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

2010-04-01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1080017X/9787510800177 ·条形码:978751080017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 去商家看看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 去商家看看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1080017X/9787510800177
·条形码:97875108001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读·品·悟”感动系列

内容简介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精选的近百个有关父母亲的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感动。有质朴善良的温暖之爱,有教子成才的智慧之爱,还有令人警醒的严厉之爱无论表现爱的形式有多少种,父母的心永远是最真切的。阅读《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让孩子们体味父母爱的珍贵,懂得父母爱的情真。文后所附名师赏析,教孩子们在感受父爱母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理解父母!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父爱如山,巍峨耸立为孩子遮风避雨;母爱如水,涓涓细流为孩子滋润温馨的梦。父母是孩子的守护天使,用爱的清泉浇灌他们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 刘海涛,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教学名师。长期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文学欣赏、文学刨作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讲的课程《文学写作》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其所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出版的主要著作:《文学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艺鉴赏概论》(主编之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微型小说学研究》(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小说的读与写》,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编辑推荐 《化在掌心的糖:感动小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为“读·品·悟”感动系列之一。
目录
赤爱如火
天上的云是你如絮的白发
天上的雨是儿子飘飞的泪
岁月的手在这无声的风雨中
过早地抽走了你腰间的硬朗
你的双眼已望成深井
望成一口只流关切的泉
母亲的姿势
爸爸
最勇敢的妈妈
母爱
父亲就是打破神话的那个人
一只手的力量
爸爸和一只蚊子
父亲的恩惠
一只鹭鸶
父爱像日历
橙色心事
我渴望雨天,为我裁剪一方潮湿的天空
溪水流过温情的文字
我顺着一片云烟,一头扎进土地里
我扎根于土壤的生命
从根部开始生长
因为爱你
拐弯处的回头

