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37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7504540412 ·条形码:9787504540416 ·版本:第1版 ·装帧: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 |
 |
|
 |
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37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7504540412
·条形码:97875045404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内容简介 《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是吸收当前国内外职业指导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并和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二是对这些年各地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更贴近职业指导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三是集中收集了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相关政策,突出了政策指导;四是编写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便于阅读和记忆,更加人性化。
编辑推荐 《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为了适应新型热下就业、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多方面的专家,在对原有《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
目录 第一篇 职业指导师
第一部分 咨询与指导
第1章 接待登记
1 能够编制求职与用工接待程序
2 能够编制职业指导工作业务规程
3 能够处理接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
第2章 信息咨询
1 能够对来访者提供职业供求状况信息指导
2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示范信息咨询的全过程
3 能够对群体开展信息咨询
第3章 诊断咨询
1 能够确定不同求职群体诊断咨询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
2 能够进行咨询阶段的划分并能确定相应的咨询目标
3 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团体职业咨询
4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咨询失败的处理
第4章 就业指导
1 能够进行升学指导
2 能够针对不同求职群体,进行创业意识的基础性指导
第5章 用人指导
1 能够为用人单位提出招聘方式、规范用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建议
2 能够引导用人单位开展员工帮助活动
第二部分 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第6章 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能够设计信息报表,并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提供工作指导
2 设计实施问卷调查,并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提供工作指导
3 能够示范和指导他人,利用网络和公众媒体采集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4 能够与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保持稳定的客户关系,并能为他人建立客户关系进行引导
第7章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1 能够编制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采集进行登录、审核、分类整理的程序
2 能够对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相对指标进行分析,并做出定性的解释
第8章 信息的发布
1 能够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广告策划
2 能够指导他人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部分 职业素质测评
第9章 设计测评方案
1 能够根据职业或岗位的需求,确定职业测评的维度,并根据测评目标和对象选用适当的测评工具
2 能够设计个人和单位的测评实施方案
第10章 标准化测验实施
1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讲解标准化测验的原理、结构及其操作原则
2 能够解释职业测评数据并提出诊断建议,并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讲解测评解释技术
第11章 面试和其他测评工作
1 能够针对职业和岗位要求,对高级人才实施面试
2 能够实施情景性测评
3 能够实施远程面试
第四部分 职业设计
第12章 职业取向分析
1 能够实施职业取向分析
2 能够为个体撰写职业取向分析报告
3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讲解职业取向分析的基本方法
4 能够帮助来访者澄清职业取向的设计需求
5 能够帮助来访者进行职业发展可能性的探索
6 能够帮助来访者制定个人职业取向的决策,并促进其做出明智选择
7 能够撰写职业设计报告
第13章 培训项目设计
1 能够根据来访者的需求及其具体情况,确定培训项目的总体目标
2 能够根据培训项目目标和培训对象,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和方式
3 能够进行培训项目设计效果的评估
4 能够收集和分析中高等级职业培训的报名生源、培训鉴定和人员录用等结合效果,提出优化培训项目的建议
第14章 岗位用人设计
1 能够根据用人单位的任务需求进行岗位分析
2 能够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确定用人标准
3 能够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设计岗位用人计划
4 能够对用人单位岗位用人计划进行评估
第五部分 帮助实施
第15章 组织供需交流
1 能够组织或代理中高层次职位的招聘洽谈
2 能够管理、安排较大规模的招聘洽谈会活动
3 能够策划并实施网上远程招聘服务
4 能够针对用工单位用工情况,组织跟踪、回访工作
第16章 组织就业援助
1 能够根据相关政策,指导用人单位吸纳特殊群体人员就业
2 能够指导有关单位和社区组织,对就业有特殊困难的人员进行保护性安置
3 能够对拖欠工资、收取押金、不签订劳动合同等常见劳动争议问题的投诉进行处理
4 能够在社区组织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第二篇 高级职业指导师
第六部分 咨询与指导
第17章 接待
1 能够针对各类用工单位,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讲解接待程序和内容
2 能够针对不同合作对象进行业务洽谈
第18章 信息咨询
1 能够针对信息咨询的内容,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培训制定训练方案,并能组织相关培训
2 能够组织信息咨询工作开展并不断加以改进
第19章 诊断咨询
1 能够对高级人才进行职业诊断咨询
2 能够针对诊断咨询的内窑和技术,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并能组织相关培训
3 能够针对各类特殊群体或疑难问题进行归类划分,并对相关求职者进行会诊
第20章 就业指导
1 能够为学校开展职业指导进行教职员工动员
2 能够为大中专毕业生做就业指导报告
3 能够撰写职业指导典型案例,并能组织职业指导人员实施训练
4 能够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撰写职业指导文章
