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704016X/9787227040163 ·条形码:978722704016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 去商家看看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 去商家看看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704016X/9787227040163
·条形码:97872270401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讲述她比明成皇后温婉聪慧,她比武则天含蓄廉和。同样的母仪天下,主宰朝政,于危局中力挽狂澜。所不同的是,她是幸运的,在朱门宫阙内,拥有少年天子空前绝后的青梅之恋。然而,她又是不幸的,爱的越深,伤的越重,深宫中的欲望沉浮,群芳争妒,国变乱政……禁宫之中,有爱,亦会步履蹒跚。若没了爱,又当如何?
作者简介 莲静竹衣,知名营销策划人、企业培训师,十年知名企业品牌推广和市场运作经历,现任北京某教育机构校长。发表长篇小说《北京情事》(本书已更名为《职场女追爱记》出版)《闪婚男女》《回到盛唐一代皇妃浮沉梦》《六朝纪事》等作品,名列新浪网读书频道点周版和VIP销售榜前列。《北京情事》更荣获中国版权博览会颁发的2008年十大优秀网络作品奖。

媒体推荐 自从开始看竹衣的美文,便开始关注这段历史。孙皇后一生在历史上毁誉参半,堪称传奇。
喜欢竹衣美轮美奂的描写,若薇的命运与爱情在她和他的坚守中让我们这些后人如醉如痴。
  ——新浪网读书频道编辑 小诺
我相信这部小说在不久的将来将使孙皇后的传奇走上荧屏,这是一个中国灰姑娘的唯美传奇。
  ——华盛金榜影视公司董事长 卢波
编辑推荐 《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网络人气破千万的年度后宫红文!一个几立后宫50年、独得帝爱的传奇王后!她比明成皇后温婉聪慧,她比武则天含蓄廉和。真实呈现明朝最为重要之六帝后宫风去!
专业书评 1、言情题材与历史性:后宫女尊题材最容易吸引女姓读者的眼球,加上真实的历史事件,名载史册中的传奇人物,更容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充满硝烟的后宫之中,容貌出众,才艺超群的皇妃姬妾,永远处在备战与应战的状态中,紧绷的神经得不到片刻的停息。权力与荣耀,生存与平安一切都要仰仗皇宠与斗争,不论她们内心如何孤傲,邀宠与争风是必备的生存手段。
卖点2:情节曲折,迭荡起浮:翻开中国后宫历史,每有哪一位能像明宣宗的孙皇后那样传奇,幼时即备位东宫,与皇帝青梅竹马,却在成年后一朝突变成为滕妾,皇帝为了她破格册金宝,废皇后,又夺宫人子为己出。成为太后,亲历“土木堡之变”,面对儿子被囚、侄儿逼宫,最终又是如何暗中斡旋,一举夺门成功。一个山东邹平小吏之女,在大明六朝的风起云涌中,体现了一个底层女性奋斗的缩影,除了罕见的平步青云的神话,更多的是在孽海中挣扎与沉浮,争宠、幽怨甚至自轻自贱。
卖点3:时代意义:《六朝纪事》里除了爱情,更多的是奋斗和阴谋,因此在文学创作时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身处后宫的皇妃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职场丽人,处处充满竞争,在角力中决胜或是落败更具时代意义。所以这一题材也越来越爱到广泛的欢迎与追捧。
卖点4:与时下火热的穿越和架空类小说不同,本小说的主人公及众多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于史册当中的,同时本小说将以十三陵为引子,将葬身十三陵中有名号的后妃故事娓娓道来,可以做成系列书,长期推广,有较强的生命力。
目录
楔子
第一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梦起
前尘
结缘
七夕
离别
朝圣
东宫
权妃
伴读
辩学
第二卷 芙蓉新落钟山春
太子
怜忧
圣怒
初战
弄潮
旧梦
回眸
新正
误会
智斗
第三卷 日边红杏倚云栽
荷包
舞意
献丑
告别
远征
蛛丝
成人
出宫
相交
错缘
第四卷 情丝织就回文锦
演武
及笈
春遇
惊闻
怒杀
行路
构陷
夜宴
情愫
暗流
第五卷 雨打梨花深闭门
选妃
玄虚
心曲
迷乙
惊鸿
求偶
认亲
帝女
明心
大婚

……
序言 一盏离愁 孤单窗前自鬓头,
奄奄门后 人未走,
月圆寂寞 旧地重游,
夜半清醒泪 烛火空留 。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君去后,酒暖思谁瘦?