出人意料的遗嘱
你就是第一
陌生人的红苹果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母爱的披肩
喜儿糕
5元钱的故事
共花遍地
风站岗在每一个村落的出口
午后浓烈的阳光
溶化在眼泪里
时间堆积的心事,踩着歌谣
童年里的每一块泥巴
相连的脉络缝合宇宙的神话
幸福的飞鸟在荡漾的黑泥中
多了一种动态的声音
不能让母亲知道的真相
分一些蚊子进来
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父爱的高度
父亲的背
地震中的父与子
母亲的眼神
藏起母亲的秘密
母爱与爱母
跪下来,叫一声娘
父亲
绿草依依
最早的凌晨
早不过早起的身影
最冷的夜晚
已无法冰冻温情的视线
谁立在黄昏的晚风中呼唤
母亲一生中的8个谎言
父爱
母亲的偏方
生日礼物
父亲的收藏
老爸的癖好
母爱震天
父亲的怀抱
父亲的音乐
爱子
压岁饯
青青子衿
你默默注视
我们的狼吞虎咽
这一刻你总是那么开心
你总能记住我们的生日
却早已忘了
自己斑白的年轮
爸爸是只大猩猩
继父节
母亲的纽扣
母爱残忍
盲道上的爱
和爸爸一起做音箱
母亲的记性
母爱超越生命
一只背袋
母亲的直觉
蓝天碧水
不论走多远
身后的那双眼睛
倚在门边
目送我走远
老城也在慢慢地离我远去
我知道
有一天
我还会回来
不知道
是我离不开这城
还是城里没有我太静
母亲的祈望
客厅里的爆炸
假老爸真父爱
那时候,你会接受我的手吗
明亮的世界
伟大母爱
心疼钱的父亲
月光下的父亲
自始至终的爱
种相片
礼物
紫藤物语
暗淡了的花瓣正如父母的容颜
在我成长的影子里偷偷地苍老
从此秋天成为最渴望的季节
我常常独坐在故乡的风间
望着空旷的田野
看着一排排脚印走远
父亲的爱
我的傻瓜妈妈
母亲的牙托
第一次抱母亲
生命时钟
他注册了儿子的名字
母爱的“传呼”
母亲流泪谁之错
父亲来看海
特殊营养品
……
序言 这是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学习方式。
在中小学语文新课标里这种学习方式被定义为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和大学里被理解为研究式学习。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个探究文学问题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整合自己过去已学过的知识,重新确定新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通过自己投入身心的感受、体验以及创造性的写作去表达自己的理性认识和审美态度。这种阅读、品味、感悟的全过程就是一种语文选修课(研究型课程)要经历的全过程。这样的课程和过程.有利于培养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比较忽略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利于激活同学们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把“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落实到教与学的实处。
在大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究竟怎样有效地开发出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文学类选修课?怎样引导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怎样构建同学们开展研究式阅读和创造性写作的教学平台?这样一种“读·品·悟学习法”开始引起了众多师生的关注。“读·品·悟学习法”是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文体中开展广泛的有选择性的文学阅读,在广泛的文学阅读中挑选出一篇或一组真正感动了他们、启迪了他们的文学精品,并把这些挑选出来的文学精品当做他们研究社会、研究人生、研究历史,甚至是研究他们自己的案例;在赏析、解读、研究、评鉴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感情被文学精品隐含的意蕴激活了,他们联想了自己已经经历的生活,他们想象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他们初步学会了用一种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并创建一种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过、体验过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多少年来一直被教育理论家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以至那种“快乐学习”、“快乐教育”的情景在这里显现了。同学们体验到了一种自己掌握自己学习的愉悦。他们好像是在大声喧闹着展开一场智力竞赛——看谁选的文章好看,看谁写的研究性文章分析到位,看谁编选的文集拥有的读者多。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在这种“竞赛”中启动了;一种真正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本体观在这种“竞赛”中重现了;一种“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的情景悄无声息地来临了……
他们在做着他们的老师在50岁时才开始做的主编工作,他们学会了用青少年的眼光和心灵去选择他们需要的文学精品和文学案例;他们选出来的文学精品甚至让他们的老师大跌眼镜——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和作品频频亮相于他们的文集中——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的选文标准是真正拨动了他们的心弦的东西。经典的作品因为拨动了青少年的心弦他们选了,不那么经典的作品只要能拨动了青少年的心弦的他们也选。他们工作后的副产品能让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青少年思想教育家颇感兴趣.因为这个“感动系列”已经成为一扇把握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他们那些或者是朴素的或者是新潮的或者是另类的价值观的一个窗口。他们的工作也可能会让一些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参与者颇感兴趣,他们实际上在做着一项分类准确、原则鲜明的当代文学选本工作,这样的选本可以说是为权威专家的文学选本贡献了一个特定的“补充”。他们的工作还可能会让一些课程理论专家和教学理论专家颇感兴趣,他们“读·品·悟”的全过程不正是一个典型的课程构建过程吗?
“读·品·悟学习法”催生了“读·品·悟感动系列丛书”。这套丛书的组稿与出版,显影了大中小学语文学科正在生长、发育的一种课程新理念,这就是——“审美型阅读、研究式学习、创造性写作”。这个语文新课程理念隐含着成功素质教育的内核,体现着现代教育的真正本质,也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培育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
文摘 赤爱如火
天上的云是你如絮的白发
天上的雨是儿子飘飞的泪
岁月的手在这无声的风雨中
过早地抽走了你腰间的硬朗
你的双眼已望成深井
望成一口只流关切的泉
母亲的姿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被叫醒后,各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
父亲出去后,再也没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5个孩子越来越近了,5个孩子中,最高的也只有1.54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上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紧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孩子。
“别怕,踩着妈妈的手,爬上去!”母亲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把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大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
墙外,5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见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赏析第二次生命
这位母亲的壮举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重要的是这是真实的故事,没有任何的艺术夸张成分,更显现出母爱的伟大。
为了把孩子送出火海,母亲拼尽全力,最终自己葬身火海,死的时候还保持着托举孩子逃生的姿势。母亲把孩了带到这个世界,遇到灾难的时候,她毅然选择自己牺牲,给予孩子第二次生命想象母亲托拳起孩子第二次生命的动作.母爱的伟大已印在你我的心中。
爸爸
3岁的胖胖,说来可怜,从生下来还未见过他当兵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