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1794499/9787501794492 ·条形码:978750179449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你为什么是穷忙族 |
 |
|
 |
你为什么是穷忙族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01794499/9787501794492
·条形码:97875017944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你为什么是穷忙族》内容简介:通常在人们看来,“忙”是件好事,它意味着一个人有事可做,说明一个人生活得充实,也能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重要位置,“忙”还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可是,很多人的忙似乎是迫于生活的一种无奈。为了自己的生存或家人的生活,疲于奔命于公司和家庭之间,忙于工作、忙于布置任务、忙于活动、忙于充电……
为了帮助广大工薪族走出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生活困境,我们特意编写了《你为什么是穷忙族》一书。它能帮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为何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反思我们为何忙碌而不快乐,反思我们究竟“穷”在哪儿,反思我们为何而忙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也总结了开启富闲人生的黄金法则,摆脱穷于奔命的贴心招数,帮助读者走出忙碌的误区。轻松自如地驾驭生活的步伐,引导你一步步地加入到富闲人的行列中去,让你在学会赚钱的同时,也赚到时间,成为一个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编辑推荐 《你为什么是穷忙族》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运转,生活上还是捉襟见肘。
孩子要上学,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做支持。
想给家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却没有足够的时间。
想早点退休,但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做保障。
想给自己放个假,担心一旦停止了工作,生活却会陷入危机状态。
我们为何忙碌而不快乐?
我们究竟“穷”在哪儿?
我们每天为何而忙碌?
《你为什么是穷忙族》的目地就是帮助读者走出忙碌的误区,轻松自如的驾驭生活的步伐,引导你一步步加入到富闲人的行列,让你学会赚钱的同时也赚到时间,成为一位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谁是穷于奔命的穷忙族
深陷“穷忙”旋涡的“Working Poor”
工作N年仍在底层徘徊的职场白领
从80后看穷忙族的无奈处境
月薪上万也难以摆脱穷忙窘境
“中产阶层”也开始惶惑不安
看看你是否属于穷忙族的一员
第二章 越忙越穷,走不出的穷忙怪圈
比穷困更让人深感无奈的穷忙
比月光族更可怜的“在职穷人”
缺乏理性消费导致的穷忙
忙碌在职场危机的边缘
“忙一茫一盲”被工作异化了的族群
穷忙正在全球蔓延的普遍性问题
第三章 什么使你成为越忙越穷的“穷忙族”
为职业的“天花板“而穷忙
不断膨胀的个人欲望
对成功人生的片面追求
割舍不下的“面子”工程
工资涨幅跑不过CPI
泡沫经济引起的资产缩水
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看穷忙
金融风暴来了,穷忙的人也多了
穷忙不仅是职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第四章 你可以穷、可以忙,但绝不可穷忙
生活为什么却成了奢侈品
穷忙致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
职场是穷忙的负债,穷忙也是职场的负债
牺牲健康将招致经济上莫大的损失
高速度、高回报的社会,你绝不可穷忙
要工作,要生存,更要享受生活
第五章 揭开穷忙真相,你究竟“穷”在哪里
对效率之上的错误认识
只知勤奋工作,不知聪明工作
忽视了关键性的细节
从事的工作过于具体
穷忙成为一种习惯
穷忙有时是你的大脑在偷懒
无目标的忙,只会导致明天的“穷”
失去“忙”的原本蕴涵的瞎忙
第六章 拒绝穷忙,把自己从繁忙中解放出来
做好职业规划,减少人生弯路
把握跳槽频率,不做职场盲人
把精力放在最有价值的关键性少数上
掌握工作要领,优化先后顺序
工作不能没有计划和重点
掌握有效利用时间的艺术
不要让时间在手中浪费
第七章 摆脱穷忙梦魇,开创财富倍增的有闲人生
学会理财,不让金钱从手中流失
明白时间是人生最大的资产
增加你的时间价值
打造你的赚钱机器
从穷忙到富闲的三部曲
换一种思路,多一种出路
增加被动性收入,让金钱为你工作
滚雪球,这样成为轻松聚财的富闲族
开创越富越闲、越闲越富的富闲人生
附录
最新兴起的族群
穷人与富人的N个经典差距
结语还给心灵自由的空间
后记
……
序言 随着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和职场竞争的加剧,忙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我很忙”不知不觉中成了大多数人的口头禅,人们见面打招呼也由原来的“吃了吗?”变成了“最近忙什么呢?”
