家如果玩到第三种境界,那才算是玩出来了,或者说是玩到家了。他看到的是玩艺儿,但这个玩艺儿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那个玩艺儿了。如同那位相马大师九方皋先生那样,他看到的不是马的形状和马的颜色,而是超乎于其上的东西啦。
以上是为序
刘一达
2006年12月26日
于北京如一斋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