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

2010-04-0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802113563 ·条形码:97878021135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 去商家看看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 去商家看看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802113563
·条形码:97878021135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讲述了纳粹的崛起和没落,战争,人们遭受的迫害与毁灭,解放之年——也就是“第三帝国”的溃败之年。这段岁月虽然已成历史,其中却充满了发人深省的故事,主角是一些尝到战争的甜头并成为帮凶的人,还有为帮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人们……希特勒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狂人、妄想吞并世界的野心家、种族灭绝者、法西斯强人、疯子和恶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在他的背后却有一大帮人默默支持着他。
作者简介 卡洛拉·施特恩,1925年生于乌瑟多姆岛,原名叫埃里卡·阿斯姆斯。“二战”后在民主德国当过教师。50年代逃亡到西柏林,之后凭借东德问题专家的身份出版过多种文字作品。由于东德国家安全部门曾两次企图抓捕她,她用笔名卡洛拉·施特恩发表纪实作品。大多数人只知道她的笔名。60年代,施特恩在科隆一家出版社负责政审工作。1970年以后在德国电视台任评论员、编辑。退休后出版过两本书,《在记忆的网里》和《双重生活》,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此外她还出版了几位重要女性的传记作品,获得了成功。
媒体推荐 书评
人们被蛊惑之后能做出什么来,我是见识过的。不能放任自流了。
——卡洛拉·施特恩
向旗帜致敬,向党徽致敬,向元首——党徽之父致敬!夜以继日,我们
奋勇杀敌保卫旗帜。无论胜利或失败,我们永不改帜。
——希特勒青年团口号
希特勒把最后一批德国预备军连同由普通百姓集合成的人民冲锋队和少
年冲锋队一起派到了阿登山脉,这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战役。在对抗盟军的进
攻中,17.2万名德国人丧命,1.6万人沦为战俘。
——士兵为什么必须杀人?
这次抗议活动(玫瑰大街的妇女)在第三帝国是史无前例的。凭借邻里间
的相互团结,离危险最近的最弱势人群敢于以公然的不屈服来表达她们的抗
议。这是对纳粹专政的公开抵抗。
——历史学家沃尔夫冈·本茨
编辑推荐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讲述了汉斯·莫姆森、希尔克·洛伦茨、米尔亚姆·普莱斯勒、乌苏拉·韦尔费尔、赫尔曼·芬克等效忠战争狂人希特勒的"英雄"们的故事。
目录
英克·布罗德森
序言 勇气与人情
汉斯·莫姆森
“元首的国家”
关于独裁政权的兴起
希尔克·洛伦茨
“与元首同行”
纳粹如何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
米尔亚姆·普莱斯勒
天堂和地狱
从莱比锡到特莱西恩施塔特
乌苏拉·韦尔费尔
“士兵为什么必须杀人?”
战斗之日和轰炸之夜
赫尔曼·芬克
“别说,这是为了祖国”
关于那些抵抗者
哈特穆特·冯·亨蒂希
1945解放之年
卡洛拉·施特恩
后记 敌对印象滋生仇恨
……
文摘 书摘
1930年风云突变的政治气候成全了希特勒独揽一切大权的前提条件。在党内,他的地位已然无可取代,党的一切机器都听从他的调遣。希特勒把日常的党政事务交付下属办理,自己只过问大事。此外的时间,他在慕尼黑参观或到赞助人那儿度过,比如布鲁克曼家族。而他作为元首的权威却从未因此而打半点折扣。整个纳粹运动对元首都保持着绝对的忠诚。
在对胜利的盲目追逐中,希特勒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绝不允许任何有可能限制纳粹自由行动的讨价还价。虽然戈培尔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政治家形象,但他却把胜利的筹码都压在了别人对他的无条件服从上,他的行动建立在对强制意志的幻想上。说到底,他的基座是追随者们说一不二的俯首帖耳。
追随者之一,兰茨胡特药剂师格里戈尔·施特拉塞尔,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演说家,也是个一流的组织者。通过严密的领导机构,他从一个分裂的运动中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党派联盟。但是他没能像希特勒那样,让属下的负责人对自己言听计从。1932年,他退出了该联盟。此后这个组织支离破碎,分化成了36个独立的小帮会。
在共和国陷入普遍危机、旷日的选举之争趋于白热化的时候,希特勒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超级成功的煽动家。自从1930年9月起,戈培尔开始紧锣密鼓地精心策划,使用收音机、电影胶片等现代媒介,有效提升人们对元首崇拜的热度。
然而没完没了的广告攻势并没能让纳粹离夺权更进一步,而高速运转的选举机器和死心塌地的附庸们何时戛然而止还是个问题。戈培尔敏锐地觉察到,纳粹必须夺权了。否则,“我们即便赢了大选,也是死路一条”。
第一次角力的尝试发生在1932年三四月间的总统选举时。布吕宁总理打算根据议会选民依法选出的结果支持兴登堡连任。希特勒反对。本来,对这位白发苍苍的陆军元帅,希特勒充满了仰慕和崇敬,并因此犹豫着放弃竞选总统。然而纳粹党内呼声高涨,逼迫他只能进不能退。希特勒不是德国国籍,因此原本不具备候选资格。不过这个障碍也在他被不伦瑞克州提名任命政府议员之后被扫清。纳粹党魁在令人窒息的选举大战中孤注一掷,把希特勒当做“最后的希望”。第二轮得票率为36.8%。纳粹对这个结果感到失望,于是开始谋划“篡权”行动。
希特勒从未动摇过当总统的野心。七月大选之后,巴本总理打算让希特勒当副总理,只给予一些小权敷衍,遭到希特勒的拒绝。后者想要的是“全权领导国家”。兴登堡总统没瞧得起这个“波西米亚的二等兵”(他把因河边上的布鲁瑙跟波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