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畜牧业经济管理

2010-04-0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810664905 ·条形码:978781066490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畜牧业经济管理 去商家看看
畜牧业经济管理 去商家看看

 畜牧业经济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9787810664905
·条形码:97878106649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畜牧业经济管理》介绍了畜牧业概论、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畜产品需求与供给、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畜牧业经营预测与决策等内容。
编辑推荐 《畜牧业经济管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1 绪论
1.1 畜牧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2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畜牧业再生产的特点
1.4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 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
2.1 畜牧业的经济体制改革
2.2 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形式
2.3 我国畜牧业的经营形式

3 畜产品需求与供给
3.1 畜产品需求
3.2 畜产品供给
3.3 畜产品价格形成和市场波动

4 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4.1 畜牧业产业结构
4.2 畜牧业合理布局

5 畜牧业经营预测与决策
5.1 畜牧业经营预测
5.2 决策的含义和种类

6 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
6.1 畜牧业中的劳动力
6.2 畜牧业中的资本
6.3 畜牧业科技进步

7 畜牧业中的饲料
7.1 饲料的分类及特点
7.2 国内外饲料资源概况
7.3 草地建设和利用
7.4 提高农田的饲料基地作用
7.5 发展饲料工业

8 畜牧场的生产组织与管理
8.1 畜牧场生产的组织与计划
8.2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8.3 养猪场的生产组织与定额管理
8.4 养鸡场的经营管理

9 畜产品加工与销售
9.1 畜牧业中的商品生产与交换
9.2 畜产品加工与储存
9.3 畜产品运输与销售

10 畜牧业的经济核算
10.1 畜牧业经济核算的一般原理
10.2 资产的核算
10.3 畜牧业成本费用的核算
10.4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

11 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
11.1 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基本理论
11.2 畜牧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
11.3 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11.4 畜牧业生产资源与畜产品的关系
11.5 畜牧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11.6 产品之间配合的最适比例
11.7 畜牧业生产的合理规模

12 畜牧业中的分配和消费
12.1 畜牧业中的分配
12.2 农牧民的消费
12.3 畜牧业的扩大再生产

13 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13.1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渊源
13.2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13.3 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13.4 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14 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14.1 畜牧业现代化
14.2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5 畜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
1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5.2 宏观调控的内容和宏观调控的手段
15.3 畜牧业中的财政、信贷与保险
……
序言 畜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畜牧业经济管理作为部门经济管理,也是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提供的肉、蛋、奶等产品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其营养价值全面,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高于植物性食品。膳食结构中有无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动物性蛋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畜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所获得的各类产品还是医药、化工、食品、机械、纺织、工艺美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畜牧业还是农村动力和农田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农村改革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
化,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目标之一就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为了应对加人WT0带来的挑战,同时为了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适应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指导畜牧业发展的畜牧业经济管理教材。本教材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04-21项目)成果。畜牧业经济管理学是一门部门经济管理学,是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具有不同经济特点的多种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经济规律和经济特点。建立畜牧业的部门经济管理学,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专业化,有利于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论的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指导畜牧业生产,特别是随着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对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面对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文摘 插图:


2 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
2.1 畜牧业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它包括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责权利关系等。经济体制既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当生产力水平发生变化以后,生产关系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应当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包括畜牧业经济能够得以迅速,健康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畜牧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大跃进”运动形成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单一的公有制,很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生产上过分集中,农牧民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过分集中的生产经营体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以及其他相关的原有经济体制,成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畜牧业经济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