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306025554 ·条形码:97873060255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去商家看看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去商家看看

 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码:19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306025554
·条形码:97873060255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候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得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冠冕,是终身制的: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永远不会被褫夺;只是有时候,它带给你的不止是荣耀,还有紧张,还有压力,压得你甚至弄不清它到底是冠冕还是头箍,怎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这种职业,这种冠冕,叫做父母。
北方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妈对儿子路那么长,儿子对妈扁担那么长。平实的话里,藏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是无限,一个是有限。
无限的关爱。无限的担心。无限的付出。而且,这付出多不求回报、甚至求不来回报。就算有回报,也不过是孩子的一个笑容、一点成长而已。说起来好像不太对等,可没有人觉得不公平。
我们理解这种不易,我们体谅这种苦心,我们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于是,有了你看到的这个系列——家庭·父母心。
通过一册一册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卷,我们为天下为人父母者送上的不仅仅是教子的理念、经验和技巧,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去爱他们才对、才好,还有,还有那来自内心深处的同命相怜的关怀。
只因为,我们都是父母。天下父母心,本来就是共通的,都是为了所有孩子都好。

作者简介 王晓春,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家庭教育、教师观念更新和语文教学改革等,多年来出版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走进孩子的心灵、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等十余部专著,总计逾150万字。
经常在报刊发表家教研究文章,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家教专题讲座。多年来应邀给全国各地家长及老师做报告,目前已达数百场,受到广泛好评。
多年的家教研究、咨询、培训工作,使他在家教领域显示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并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当代家教难题,被广大家长称为"家教救星"。
媒体推荐 书评
家庭教育图书在全国书市又杀出一匹黑马——由家庭期刊集团与中山大学出版社联袂推出的"家庭·父母心"系列图书闪亮登场。家庭期刊集团作为国内唯一的期刊集团这次带到全国书市的"家庭·父母心"系列分别为《一个故事一堂课——孙云晓妙评真实家教50案》、《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世上最划算的教育——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的100个幼儿园法律问题》等5种新书。《一个故事一堂课——孙云晓妙评真实家教50案》是名刊《家庭》杂志与著名教育专家合作的产物,它精选了《家庭》2004年和2005年"现代家教"栏目的50个典型家教个案,由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为每一个故事作了精当的点评。《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由知名的教育专家王晓春撰写。该书针对我国走向富裕时代后越来越凸现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探讨。其它三本书也分别由专家撰写。家庭期刊集团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家庭教育类图书将成为集团的图书经营的主打方向,"家庭·父母心"系列还将不断推出其他新品,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

编辑推荐 不管是何时何代,教育下一代都是我国家庭的头等大事。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教育难度也随之大大增强。如此棘手又如此重大之事,到底该怎么办?本书综观中外现状,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出了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提醒家长那些行为不可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策略,为各位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提供宝贵的教育经验。
目录
一声富裕美国的富裕小孩集体敲响的警钟
美国父母的抱怨 2
今天,与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的孩子几乎无能到了惊人的地步。
中国母的尴尬 6
生活好了,孩子反而弄不好了。
四类中国家庭易犯的中式错误
……
文摘 书摘
要求合理,只要不是急需,也别即可满足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
孩子也会有些合理要求,但除非急需,建议家长也不要立刻满足,要延缓时间,目的不是刁难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忍耐和等待。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延迟满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教师都对我说,现在的孩子普遍极其缺乏耐心,非常急躁、浮躁,尤其不能忍耐。想要干什么事情,立刻就得办,等都不愿等一下;遇到困难,马上逃避,顶都不能顶一阵。五分钟热气,说凉就凉。这种问题当然与我们社会的普遍浮躁和短视现象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
请想一想,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的所有愿望都能在最短时问内得到满足,他能有忍耐力吗?不可能有。既然我的要求可以立刻满足,忍耐力对于我就是没有用处的品质;既然我的要求可以立刻满足,我也就P91完全没有锻炼和形成忍耐力的机会……这一来,我办事不能坚持就是很正常的了——我不需要坚持,我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感情。
这可是大问题。在家里孩子可以如此,一离开家庭绝对就吃不开了。在学校,听讲、写作业、参加各种活动,无一不需要忍耐;将来参加工作,更需要忍耐。不用说给人家打工,就是自己当老板,也绝不会那么容易“心想事成”。简单点说,人生处处需要忍耐。古人强调一个“忍”字,那是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社会需要有忍耐力的人才,可是家长在家里实行的却是“无忍耐”教育,这可就把孩子害惨了。他们一旦离家,没多久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的。很多孩子厌学辍学,恐怕就是这么来的。
必须“跟孩子过不去”,一定要在满足他们各种愿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
领教过生活的不顺心,孩子才会懂得忍耐的必要性。处处顺心的孩子是不会通情达理的。所以我劝家长,一定要“跟孩子过不去”,一定要在满足他们各种愿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比如孩子要吃麦当劳,这本是抬腿就走的事情,家长就可以说:“等下个星期吧。”于是孩子就得到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锻炼忍耐。这种事情多了,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不急不躁的人。
此事说来很简单,为什么有些家长做不到呢?除了P92糊涂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心软。所以,心软的家长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心软的爱是不理智的爱,目光短浅的爱。目光短浅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目光短浅的家长。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要求的时候,和他讲条件
除了时间上延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当孩子提出某种物质要求的时候,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