一壶淡酒,倚身画舫之上,凭栏远望,湖光潋潋。
三杯两盏入口,已然薄醉微醺。
“娘娘,夜深了,当心受凉!”侍女湘汀的声音自身后传来,才让她从恍惚中醒了过来。
“湘汀,你跟在我身边多久了?”她轻声问道。
“娘娘,已然二十六载了!”湘汀为她在身上披了一件孔雀绿翎裘:“娘娘,可是又想起以前的伤心事了?”
她摇了摇头,一支玉钗松松挽成的流云髻,如烟似雾,眼神流转间顾盼生辉,气质雍容又娇媚飘逸:“去,把我的琵琶抱来!”
湘汀面上一怔,娘娘已经多年未曾弹奏琵琶了,但是她不敢多问,也无从揣测,只是从里间悄悄取来给她。
玉指轻撩,曲音悠然而起。
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
花开却错,谁家琵琶东风破。
岁月流离,不解时候
仍记总角幼
琴幽幽 人幽幽
琵琶一曲东风破
枫染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道曾走
荒烟漫草年头
曲音止,而清泪流,她回首相问:“湘汀,你说,我究竟是正还是邪?是忠还是奸?”
“娘娘!”湘汀眼中悲泣,跪在红毯之上,泪落无声。
文摘 第一卷: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一章:梦起
大明永乐六年。
山东滨州府的邹平,是一座小小的县城,这里有一座黄山,与安徽境内著名的云海黄山不同,这里是以黄土得名,在邹平城南近郊,山城相映,别具特色,其山势状如伏虎,又称虎头崖。 .
黄山自古多庙宇,西岭有碧葭元君庙,东岭有玉皇庙,又有捕蝗之神刘猛将军庙、石大夫庙、皆金彩绚丽。寺庙之中有僧道主持,终日香烟缭绕,钟响馨鸣,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
每年四月八日,黄山上有文人墨客的盂兰会,届时不仅文人墨客会集于此吟诗作赋,而且南北商贾也来此交流物资,此间尤以各地前来交流药材的药商为众,形成了海内闻名的黄山药会,成为邹平一年一度的大盛事。
担任永城主簿的孙敬之特意早早出了门,带着供果和香烛来到玉皇庙还愿。孙敬之心中诚惶诚恐,既怀着对神灵的七分感激,又有对自身多劫命运的三分恐惧,进了山门,就看到有善男信女一步一拜,态度极其恭敬虔诚。
孙敬之心中稍稍犹豫了一下,环视四周,这里人来人往哪儿的人都有,万一碰到熟悉的人该如何解释呢。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他心中一紧,也像其他人一样,诚心跪拜,一步一叩,直至走进大雄宝殿。
诚心的跪拜,无比虔诚的上香,敬献灯油钱,然后默默的许愿,那脸上的恭敬与执着令人感动,当他走出大殿,看到众人在围着一位小师傅抽签,他也驻了足,徘徊在人群后面,神色中有些焦虑又有些惶恐。
“小老弟!”此声轻唤,音量不大,但是极具穿透力,惹得孙敬之不由驻足,转身定睛一看,竟然呆立当场。
那人一身黑色的袈裟,站在殿宇投下的阴影里默默注视着周围繁杂的一切,仿佛他是超离众生与尘世的,此时,苍老而泛黄的面上一双阴郁的三角眼,正直直地盯着自己,一动不动,似笑非笑。
“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孙敬之心中一紧,原来是他,父亲的好友,僧人姚广孝。孙敬之少年时曾随父亲在嵩山少林寺小住,与父亲的几位知己好友一起谈经论道,记得当时恰巧碰到最负名望的相面大师袁珙。
一群人中,袁珙一眼就先看到了姚广孝,即大为惊讶:“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你看这一双三角眼诡异非凡,面似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这肯定是一位精于权谋的高人,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
