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0685746 ·条形码:97875006857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
 |
|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45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0685746
·条形码:97875006857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内容简介:任何一个国家国歌的确定,都与这个国家诞生的历程密切相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开始的时候,那时,中华民族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中华民族赖以继绝兴灭的唯一抉择。靠着由4亿人民的血肉筑成的这道长城,最终,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侵略者征服,并且彻底地打败了侵略者。而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以来一直积弱积贫的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接续下来的便是,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新中国不久之后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被新中国确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着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于世界。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就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瞩目的重要事件。
作者简介 步平,男,1948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多年来从事中外关系史,尤其是中日关系史与抗日战争史研究,重点研究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化学战及遗弃化学武器问题、战后日本的历史认识、日本的右翼问题等。担任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并主持了中日韩三国学者教师共同编写《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的工作。出版有《日本侵略中国与毒气武器》(日本明石书店)、《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日本右翼问题研究》等。
荣维木,男,1952年北京出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口述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史话》、《李宗仁大传》、《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合著)、《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合著)、《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合著)等;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谁在制造谎言——评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史观》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入选奖。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步平主持,近代史所抗战史专家学者倾力打造,一部全面客观反映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学巨著。
目录 前言
序章
第一节 天朝的没落和东瀛的崛起
1.炮舰叩响了东亚门户
2.琉球事件与日本侵略台湾
第二节 春帆楼下晚风疾
1.朝鲜变局与中日两国的应对
2.险恶的“大陆政策”
3.甲午风云与华夷秩序的崩溃
4.台湾军民首揭抗日义旗
第三节 日益膨胀的狼子野心
1.日俄战争与日本侵入中国东北
2.日本与“满蒙独立运动”
3.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4.五四运动与中日矛盾的日益激化
第一章 艰难抉择:继绝兴灭还是灭种亡国
第一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1.东方会议和济南惨案
2.皇姑屯事件
3.日本侵略东北的阴谋
第二节 血染黑土地
1.“九一八事变”
2.马占山江桥抗战
3.黑土地上不屈的抗争
第三节 燃烧着的怒火
1.“一·二八”淞沪抗战
2.热河抗战与长城抗战
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抗日活动
4.绥远抗战
5.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活动
第四节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从“安内”到“攘外”的转折
2.中国的抗战准备
3.“西安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章 宁死不屈:举国上下的反侵略战争
第一节 抗日烽火在中国大地熊熊燃起
1.卢沟桥事变
2.“八一三事变”
第二节 筑起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
1.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2.国共两党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怎样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1.抗日持久战是国共两党的共识
2.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内容的异同
第四节 阻敌于前,正面战场血水横流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五节 制敌于后,敌后战场逞英豪
1.抗战初期共产党军队对友军的配合作战
2.敌后游击战场的开辟
3.抗日相持阶段的敌后游击战争
第六节 两个战场的变化对中国抗日全局的影响
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战略配合关系
2.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重要作用
3.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
4.两个战场都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七节 看不见的战线
1.国民党方面的对日情报战
2.共产党方面的对日情报战
第三章 民族苦难:侵略者的加害罪行
第一节 铁蹄下的罪恶
1.南京大屠杀事件
2.其他屠杀事件
3.无差别轰炸
4.性暴力犯罪
第二节 暗无天日的“共荣圈”
1.伪政权的建立
2.残酷的殖民统治
第三节 中国的性奴隶
1.“慰安妇”制度的由来
2.“慰安所”的广泛设立
3.“慰安妇”的悲惨命运
第四节 强制劳工的悲惨命运
1.“强制劳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劳工的苦难
第五节 天皇命令下的日军细菌战
1.日本细菌部队与细菌试验
2.细菌战的实施
第六节 贻害至今的化学战
1.日军化学战
2.化学战的危害与贻害
第四章 得道多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融合
