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28240497 ·条形码:97875282404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
 |
|
 |
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28240497
·条形码:97875282404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当前我国开展大规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内容和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和植物营养诊断方法、各种肥料的基本知识和施用要点、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及相应丰缺指标、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技术和环节,概括地介绍了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和特产作物的营养特性和配方施肥技术、是一本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的农业技术著作。
《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可供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土壤和肥料科研教学部门及从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肥料生产和经销人员、农业种植大户阅读和参考。
编辑推荐 《测土配方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和作用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节 测土配方施肥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本依据
第三节 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节 植物吸收养分的途径
第三节 植物营养讼断
第四章 肥料基本知识
第一节 有机肥
第二节 大量元素肥料
第三节 中量元素肥料
第四节 微量元素肥料
第五节 复合肥料
第六节 生物肥料
第五章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及丰缺评价指标
第一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节 土壤养分的测定
第三节 土壤养分含量丰缺评价指标
第六章 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技术
第一节 肥料配方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配方施肥的技术环节
第七章 主要粮食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节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节 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第三节 玉米配方施肥技术
第四节 红薯配方施肥技术
第八章 主要经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节 棉花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节 油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三节 大豆配方施肥技术
第四节 花生配方施肥技术
第五节 烟草配方施肥技术
第六节 茶树配方施肥技术?
第七节 甘蔗配方施肥技术
第九章 主要蔬菜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节 叶菜类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节 茄果类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三节 瓜类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四节 水果类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五节 水生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第十章 主要果树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节 苹果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节 柑橘配方施肥技术
第三节 梨树配方施肥技术
第四节 桃树配方施肥技术
第五节 葡萄配方施肥技术
第六节 荔枝配方施肥技术
第七节 香蕉配方施肥技术
第八节 菠萝配方施肥技术
第十一章 其他特色作物配方施肥技术
第一节 食用菌配方施肥技术
第二节 花卉配方施肥技术
第三节 牧草配方施肥技术
第四节 草坪配方施肥技术
附录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
一、土壤水分的测定
二、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
三、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外加热重铬酸酸钾容量法)
四、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法)
五、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六、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七、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八、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九、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醋酸铵提取-火焰光度计法)
十、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十一、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十二、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十三、土壤有效铁的测定(DTPA溶液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十四、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十五、土壤有效铜、锌的测定
……
序言 肥料作为作物的“粮食”,一直在我国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肥料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贡献率高达40%以上。有机肥的积造和施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同时,我国也十分重视化肥的生产和施用,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与消费的第一大国,2004年,我国化肥消费量已经达到4629万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在当前种植业投入中,农民大约花费一半投入用于购买肥料,因此用好肥料也是高效利用资源和节约种田成本的重要措施。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束至今的20多年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作物布局、种植制度、施肥结构、耕作等发生了较大改变,土壤养分和耕地质量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土壤底子不清,盲目施肥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施肥效益下降,耕地质量退化,农作物病虫害普遍发生,大量氮、磷流失造成农业水源污染加剧,部分地区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提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近年来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对农民合理施肥的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污染。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央领导同志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放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和作用
第一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发展
1840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Liebig)提出了“矿质养分学说”,为化肥的生产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到2003年,世界化肥总消费量达1.45亿吨,化肥工业正向高浓度化、复合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自1843年英国科学家在洛桑试验站布置长期肥效定位试验以来,科学施肥技术的探索历程已超过160年。各国土壤肥料科技工作者在确定合理的施肥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科学施肥技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应用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很广。例如,美国应用配方施肥技术面积达80%以上,23%的农场采用了精准施肥技术。日本在开展耕地调查和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了作物施肥指导方案,并研发了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广泛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总的来看,世界科学施肥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843年至20世纪中叶,以产量为目标的科学施肥时期;二是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以产量和品质为目标的科学施肥时期;三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产量、品质和生态为目标的科学施肥时期。在现阶段,人们对肥料施用存在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肥料既是作物高产优质的物质基础,又是潜在的环境污染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