若是一般的化外之人,僧人道士,听此言定会有几分的不悦,而姚广孝不怒反喜,对着袁珙深深一揖:“谢你吉言。”
那一幕深深的留在孙敬之年幼的心中,不是说僧人应该
……
后记 大明永乐十五年三月十六。
大红的帖子,大红的喜服,大红的龙凤烛。
那满室的红在瞻基看来,只是觉得格外刺眼。
看着一脸端庄坐在一边的胡善祥,瞻基有一阵儿的恍惚,她也很美,她的美是一种贤淑安静的美,是大气婉约的,皇爷爷选她为自己的正妃果然有一定的道理。
这样的女子确实宜家宜室,只是可惜,她不是与自己看着长大、青梅竹马的若微,当自己还是一个青涩少年的时候,那娇小的、可爱又有些霸道的若微就占据了自己的心,七年的时间,从不懂情为何物,到今日曾经苍海,她已然牢牢地嵌在自己的心里,任谁都不能移去。
一直以来,都默默地憧憬着自己和她的洞房之夜,而如今,新娘换作她人。她什么都没有,一句交待的话都没有人对她说。
现在她在做什么?她会不会怪我?她是不是又气的折磨自己,不停地弹琴,不停地写字,不停地练舞,她说过,身处皇家,连喜怒哀乐的自由也没有,每一次不开心,她就会整日的练习技艺,不累到晕眩不罢手,那么现在。
瞻基紧紧皱着眉头,终于他站起身,只说了一句话:“本王实不喜闺中之乐,王妃先安置吧”
说罢,头也不回就出去了。
胡善祥怔住了,难道他还没有认出自己吗?为什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伤人?看着大红龙凤烛上跳动的火苗,她只觉得自己如坠深渊,无人可以救赎。
此时,朱瞻基快步赶去的只有一个地方,静雅轩。
还好,没有令人心碎的琴声,一片安静。只是为何室内一片黑暗?
走进院子,正逢湘汀从屋内走出来,看到一袭大红喜服的瞻基,明显一愣,随即眼中一湿,悄悄退了出去。
推开门,瞻基走了进去,满室漆黑。
“为何不点灯?”瞻基知道,若微最怕黑了,就是夜晚安寝也要留一盏宫灯,而今天竟然一片黑暗。
借着窗外的月光,瞻基适应了好一会儿室内的黑暗,这才看到若微一个人坐在妆台前,对着镜子,梳着满头如瀑的青丝。
一下又一下,狠狠地用力梳着,即使遇到缠绕,她也不曾停留,只是更加用力地扯动着,那每一下扯动都像是在撕扯着朱瞻基的心。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按住她的手,拿过梳子,轻轻地,无比珍视地,梳理着,动作小心翼翼又极为轻缓。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把梳子放在妆台上,用手轻轻抚着她的长发,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为何不掌灯?”
她站起身,轻轻的靠在他的怀里,“没有了你,我的生命就是一片黑暗,灯有何用?”
朱瞻基的一双手紧紧纂着,“若微,我……..”
她转过身,在黑暗中,她的眸子还是那般动人,她笑了:“瞻基,你会爱上她吗?”
瞻基把手放在她的肩上,“不会。”
她的笑意更浓了:“你会为她梳头发吗?”
瞻基哽咽了,用手紧紧箍着她的柔肩:“不会!”
她收敛了所有的笑容,无比凄凉的走到窗前,拿起琵琶:“我弹首曲子给你听,送你新婚大喜。”
瞻基冲了过去,一把从她手中夺过琵琶:“不要这样,若微,我宁愿你打我,骂我,也不要你这样忍着。”
若微笑了:“瞻基,过了今日,我就要出宫去了,我已经求了太子妃,以为徐皇后祈福之名,我要出宫去了,从此青灯古佛,你把我忘了吧”
“什么?”瞻基疯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们说我命硬,我们在一起会害了你。”若微笑了,朱棣想要自己,所以他毁约了,给自己的皇孙另外寻了一位王妃,而让自己出宫,过不多时再纳入后宫,她笑了,何其荒唐?