第21章 用人指导
1 能够为用人单位设计招聘、面试方案
2 能够组织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实施用人指导训练
第七部分 信息采集与处理
第22章 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能够设计采集职业信息的指标体系
2 能够设计职业信息采集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3 能够组织设计实施问卷调查,并能够为他人提供系统的训练
第23章 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1 能够编制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整理和分析的总体方案
2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整理和分析的培训
第24章 信息的发布
1 能够审定广告策划,并能够为他人提供系统的训练
2 能够设计媒体发布方案,并能够为他人提供系统的训练
3 能够针对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效果评估
第八部分 职业素质测评
第25章 设计测评方案
1 能够针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发有针对性的测评方法或测评工具
2 能够设计面试方案
3 能够组织设计情景性测评方案,并组织实施
4 能够编制测评的使用手册
5 能够对测评方案进行评估与修订,并能够对测评方案实施提供督导作用
第26章 标准化测验实施
1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掌握职业素质测评技术,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
2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在测评实施、计分过程中,控制可能导致误差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部分 职业设计
第27章 职业取向分析
1 能够指导、传授职业取向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 能够对职业取向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估,提供改进意见,并开展研究
第28章 培训项目设计
1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讲解培训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
2 能够根据培训项目评估结果提供改进意见,并承担培训项目设计过程的督导职能
第29章 岗位用人设计
1 能够为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实施岗位分析和设计用人计划的培训
2 能够根据岗位用人计划评估结果,提供改进意见,承担岗位用人计划过程的督导职能
第十部分 帮助实施
第30章 组织供需交流
1 能够组织跨地区劳务交流与合作
2 能够收集和分析供需双方交流结果信息,对本部门的供需业务交流进行评估
3 能够策划并实施用工单位会员制服务
4 能够制定潜在的就业岗位开发计划
第31章 推动职业指导工作
1 能够组织职业指导就业援助项目开发
2 能够帮助学校制定职业指导工作推动方案
3 能够组织社区职业指导工作效果评估
4 能够开展职业指导应用性研究并形成论文
附录:创业计划书模板
……
序言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就业和再就业任务相当繁重。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国家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职业指导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服务,是帮助劳动者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在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在市场就业中,特别是在转轨过程中,直接帮助一批失业者实现就业,引导一批就业特困群体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二是时时处处体现人本服务。职业指导中实行的跟踪服务、个性化指导、即时援助、专项服务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了人本服务的精神。三是同解决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比如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寻求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等。四是将对个人的帮助与落实群体的政策结合起来。在实施职业指导与推动政策落实的结合上拓展新路,扩大扶助群体效应。
为了使职业指导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要大力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组织专业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将职业指导的典型个案总结和理论提升结合起来。认真挖掘其精髓,总结其要领,加以提炼升华,并进行理论性总结,将典型做法科学化,大力推广。更要结合每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比如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研究如何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改进职业指导办法,提高职业指导的水平和效能。
《创新职业指导》丛书的出版是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又一个成果。它既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指导理论,同时也坚持了我国特色,吸纳r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典型做法和成果。职业指导服务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我们希望在这个成果的基础上,职业指导再发展、再创新,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文摘 插图:


第一部分 咨询与指导
第1章 接待登记
1 能够编制求职与用工接待程序
能够编制求职与用工接待程序,让来访者了解指导服务程序,并能指导下级职业指导人员按程序接待求职者与用工单位。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三个步骤:熟知求职与用工接待环节——提炼总结关键环节——编制程序图表,如图1-1所示。
具体操作如下:
(1)熟知求职与用工接待环节。也就是对求职与用工接待的每一步能做到耳熟能详,并能及时发现下级职业指导人员工作中的不规范或疏漏之处,同时给予指导和引导。
(2)提炼总结关键环节。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其实质是把日常性的工作用规范、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对每个环节加以解释,用于指导下级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
(3)编制程序图表。用图表的形式把求职和用工接待的程序表现出来,并备有图表说明。
〔工作要点〕
掌握关键和重点。在编制求职与用工接待程序图表的过程中,掌握求职与用工接待的每一个环节的重点是非常关键的。
区别服务对象。在求职接待过程中,区别服务对象群体很重要,因为不同服务群体接待程序是不同的。求职群体大体大分为:一般性求职群体、弱势求职群体(指下岗失业职工、“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保户、失地农民、退转军人等)、中高层求职群体、应届大中专业生求职体。在用工接待过程中,区别用工规模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