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中国食物

2010-04-03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7214031736 ·条形码:97872140317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食物 去商家看看
中国食物 去商家看看

 中国食物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7214031736
·条形码:97872140317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食物的内容广泛且引人入胜的历史学和人种学著作。作者从上古史入手,展示了食物如何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的官府政策、宗教仪式和身体营卫诸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然后顺着时间线索把笔触一直伸向当代中国,丰富、迷人而又发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多样性。

作者简介 尤·N·安德林(E.N.Anderson),1967年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河滨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主要研究生态人类学,特别是有关食物之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以及人类究竟如何利用、分类和认识他们的资源。其代表作品有《心中的生态学:情感、信仰与环境》(1996)、《中国食物》(1998)、《在混乱中完结》(1978,与人合作)、《中国南海岸的文化生态》(1972,与人合作)等。

媒体推荐 书评

鸣谢
年表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 史前史与历史的发端
第三章 至关重要的一千年:周朝到汉朝
第四章 来自西方的食物:中世纪的中国
第五章 食物体系的确立:宋朝以及诸征服王朝
第六章 内卷化:中华帝国的晚期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顶峰
第八章 今日中国食品
第九章 一些基本烹调法
第十章 区域和地方
第十一章 食物的传统药用价值
第十二章 食物在社会中
附录:隔壁邻居家的主餐
注释
书目
附第一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人类学与历史学的透视 张光直
附篇二 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食物 弗雷德里克·J·西蒙
目录

鸣谢
年表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 史前史与历史的发端
第三章 至关重要的 千年周朝到汉朝
……
文摘 书摘
我们已注意到中国经历了土地所有制的三次根本性转变。第一次出现在村社土地原始公有制被古典封建制取代之时,也就是向统治者的亲属和支持者授爵封地。这可能出现于商朝,而到周朝则确定无疑。第二次为土地私有制和自由民农耕的兴起,这是周朝晚期发展起来并在汉朝正式确立的(随之出现的是国家全面控制的幻想及国家社会主义的尝试)。第三次是在魏朝统治下彻底重新分配土地的社会主义,隋唐更加普遍。第四次转变是安禄山叛乱对这一制度的破坏,导致由政治实权人物占有庞大领地,这种状况延续到宋朝。第五次也是现代以前的最后一次转变,渐次出现在以后的朝代(明清):大领地的重要性减弱,而小农再次兴起。
就寺院拥有的土地而言,唐朝土地所有权及其对发展的影响可与中世纪欧洲的土地所有权及其影响相比。佛寺和道观获得r大量的农业土地,但当国家感到现金短缺时就会没收之。
唐朝的主食仍旧为粟;稻则在迅速扩张的南方流行。根据租税数字,我算出粮食产量为每英亩l,300—1,600磅左右(该数字是崔瑞德的,但用现行的亩重新算过;崔瑞德,1963年)。这些数字类似于汉朝丰年时的产量和加世纪初歉年时的产量。有一种税规定每户纳粮2石(当时每石约合140磅),所以土地较多的人家比土地较少的人家境况要好。别的租税涉及布帛等,通常比法定的普通税额收得更多。盐业专卖也重新出现了(一如在汉朝和其他早期朝代),政府通过使这一日用必需品更难获取而压榨人民。腌渍仍是保存蔬菜之类物品的基本方式,所以需要大量的盐。晚唐的很多反叛者都因贩私盐而长了见识。
近东农作物——其中有菠菜、甜菜、莴苣、扁桃和无花果——在唐朝为中国人所知(罗佛,1919年;谢弗,1963年)。南方的农作物传播得更加广泛,但其中大部分以前在嵇含时代便已知晓。印度赤砂糖(棕榈糖)及棕榈汁、海枣、大薯蓣(Dioscoreacdata)、小豆蔻、高良姜和很多新品种的稻、芋、诃子、柑桔、山扁豆、香蕉、橄榄、荔枝以及类似的水果,都属于来自南方的重要农作物;荔枝和别的亚热带水果盖在冰下由信使送到宫廷;它们被认为是绝佳的美味(谢弗,1967年)。唐朝时期,中国食物和农业的最重要变化是采用了南方的双季稻。双季稻显然已由居住在较南地区的当地人实行了好几个世纪(如果没有l,000年的话),并在唐朝及唐以后广泛传播,此时已被大批定居在新的安全地带上的汉族农人付诸实践。东南部自秦朝以来就时断时续地成为中国的领土,但只是在唐朝才较为稳定;因此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