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古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262959X ·条形码:97875426295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廿八都古镇 |
 |
|
 |
廿八都古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262959X
·条形码:97875426295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乡土记忆丛书
内容简介 《廿八都古镇》作为“乡土记忆丛书”之一,将为您介绍这个深山古道大集镇,介绍它的环境与布局、商铺作坊、住宅、庙宇等等,带您去感受这个古镇的乡土记忆。“鸡鸣三省醒”的廿八都,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在清初,因福建先有南明隆武朝,后有耿精忠之乱,再后来又有郑成功家族割据台湾,致使浙闽边境的仙霞岭成为“准”边疆地带。出去军事需要,清廷必须保证仙霞岭驿路的通畅。畅通的驿路,则为后来经贸运输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廿八都的兴起正是以此为背景。
编辑推荐 《廿八都古镇》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章 深山古道大集镇
第二章 兵家之地·枫岭营署
第三章 移民社会·四大家族
第四章 环境与布局
第五章 商铺作坊
第六章 住宅
第七章 庙宇
第八章 桥、亭、粮仓
附录
后记
……
序言 中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自然农业的历史,中国的农民至今还占着人口的绝大多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基础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在广阔的乡土社会里,以农民为主,加上小手工业者、在乡知识分子和明末清初从农村兴起的各地商人,一起创造了像海洋般深厚瑰丽的乡土文化。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虽然给乡土文化以巨大的影响,但它们的根扎在乡土文化里。比起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来,乡土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乡土文化依赖于土地.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不像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那样有强烈的趋同性,它干变万化,更丰富多彩。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至今还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宝藏,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
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也是乡土文化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最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它们重要的载体。不研究乡土建筑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深山古道大集镇
廿八都是冈驻军和交通运输业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集镇。它地处浙江省西南端的仙霞山脉之中,属浙江省江山市管辖。廿八都的西面与江西省广丰县接壤,南面与福建省浦城县接壤。当地人常用“一脚踏三省”或“鸡鸣三省醒”来形容廿八都,确实不算夸张。
廿八都之名形成于南宋。当时江山境内十二乡,自东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共分四十四都,廿八都排名第二十八。如今的廿八都镇,辖浔里、花桥和枫溪三村,建成区的占地面积约30公顷,人口约3600人,分属69姓。
浙闽赣交界处,横亘着号称“浙江山脉之祖”的仙霞山脉。廿八都就坐落在仙霞山脉之中。一般说来,像这种三省交界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和耕地缺乏等原因,往往经济发展落后,是政府无暇顾及的“三不管”地带。然而,廿八都镇却似乎是个例外。它不但为旧时官府重视,而且在其鼎盛期的晚清至民国年问,拥有浔里街和枫溪街两条各长约400米的街道,街边的店铺和作坊总数将近200家,市场繁华程度几乎与江山县城不相上下。
为什么廿八都会发展成如此繁华的集镇?这还要从跨越仙霞岭而连通浙闽的仙霞古道说起。
后记 仙霞古道是一条经济文化线路,与茶马古道有些类似,但路程较短,地理位置也大不相同。从2004年秋天算起,我们对仙霞古道的研究至今已历时三年半。三年半的时间.对于一个研究课题来说是合适的。然而,全中国有那么多濒临消失的乡土聚落,在等待着有人去抢救,去研究,去保护。我们这一小队人马,如果想多抢救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多采访一些了解历史的老人,就不得不在保证基本研究水平的前提下,把周期尽可能地压短。从这个角度而言。在一个课题上耗时三年半,似乎又太长了。
所幸仙霞古道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得起”我们花在它上面的心血和时间。我们的脚步,最初是停留在一个规模很小的古瓷村——三卿口窑村,接着是到了清湖码头,然后是到廿八都镇,再下来是峡口镇,最后到观前码头,中间还考察了沿途的关隘、庙宇、路亭以及其他相关建筑与村镇,最终完成一个系列性的研究成果。
这个系列性的研究成果,就是读者现在看到的五本书——《仙霞古道》、《清湖码头》、《峡口古镇》、《廿八都古镇》和《观前码头(与南浦镇)》。①第一本《仙霞古道》是综述,其他四本各写一个重要节点。仙霞古道上还有其他一些节点,比如江山县城城关镇和浦城县城南浦镇,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清湖或廿八都,但由于它们的历史建筑保存得很不好,整个镇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不适于作为一个单独的子课题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