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1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ISBN:7030165942 ·条形码:97870301659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 |
 |
|
 |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1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ISBN:7030165942
·条形码:97870301659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制冷原理与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室内污染物的控制与通风,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冷(热)、湿负荷与送风量的确定,空气的热湿处理及其设备,空气调节系统,空调风系统设计,通风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等。《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既对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又注重实际应用,深度适中,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可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空调工程设计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通风空调与制冷技术》为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第1章 制冷原理与制冷剂
1-1 制冷原理
l-2 制冷剂
1-3 载冷剂
第2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
2-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2-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2-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2-4 制冷机的性能及工况
第3章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3-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及性能
3-2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及性能
3-3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及性能
3-4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及性能
3-5 冷凝器和蒸发器
3-6 节流装置、辅助设备
3-7 制冷剂的储存、分离设备
3-8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3-9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选型
第4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4-1 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4-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4-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类型与结构
4-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能量调节
第5章 室内污染物的控制与通风
5-1 室内污染物及其控制
5-2 局部通风
5-3 全面通风
5-4 自然通风
5-5 建筑物的防排烟系统
第6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
6-1 湿空气的组成和状态参数
6-2 湿空气的焓湿图
6-3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
6-4 焓湿图的应用
第7章 冷(热)、湿负荷与送风量的确定
7-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
7-2 太阳辐射能对建筑物的影响
7-3 空调区域冷(热)、湿负荷的形成与计算
7-4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的确定
第8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及其设备
8-l 热湿处理的途径和使用设备类型
8-2 用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
8-3 用喷水室处理空气
8-4 空气的其他热湿处理方法
8-5 组合式空调机组
第9章 空气调节系统
9-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9-2 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
9-3 定风量式空调系统
9-4 变风量式空调系统
9-5 空气-水系统
9-6 分散式空气调节系统
第10章 空调风系统设计
10-l 送、回风口空气流动规律
lO-2 送、回风口形式
1O-3 气流组织形式
10-4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
10-5 通风空调风系统管路计算
10-6 通风空调系统的消音、防振
第11章 通风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11-l 测定调整的工作内容
11-2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风压的测定与调整
11-3 空调系统设备容量及系统工况的测定
11-4 通风与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
11-5 测定与调整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附录Ⅰ 湿空气焓湿图
附录Ⅱ 北京地区部分室外气象参数
附录Ⅲ 北纬40度太阳总辐射照度
附录Ⅳ 外墙(Ⅱ型)冷负荷计算温度
附录Ⅴ 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附录Ⅵ 室外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
附录Ⅶ 单层窗玻璃的传热系数Kw值
附录Ⅷ 双层窗玻璃的传热系数Kw值
附录Ⅸ 北区无内遮阳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附录Ⅹ 北区有内遮阳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附录Ⅺ 南区无内遮阳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附录Ⅻ 南区有内遮阳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附录ⅩⅢ 设备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系数
附录ⅩⅣ 照明设备散热冷负荷系数
附录ⅩⅤ 敞开水表面单位蒸发量ω
参考文献
……
序言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材不同于本科教材,应偏重知识的应用,是为培养各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服务的工具。本书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注重运用相关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将这两者合理而科学地统一在一起。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风、空调技术在电子、航天、医疗卫生、生物工程、医药、精密机械加工、精细加工、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包括制冷技术、通风和空气调节三部分内容。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通风、制冷、空调系统的构成、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管道系统和设备选择的基本方法。
本书共11章,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4章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苏长满编写,第5、第11章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陈益武编写,第6~8章由兰州交通大学杨惠君编写,第9章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勇编写,第10章由兰州交通大学班云霄编写。兰州交通大学刘智勇担任主审。
由于作者的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2-4-2 制冷压缩机的工况
制冷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等指标随蒸发温度及冷凝器温度而变,因此不讲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工作温度范围)而单讲制冷量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为了便于将制冷机的性能加以对比,人为地规定了一组温度作为比较前提。为全面考核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我国制订了制冷压缩机考核规范GB/T10079-2001,规定了压缩机的名义工况、最大负荷工况和最大压差工况,还规定了有机制冷剂压缩机和无机制冷剂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其中名义工况分别对有机制冷剂和无机制冷剂规定了一组工作温度,用于考核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轴功率。在名义工况下工作的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轴功率,称为名义制冷量和名义轴功率。最大负荷工况和最大压差工况,用以考核压缩机及配用电动机能否在最恶劣工况下正常工作。制冷压缩机的使用范围是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工作中不能超出此范围。名义工况的工作参数见表2-1和表2-2,压缩机使用范围见表2-3。较早生产的压缩机使用旧标准,其中规定了标准工况、空调工况、最大压差工况、最大轴功率工况。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见表2-4。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分别用来标明低温和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最大压差工况用来考核压缩机的零部件强度、排气温度、油温和电机绕组温度。最大轴功率工况则用来考核压缩机的噪声、振动及机器能否正常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