第一节 强盗的合伙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3.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4.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第二节 正义者的同盟
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3.《联合国家宣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 举足轻重的东方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对华战略目标
2.美英“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确立
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第四节 雪中送炭与千里鹅毛
1.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2.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3.英法等国对中国的援助
4.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援助
第五节 跻身大国行列
1.莫斯科会议与《普遍安全宣言》的发表
2.“开罗会议”及其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宣示
3.参加创建联合国
第六节 正义战胜了邪恶
1.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
2.1943年后的正面战场
3.欧战结束和《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4.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
5.敌后战场的全面反攻
6.日本投降
7.中国人民喜迎抗日战争的伟大_胜利
8.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五章 励精图治:抗日战争与中国复兴枢纽
第一节 旧梦的破碎
1.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正常的工业化发展进程
2.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第二节 应变求存与革旧布新
1.抗战与中国经济的“内迁”决定
2.“内迁”与西部“飞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脚步
1.改订新约运动的背景
2.改订新约的经过
3.“新约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
第四节 社会文化的变迁
1.抗战文化:全民族动员的促动器
2.为服务抗战的“新生活运动
3.人口大迁徙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尾章
第一节 正义的审判
1.东京审判
2.伯力审判
3.国民政府的审判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审判
第二节 遣返日俘日侨
1.国民政府的遣返政策及其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遣返日侨的政策及其实施
结语
……
序言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仅如此,就像法国人都知道他们的国歌是源于《马赛曲》一样,中国的多数人也都知道,我们的国歌是源于《义勇军进行曲》。
任何一个国家国歌的确定,都与这个国家诞生的历程密切相关。《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开始的时候,那时,中华民族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中华民族赖以继绝兴灭的唯一抉择。靠着由4亿人民的血肉筑成的这道长城,最终,中华民族不仅没有被侵略者征服,并且彻底地打败了侵略者。而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以来一直积弱积贫的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接续下来的便是,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新中国不久之后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
其实,被新中国确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着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于世界。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就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瞩目的重要事件。
既然抗日战争在历史上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它当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实际上,无论是受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的驱动,还是受历史研究学术探讨需要的驱动,与抗日战争历史相关的著述,其中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普及读物、历史研究论著等等,在数量上都超过了其他历史著述。
文摘 插图:

在中国政府的回绝下,伊达等人无计可施,9月13日,只好大体上按照中国的方案,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然而,此时的李鸿章等中国官员,尽管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外交方面还属“初学者”。李鸿章以为,把“一体均沾”等字样抹去,就算是平等条约。其实,在这两份条约里,还包含有领事裁判权、议定关税等内容,只是没有觉察到罢了。
不过,这两份条款毕竟是中日两国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产生的,也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第一份表达相互尊重、互不侵犯、永远和平的对等和友好条约,同西方各国强加给中国的各类不平等条约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日修好条规》及《中日通商章程》签订后,日本国内立即有谣传称,中日两国订立了攻守同盟。有报道称,“有人向天皇建议,派遣特命全权公使与中国政府签订攻守作战同盟。这两国政府的意图,在于同别国交战时互相支援,尤其为应付两国同别国的作战”。美国驻日代理公使为此照会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咨询此事,内称,“中日间缔结的条约中有一特殊条款,‘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如系事实,即是结成攻守同盟。为此照会阁下,敬询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法国公使也照会此事,对中日结盟表示“惊讶”。
前面已经提及,日本之所以主动派大员到中国请求签订修好条约,其本意并不是为了中日的世代友好,而是为了实施下一步吞并朝鲜、侵略中国的阴谋。所以,当中日签约的内容传到东京,日本外务机关立即照会伊达宗城,内中称,“同清国的条约业已签订……然上述第二条所谓两国特殊友谊云云,不易实行。一对日本自主立国的主权有所妨碍;二是……美国公使对此有异议,法国公使也有意见……”,照会还命伊达一行迅速回国复命。
1872年3月,日本政府以条约有欠妥之处为由,派柳原前光来华要求改约。5月6日,柳原到达天津,面晤李鸿章,李鸿章指责对方的失信行为,坚持换约后方可商议改约事宜,并拒绝接受日方的照会,要求柳原将照会原封不动地带回。柳原眼见无法复命,再三恳求,李鸿章才答应留下照会,却拒绝了日方的改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