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2010-04-01 
卓越价:¥25.8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2人 评论打分5 颗星:(0)4 颗星:(0)3 颗星:(2)2 颗星:(0)1 颗星:(0)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去商家看看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去商家看看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 卓越价:¥25.8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2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2)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2篇评论  (2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040142341
    ·条形码:97870401423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使用对象:中小学教师

    内容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迅速推广,广大教师和师范生都面临着心理学知识的“充电”,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也面临着重构,本教材就是在这一方面的重要尝试。依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需要形成的心理学基本观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分为人性观、认知观、情意观、人格观、行为观、活动观、健康观七个单元,力求使读者真正形成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实用的知识背景。
    编辑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二节 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1单元 人性观
    第一章 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第一节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第二节 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

    第二章 心理学的人性观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学视野中的人性与教育
    第二节 心理学人性观与当代教育

    第2单元 认知观
    第三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第二节 感知觉
    第三节 记忆
    第四节 思维

    第四章 认知学习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
    第二节 学习策略
    第三节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开发
    第二节 创造力与创造力培养

    第3单元 情意观
    第六章 情绪情感与学生发展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

    第七章 意志与学生发展
    第一节 意志与意志品质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分析
    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意志发展特点及培养

    第4单元 人格观
    第八章 人格差异与学生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人格与学生发展

    第九章 气质与性格
    第一节 气质
    第二节 性格

    第十章 人格教育
    第一节 当代教育视野中的人格教育
    第二节 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5单元 行为观
    第十一章 行为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行为动力
    第二节 行为类型
    第三节 行为改变

    第十二章 师生行为
    第一节 教师的课堂行为
    第二节 学生的课堂行为
    第三节 师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与矫正

    第6单元 活动观
    第十三章 活动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 活动的心理学原理
    第二节 活动的心理价值

    第十四章 学生的主要课余活动及其指导
    第一节 交往活动
    第二节 休闲活动
    第三节 团队活动

    第7单元 健康观
    第十五章 健康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健康观的演变
    第二节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第三节 学生心理问题与学生心理健康机理

    第十六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当代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第十七章 教育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
    序言 公共心理学依然是当前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的其他院校的一门具有奠基性质的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的教学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教材难写、内容难教、学生不爱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试图改变这门课程的“面貌”,让学生亲近它、喜欢它,虽说有点收效,但整体状况并未改观。
    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学科尤其是公共教育学科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重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时机来临了!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些公共心理学教师学习新课程、熟悉新课程,并深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调查和专题实验研究,特别是倡导全体公共心理学教师将学习新课程、认识新课程与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在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公共心理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编写一本渗透新课程理念并能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心理学支持的公共心理学教材!
    文摘 插图:


    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心理学家竟能够使一名心因性失明五年的人在十几分钟内又重新回到光明的世界;很难想象心理学家会使一个耗资二百万美元的全美国注目的审判无效;很难想象心理学家可使一种原来令人厌烦的工作变得受人欢迎;很难想象心理学家只间接提供理论上的建议,就可以使父母在十天内改变孩子的任性;更难以想象,心理学家的意念技术参与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疗,可使之康复。而这些很难想象的恰恰都是已经发生的真实。
    目前,心理学大概是最吸引人的学科之一。我们在日常谈话中经常使用“心理学”、一词;在报刊上经常可以读到有关心理学的文章;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也经常可以收听收看到有关心理学的内容;在书店里更经常可以购买到有关心理学的读物……我们正生活于心理学的时代。
    那么,心理学究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和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工作有着怎样的关系?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它的研究工作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明确认识这些问题,是师范生学习、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的良好开端。
    第一节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与工作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人的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一、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心理的研究和应用。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