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1148860/9787301148860 ·条形码:978730114886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管理心理学 去商家看看
管理心理学 去商家看看

 管理心理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1148860/9787301148860
·条形码:97873011488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管理心理学》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为指导,为满足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根据近年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阐述,个性与管理,知觉与管理,态度与管理,情绪、情感及管理,激励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管理沟通,领导心理,管理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全书内容全面、简洁,不求探索理论之艰深,旨在实践应用。
目录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逻辑
一、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逻辑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第四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
一、人性假设的含义
二、人性假设的X理论与Y理论
三、人性假设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理论

第二章 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 个性心理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三、个性的基本心理结构
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
一、什么是气质
二、气质学说
三、气质类型
四、气质与管理
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
一、什么是性格
二、性格结构
三、性格类型
四、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性格的优化与管理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的种类
三、能力的发展
四、能力与管理

第三章 知觉与管理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相关概念
二、知觉的分类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五、错觉及其应用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及特点
二、社会知觉的类型
三、社会知觉效应及应用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管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性质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四、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五、自我评价
第四节 归因理论及应用
一、归因理论概述
二、典型的归因理论
三、归因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四章 态度与管理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及其构成
二、态度的特点
三、态度的作用
四、态度的测定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过程
二、影响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因素
三、态度与偏好
四、与管理相关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转变理论
一、态度转变的条件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三、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第五章 情绪、情感与管理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三、情绪、情感的产生及表达
四、情绪、情感的类型
五、情绪的功能
第二节 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生理反应理论
二、情绪丘脑理论
三、情绪的评估兴奋理论
四、情绪进化理论
五、情绪三因素理论
第三节 情绪的培养与调控
一、积极情绪的培养与调控
二、消极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第四节 情绪劳动与管理
一、何谓情绪劳动
二、情绪劳动的结构与分类
三、情绪劳动的主要作用与影响
四、情绪劳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情绪劳动中的自我管理策略

第六章 激励与管理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什么是激励
二、激励的基本原则
三、激励的作用
四、激励的过程
第二节 激励理论及应用
一、早期激励理论
二、当代激励理论
三、激励的特殊问题
第三节 挫折理论及应用
一、挫折理论概述
二、挫折引起的行为表现
三、如何应对挫折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一节 群体行为理论
一、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二、群体的结构、规模与作用
三、非正式群体
四、群体行为理论
第二节 群体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种类
第三节 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二、群体凝聚力的测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三、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第八章 组织心理与管理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组织结构
四、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
五、组织理论
第二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二、组织文化的作用
三、组织文化的评价维度
四、组织文化的创建
第三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组织变革的过程
三、组织变革的方法
四、对组织变革抵制的克服
第四节 组织发展
一、组织发展的概念
二、组织发展的特点
三、组织发展的干预途径
四、工作生活质量

第九章 管理沟通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含义
二、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 组织沟通的原理
一、沟通原理
二、沟通渠道
三、沟通的形式
四、有效沟通的障碍
五、改善组织沟通的途径
第三节 群体的沟通与冲突
一、群体的沟通
二、群体的冲突

第十章 领导心理
第一节 领导心理概述
一、领导和领导者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三、领导者的类型
四、领导者常见的心理障碍
五、领导者应具有的五种习惯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特质理论阶段
二、行为理论阶段
三、权变理论阶段
四、关于领导理论的最新观点
第三节 领导艺术
一、什么是领导艺术
二、领导艺术的分类
三、主要的领导艺术
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五、科学利用时间的艺术

第十一章 管理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等级和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_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五、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六、心理健康的意义
七、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第二节 管理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常见心理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二、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三、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
四、常见的心理疾病及预防
五、心理咨询
第三节 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的心理健康研究
一、不同性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二、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面临着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管理心理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
本书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为指导,为满足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根据近年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全书以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以及心理健康为内容架构了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基本内容的阐述、个性与管理、知觉与管理、态度与管理、情绪情感及管理、激励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管理沟通、领导心理、管理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针对高职高专这一教育层次,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重要内容和最新内容。理论阐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删繁从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
本书由徐云祥担任主编,孟凡超、王甜甜担任副主编。全书共分十一章,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徐云祥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四、十章,孟凡超负责编写第八、九、十一章,王甜甜负责编写第五、六、七章,全书最后由徐云祥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著、相关教材、报刊资料、网上资料以及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参考书目已经在本书参考文献中列出。个别引用因无法查实,恕未一一注明,特致歉意。在此,谨向本书所有参考文献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一般中小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教材。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第一,按照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可以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两种。自然观察是在完全自然真实的条件下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且被观察者一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例如,某销售主管若想弄清楚公司一名推销员绩效不佳的原因,就可以和该推销员一起销售产品,在工作过程中有意观察推销员的一言一行,从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控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也就是在操纵或控制一些条件情况下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的状态。
第二,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出发,可以把观察法划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两类。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相反,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简易方便,所得资料比较系统真实。其缺点是,研究难以深入,所观察到的多为表面现象,取得的资料也较为肤浅,难以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分析。鉴于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应把观察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以取得更佳的研究效果。(二)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场地的性质差异,可以把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两类。
实验室实验是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运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以研究某种心理与行为现象的方法。例如,要考察表扬对人行为产生的影响,在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就可以设立表扬组(实验组),对被试良好的工作表现给予表扬;再设立一个对照组,不对该组被试良好的工作表现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后继工作的成绩,若表扬组优于对照组,就可以将其归结为表扬所致。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各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且所得数据具有精确性;缺点是人为性强,脱离实际生活情境。
现场实验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以研究某种心理与行为现象的方法。近年来,为了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意义和可推广性,管理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现场实验研究。例如梅奥(G.Mayo)在霍桑工厂进行的福利实验,就是通过提供或撤销某些福利措施,来探究其对生产总量的影响,这是典型的现场实验。现场实验的优点是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使研究结论更具备可推广性;缺点是不容易严格控制现场的无关变量,研究得出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