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2010-04-0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4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807591283 ·条形码:9787807591283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去商家看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去商家看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4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807591283
·条形码:9787807591283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儒、释、道、法,诗、词、曲、赋,我们的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国学经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论语》、唐诗、宋词……每个中国人对这些名词都耳熟能详,可是,你读过这些吗?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蕴含了先人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重视中华传统经典,人们似乎突然认识到这个亦旧亦新的国家曾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道德的规范。什么是经典呢?首先,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次之,是值得我们反复地捧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扪心自问,不读一读这些传统的国学经典,不是人生的莫大遗憾吗?
时间步入二十一世纪,传统国学经典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存在着某些阅读障碍。于是,我们在策划这套家庭阅读无障碍版丛书的“国学经典”部分时,本着为广大读者着想的原则,对于那些现代人存在阅读困难的经典,增加了注音、注释、译文等内容,方便读者阅读。丛书还选用了大量传统版画作为插图,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
让我们带着对先贤的崇敬和感激,重读这些国学的经典吧!
媒体推荐 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
  ——《论持久战》毛泽东
  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西方人无论计谋怎样花样翻新,大抵都跳不出中国人《三十六计》的范围。
  ——瑞士胜雅律
目录
阅读指南
国学与我们同在
编者的话
孙子兵法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三十六计
 总说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信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
序言 中国是兵家的国度,讲究用兵谋略,各种兵家著述盛行于世,其中尤为人推重者,莫过于《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了。这两本都是兵家的奇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内容博大精深,载誉数千年,传抄翻刻者历代不绝。凡用兵者,必先仔细研读,领悟其精髓,方能决胜千里。
《孙子兵法》成书于二千五百年前,共十三篇,五千余言,将天时、地理、兵将等行军用兵的相关因素一一透彻分析,是孙武多年征战经验的总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也”,已成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语出《王敬则传》,檀道济兵败,用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此后,三十六计便在各处流传开来。“瞒天过海”、“借刀杀人”等三十六条计策各由熟话概括,用一两句话以释其义,不过区区几百言,却字字见智,句句谈谋,集成世人的智谋。
时至今日,《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已不仅仅是兵家言论,它们的精神渗透到世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这两本书中获益的人不可胜数。“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无论是商场、管理、交际、生活等方方面面,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文摘 插图:


【译文】
所以,要通过认真的算计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引逗敌人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诱敌来了解敌人的有利条件和致命弱点;通过战斗侦察来了解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
【释例八】
(1)公元573年,南朝陈大将吴明彻进攻北齐,迫进寿阳。齐派遣王琳移守寿阳,吴明彻乘夜率兵往攻,破入外郭,王琳等退保内城。齐遣皮景和率众数十万救寿阳,距城三十里,顿兵不进。陈军闻报,都问明彻:“坚城没攻下,大敌临近,元帅将何法对待?”明彻道:“救兵如救火,彼结营不进,显然是不敢来战,、怕他什么!我料这座寿阳城,定然旦夕可下了。”第二日早起,令士兵饱餐一顿,自己也亲擐甲胄,上马誓众,决破此城。当即出马督攻,四面攀援,鼓噪而上。守将王琳等巷战至暮,均力屈被擒。皮景和慌惧退走。
(2)公元221年7月,刘备率领部队几十万人,发动了对东吴的大规模战争。孙权求和不成,只得准备应战。他为了增强吴军的防御力量,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抗拒蜀军。222年正月,刘备率主力从秭归抵达獍亭,设立了大本营。吴国将领都主张立刻迎战。陆逊认为刘备居高守险,锐气正盛,应当避开蜀军锋芒,等待机会破敌。陆逊通过大胆的战略撤退,占据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和獍亭一线后,停止撤退,转入防御,阻止蜀军前进。蜀深入吴境五六百里,从建平(今四川巫山)到彝陵设置了几十个军营。陆逊看到刘备处处设营,兵力分散,部队士气沮丧,反攻条件已经成熟,先派出一部分兵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通过这次试攻,找到了火攻蜀军的办法。陆逊命令士兵各持一把茅草,乘夜顺风放火,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迅速攻破四十多座蜀军营寨,蜀军土崩瓦解,大部战死或逃散,车船和军用物资也全部丧失。刘备乘夜逃走,靠驿站人员焚烧溃兵丢弃的装具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