瞻基紧紧的拥着若微,半晌才道:“命硬?会害了我?我偏不信,如今就试试吧”。他俯下头,托起若微的脸,重重一吻,吻住她的今生,吻住自己的真情和誓言。
在黑暗之中,在他与胡妃的大婚之夜,在小小的静雅轩内,别样的洞房里,他和她成为了一体。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瞻基醒来时,微微侧起身,低头看着躺在床上的若微,眼中看到的是与平日完全不同的她,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丽脱俗,长长的秀发倾披而下,粉嫩的皮肤如刚刚出蕊的花瓣,澄澈明净如秋水中映出月光的眼睛,两颊的娇羞像染红了天际的晚霞,不着痕迹的温柔与娇美像一只无形的网将他缚的牢牢的,瞻基突然觉得一阵窒息,他轻轻地拉起她的手,在她的手心中央印上一个温润缠绵的吻,这个吻便如同他的誓言,永不相负,他喃喃低语。
而一滴晶莹的泪珠则从睡美人的眼角缓缓流淌下来,瞻基心中一痛,立即用自己的唇吻住了那滴美人泪。
“我不会让你独自承受黑暗的。”天明时分,他只说了这样一句,然后手执一方沾血的素帕,直接去往乾清宫。
经过东宫,远远的,看见太子妃张妍立于宫门口。
“母妃!”朱瞻基俯身行礼
“欲往何处?”太子妃一脸漠然,冷冷地问道。
“去乾清宫面圣!”朱瞻基语气坚定。
“昨日大婚礼成,今早是该面圣谢恩,只是瞻基好像忘记了,应该携善祥同往才是。”太子妃紧紧盯着儿子的面庞。
“儿臣去面圣,不是为了谢恩!”朱瞻基一脸沉静,面不改色。
“哦?”太子妃柳眉紧皱。
“是去请罪!”朱瞻基面色清冷,目光投向母亲,重重一拜:“昨夜,我已然要了若微,今日面圣一为请罪,二是替她求个名份!”
“你!”太子妃只觉得一阵眩晕,失望,满心的失望,若微叫她失望,瞻基叫她失望,就是善祥也叫她失望。
“你好糊涂!”太子妃大怒。“随我来!”
朱瞻基初是不为所动,后来看着太子妃一人在前走的甚急,衣带飘飘,仿佛记忆中母妃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激动,这才慢慢跟上。
进入太子妃寝宫,太子妃命左右退下,大门紧闭。
“跪下!”
朱瞻基从之,而脸上仍是一脸坚毅,不容更改。
“你可知道,从永乐八年起,皇上就在为你的婚事操心,一直到如今,永乐十五年,才最终为你定下胡氏,你可知道这里面的缘故?”太子妃满心恼恨,无处宣泄,不由一改往日作风,疾言厉色起来。
朱瞻基默不做声。
太子妃怒急:“你眼中只有若微,一叶障目,再也看不到其它了吗?”
“若微?”朱瞻基终于开口:“母妃,孩儿实在不懂,永乐八年,若微进宫待年,不是就早已定下她了吗?为何如今,平地起风波,偏又另指她人?”
“若微虽好,但…….!”太子妃终是迟疑了,那样的话无论无何她也说不出口。
“若微不是虽好,在瞻基的眼里就是绝配,德言容工、琴棋书画、孝义礼让,这么多年来,她哪里有失?各宫妃嫔、公主郡主、她又得罪了哪个?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什么都不能给她,白白等了这么多年,如今要放她出宫?”朱瞻基越说越替若微委屈,竟然淌下两行急泪。
太子妃看在眼里,更是怒不可遏:“若微是好,本宫身边长大的女孩儿,她的好我清楚的很,不用你来说教。你只看到了她的好,月还有阴情圆缺,人自然有短有长,她的短处呢?你就看不到了,如今,本宫干脆明言,她不适合做你的正妃,更不适合日后的母仪天下!”
“母妃?”朱瞻基显然愣住了,他一向以为母妃是站在他和若微这一边的,他没有想到这样否定若微的话会从母妃口中说出的。
“基儿!”太子妃看着朱瞻基年轻俊朗的脸上那抹化不开的愁容,终是于心不忍:“算了,事以至此,多说无意,母妃只想告诉你,若微,不是你的,如果你现在去乾清宫,恐怕她连宫门都出不了了”
“母妃!”朱瞻基大惊失色:“你是说?”
“古往今来,被皇上看中的女子失了身,你说,她的下场会如何?”太子妃只觉得话已至此,一切都不必再说了,于是将朱瞻基晾在一边,转身进入内殿。
朱瞻基如痴如醉,伏在地上,闭上了眼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