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2010-04-0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7421511/9787507421514 ·条形码:9787507421514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去商家看看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去商家看看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7421511/9787507421514
·条形码:97875074215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讲述了: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0、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媒体推荐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出脚的程度。
——季羡林
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我认为一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季羡林
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
——季羡林
“十年浩劫”以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季羡林
编辑推荐 《季羡林随想录1:不完满才是人生》为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目录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缘分与命运
谦虚与虚伪
做人与处世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论压力
论朋友
论恐惧
论正义
论博士
论教授
论包装
论“据理力争”
论怪论
爱情
成功
容忍
毁誉
坏人
傻瓜
隔膜

时间
老年
三思而行
世态炎凉
我们面对的现实
漫谈伦理道德
漫谈撒谎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思想家与哲学家
真理愈辨愈明吗
我害怕“天才”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我的怀旧观
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老年时期)
我的美人观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满招损,谦受益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希望27世纪家庭更美好
希望在你们身上
人生漫谈
目中无人
人生小品
谈孝
谈礼貌
谈老
老年谈老
谈老年(一)
谈老年(二)
谈老年(三)
老年十忌
再谈老年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一寸光阴不可轻
老年四“得”
赞“代沟”
老少之间
老马识途
谈所谓“老龄化社会”
养生无术是有术
长寿之道
长生不老
八十述怀
虎年抒怀
九十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漫谈“再少”问题——向普天下老年人祝贺春节
……
文摘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