通常在人们看来,“忙”是件好事,它意味着一个人有事可做,说明一个人生活得充实,也能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重要位置,“忙”还是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可是,很多人的忙似乎是迫于生活的一种无奈。为了自己的生存或家人的生活,疲于奔命于公司和家庭之间,忙于工作、忙于布置任务、忙于活动、忙于充电……无形的压力让大多数人陷入无休止的忙碌中,只要睁着眼,总有忙不完的事。然而,忙是忙了,所做的付出换来了是什么呢?答案是nothing。辛辛苦苦忙得心力交瘁,生活依然没有起色,心里依然一片空白。而且越忙房价越高,越忙医疗费用越涨,越忙子女的教育费用越高,而时间越忙越少,身体越忙越差,钱也越忙少。残酷的现实将人们勤劳致富的信念击打得粉碎!
文摘 第一章 谁是穷于奔命的穷忙族
深陷“穷忙”旋涡的“Working Poor”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休息时间,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城市的马路上如蚂蚁般密密麻麻的上班族忙碌穿梭的身影;我们还可以看到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位上也坐满了行神色匆匆的上班族,一个鸡蛋、二两油条、一碗豆浆,似乎色香味俱全了,还有各地铁口或如沙丁鱼罐头的公共汽车里挤满的各行各业的上班族,虽然衣冠楚楚,打扮得很是得体,但个个都无精打采,神经呆滞,面带倦容,似乎正在忙着盘算着一天里将要做的工作;还有下午五六点钟,在繁华的马路交叉点,各色各样的上班人群又融汇成一个城市往前疾走的人潮,如同海洋里突然出现的巨大鱼群;晚上八九点钟写字楼里仍在工作的职场白领大有人在,对于这些上班族来说,加班加点似乎早已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些上班族几乎每天都在忙于上班、工作、下班,身子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而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卷入了“穷忙族”的圈子。
“最近可好?”亲朋好友见了面这样问候,打电话时通常也会这样问候,MSN或QQ上聊天还是这样问候。与那个饭也吃不饱的年代,“吃了吗?”这句见面寒暄相比,似乎多了些紧张忙碌与冷漠隔阂。
——“忙,忙死了。”这在以前可能是一句客套话,但现在却成了真情的表白。
——“忙啥呢?”
——“没忙啥。”
——“听说你兼职于多家公司/开了生意店/搞了个网站?”
——“咳,尽瞎忙。”
以上对话基本可以涵盖过往30年中国人的开场白。无头绪地忙,不自觉地忙,没必要地忙,不得不忙地忙……忙碌似乎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形态,看看马路上那些骑自行车的,骑三轮的,开着轿车呼啸而过的,还有挤得透不过气来的巴士上忙着上班的人们,普通的上班族为了生存没有一个人敢停下来结束生活的鞭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劝人闲下来,似乎是劝人作恶,似乎不忙就是异类,就不属常态。连李宗盛写的歌仔《忙与盲》都有得唱,“生活是肥皂香水眼影唇膏,许多的电话在响,许多的事要备忘……”然而忙是忙了,不知不觉间他们却又发现每月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
网上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有关台湾穷忙族的诗,写出了穷忙族的这种无奈: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样
同时执行多份Case
不知道是不是也如我现在这般
如此吃力不讨好
WorkingPoor
牺牲假日
当个赚钱机器
却被人嫌
真不晓得
当初为什么这么拼
连心灵生活都穷困
及时踩刹车
……
后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照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