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409 页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 ·ISBN:7501724202 ·条形码:97875017242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三十六计新解详析 |
 |
|
 |
三十六计新解详析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409 页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
·ISBN:7501724202
·条形码:97875017242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将我国古代著名兵法三十六计的文言文以原解形式译成白话文,并叙述了相关的成语典故,然后,对每个计谋从新的角度加以解析、提出根据、具体运用,防范措施,特别是对每个计谋的辨析,即对与其相似的成语加以比较和分析,具有新意。
本书尚收集了政治、军事、经济、商战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古今中外的巧妙运用三十六计的实际整合并进行了剖析。
本书资料比较详实、分析透彻、哲理性强、实用性强,是一本集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图书,不仅适合从事军事、经济、经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和研究的人员阅读,而且适合广大青年人及成年人阅读,特别是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潮中,通过阅读本书,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于学彬,1951年5月出生,先后毕业于中文系、历史系。并进修过中外比较文化,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本书即为其最新研究成果之一。
目录 序言
胜战篇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 战 篇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攻战篇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姑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混战篇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并战篇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败 战 篇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
序言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一句口头禅,可见三十六计的传播之广和影响之深。它不但被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普遍受到重视。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自不必说,在经济、外交、情报、体育竞技、人际交往、甚至科学研究领域中都找到了“用武之地”。在当前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使一些原来对计谋存有某种偏见的人,开始对《三十六计》刮目相看。现在《三十六计》同《孙子兵法》等兵家经典一起,成了必读之书。因为三十六计是以三十六个人们所熟知的成语做为计名,易懂易记便于应用,所以它比其它任何古代兵书都更具有群众性。
因为三十六计“显示了人类普遍的行为方式”,所以它在国外也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三十六计称为‘‘运筹帷幄的决窍”,“成功之路的钥匙,”“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等等。瑞士汉学家胜雅律说:“中国人开辟的智谋学,是一个即深邃又厂衷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充满着‘知识可乐’,我这个西方人虽然只是品尝了其中的点滴,但深感其味无穷,现在可以说是欲罢不能。”(引自胜雅律《智谋》)
文摘 (1)防止狗急跳墙。一般情况下,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只要他认为有逃出险境的可能,他就要竭力逃出,当他认为已无逃出的可能性时,就会反过来寻找生路。这种反抗力是同加给他的压力成正比的,就象皮球,拍得越重,跳得越高,所谓“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就是这个道理。狗急跳墙时,因其已不顾一切了,所以危险性是很大的。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就要给他虚留生路,让其存有可以逃生的幻觉,然后逐渐地,而不是急迫地施加压力,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使其精力自耗。敌人虽然失败了,但不等于彻底垮台了,还有一定的实力,同这样的敌人硬拼也会付出相当代价的。为了减少我们的损失或实现兵不血刃的目的,就应先在精神上瓦解敌人,在力量上消耗敌人。而瓦解和消耗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纵敌人出逃,而我们在后面若即若离,不紧不慢地跟随,这样经一段时间后,敌人的精力就会自我消耗净尽。倒毙在地,束手就擒,这种策略虽然费了一点时间,但却省了许多气力。
(3)寻找有利时机。如果当前的时间、地点条件都对我不十分有利的话,不妨先暂时放过敌人,纵其逃走,然后再找有利的时机,予以沉重打击。这就是所谓:“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当然,消灭敌人的时机不能消极地等待,而要积极地创造。比如,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埋伏,对敌人进行分化或分切,我们迂回其侧翼,我们进行必要的休整等等。
后记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计谋之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虽产生于古代,但对现代的人们仍有启迪的作用;它虽发源于军事,但各行各业乃至人生处世同样可以引为借鉴。所以我们应该使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
然而,向读者们介绍已经家喻户晓的《三十六计》,并让大家有所收获,已实在不易,在众多的介绍《三十六计》的书籍中,再开拓出一块“新大陆”,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它必须从更新的内容,更深的层次,更全的角度等方面,对《三十六计》进行再发掘。面对这样高的要求,我深感力不从心。如果本书能成为一块引“玉”之“砖”,我便足以自慰了。
为了能适应更多的读者,本书力求内容详实、具体、理论具体实用,语言通俗形象。所以凡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朋友都可阅读此书,对从事管理工作及其它具有竞争性的工作的同志则更为有益。
赵春华、王伟佳、崔振林同志参加编写了本书的案例分析部纷,赵春华同志承担了全部书搞的整理工作。
本书得到了韩汝林同志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吕绍纲、吴炳海、田怀孝、汪开明、张建华、宋连绪、孔庆飞等同志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