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编)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30009452X/9787300094526 ·条形码:978730009452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编) 去商家看看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编) 去商家看看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30009452X/9787300094526
·条形码:97873000945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内容简介 近百年来,在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学作为一门显学已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敦煌学内涵丰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它丰富的内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著名学者、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学还要再搞一百年。
由于历史原因,敦煌遗书现散藏在世界各地,这已经对敦煌学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由于敦煌遗书收藏分散,数量巨大,又缺乏一部总目录,研究者很难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几万号敦煌遗书中查索自己需要的资料,很难掌握某类资料的全貌,从而阻碍了研究的深入。
由此,编纂一部完整、翔实、实用、科学的《敦煌遗书总目录》是今天敦煌学发展之必需。
《敦煌遗书总目录》由著名学者方广錩主持,约1000万字。正在编纂过程中。
散佚在大藏经外的佛教典籍集成,佛教文献学研究的园地,用研究班方式精心整理,以精益求精之心求书善书美之境。
作者简介 方广昌,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从1984年起从事佛教文献学研究,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敦煌遗书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工作,曾协助任继愈先生编纂《中华大藏经》,故对大藏佛教典籍甚为熟悉。他一直主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整理编目工作,有应邀为英国所藏敦煌遗书编目,掌握了英国全部藏品情况;还先后考察了法国、俄国、日本收藏的敦煌遗书,积累了丰富的敦煌遗书鉴定经验。他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接触敦煌遗书原件最多的人”;日本学者称他为“继藤枝晃(日本敦煌学者)后,对敦煌遗书最有发言权的人”;日本报刊称他为“大藏经权威”、“写经(即敦煌遗书)调查权威”。
目录
卷首语
录文校勘体例
三阶教资料
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
佛教忏仪
如来九观(拟)
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
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
法则大昆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
法戒坛法仪则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
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经作用威仪
法则大昆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
法戒坛法仪则
疑伪经
佛说佛名经(二十卷本)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
佛说佛名经卷第六
佛说佛名经卷第七
《坛经》整理
敦煌本《坛经》校释疏义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研究论文
日本的汉文大藏经收藏及其特色——以刻本大藏经为中心
论《高丽再雕藏》中所见的《契丹藏》
徵稿启事
《藏外佛教文献》总目录(第一辑~第十二辑)
……
序言 ——應進一步重視宗教古籍保護
方廣娼
今年國家正式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決定封全國古籍及其保護情況作全面普查、建立珍貴古籍名錄、加強古籍書庫標準化建設、加強古籍修復、培養高水準古籍工作人才,使我國古籍得到全面保護。這一計劃的啟動,令人興奮。這些年,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成果越來越多,這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重要標誌。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高度文明自覺的民族。所謂高度文明自覺,就是不但以自己創造的優秀文明為自豪,而且主動自覺地把這一文明傳承下去。中華民族的高度歷史觀念就來源於這一文明自覺。中華民族能夠歷經磨難而屹立於東方不倒,除了其他原因,它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度的文明自覺是重要原因。傳承文明的方式多種多樣,但主要依靠典籍。典籍的產生使得文明傳承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所以,在中國,修史造藏、整理典籍、抄書印書藏書,成為代代相承的傳統。保護古籍是保護與培植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使之更加根深葉茂,這是我們高度文明自覺的又一體現。
文摘 佛說百字明王壇法化身作十金剛之處部第十三
佛於靈鶯山中,共會菩薩萬二千人俱。
金刚藏菩薩起立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於往昔聞佛所說十身之佛,願佛慈悲,為我宣說十佛之名號。
佛告金刚藏菩薩言:汝等諦聽,諦聽。吾今為汝,分別解說十佛之本身來處。
初為十吉祥金刚時,助護過去九十九億[1]諸佛,盡令證無上菩提;為十金刚總持王時,亦護助過去九十九億諸佛,令證無上菩提。
今此十身盧舍那佛,為此大泉,略開百千恒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我於[2]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轉我所說與一切来生開心地道時,蓮花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放光,光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門。汝等但結此壇法,至心坐禪入定[3],觀自身心,不令散乱。汝等受持,一心而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