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5871161 ·条形码:97875058711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旅游地理 |
 |
|
 |
旅游地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5871161
·条形码:97875058711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
内容简介 《旅游地理》共20章。第1~7章主要介绍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第8~15章着重讲解中国八大旅游区划下所涵盖的各省市的旅游地理常识及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第15~20章为国外旅游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北美洲、东亚及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游国的旅游地理知识。《旅游地理》在编写时借鉴了最新的旅游地理信息,加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先进性。并且加入了旅游路线、旅游地图和自助旅游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铺垫良好的基础。
编辑推荐 《旅游地理》:中等职业教育精品实用教材,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新教学大纲要求编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性质、特点和研究内容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旅游地理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
第二节 旅游环境保护
第四章 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第一节 旅游信息
第二节 旅游地图
第五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
第二节 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中国旅游交通网
第四节 旅游路线
第六章 中国旅游区划
第一节 旅游区与旅游区划
第二节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第七章 自助旅游
第一节 自助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自助旅游的设计、准备和出游
第八章 东北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省
第三节 吉林省
第四节 辽宁省
第九章 华北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北京市
第三节 天津市
第四节 河北省
第五节 山东省
第六节 河南省
第七节 山西省
第八节 陕西省
第十章 华东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上海市
第三节 江苏省
第四节 浙江省
第五节 安徽省
第六节 江西省
第十一章 华中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湖北省
第三节 湖南省
第十二章 华南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福建省
第三节 广东省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五节 海南省
第六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七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八节 台湾省
第十三章 西南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云南省
第三节 贵州省
第四节 四川省
第五节 重庆市
第十四章 西北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
第三节 甘肃省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十五章 青藏高原旅游区
第一节 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第二节 青海省
第三节 西藏自治区
第十六章 欧洲旅游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国
第十七章 北美旅游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国
第十八章 东亚及东南亚旅游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国
第十九章 非洲旅游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国
第二十章 大洋洲旅游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旅游国——澳大利亚
附录一 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附录二 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序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业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职业学校对旅游专业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旅游地理》,以供学生学习使用。
本书在编写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浅出、精简实用、生动形象。具体特色体现在:
(1)系统性强。全书在总体内容上划分成了国内、国外两部分,而国内旅游地理又分为通论和区划两部分,注重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时代性强。本书在编写时借鉴了最新的旅游地理信息,加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先进性。
(3)实践性强。本书加入了旅游路线、旅游地图和自助旅游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铺垫良好的基础。
本书共20章。第1~7章主要介绍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第8~15章着重讲解中国八大旅游区划下所涵盖的各省市的旅游地理常识及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第15~20章为国外旅游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北美洲、东亚及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游国的旅游地理知识。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和地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现象是在自然的、经济的、人文的多种地理场合下产生的,旅游的知识离不开地理的知识,旅游学的研究是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的。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有关旅游地理的论述却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经典《诗经》便颂扬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民间出游;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记述山川风物古迹的经典;我国古代的《易经》一书中就出现了“观国之光”一词;《史记》、《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中也有相关的内容,但还没有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加以论述,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旅游地理学的资历还很浅。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才对旅游进行专门的讨论,从理论学术的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麦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理学界公认为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
我国系统的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以1979年年底中国科学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为标志开始的。1987年12月,中国地理学会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立了旅游地理学组,1992年中国地理学会正式设立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这标志着中国旅游地理学已经得到了机构保障。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地理研究和教学队伍不断壮大,发表了一系列的专著、文章和普及性读物。当前,旅游地理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科研究体系,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在西方,旅游地理研究的初级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仅表现为对旅游业和旅游活动情况的实际报告和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包括地理学者在内的旅游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更富有理性成分的研究和分析,于是出现了英国罗宾逊的《旅游地理学》、美国马特勒的《国际旅游地理学》、加拿大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等一大批旅游地理著作。到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同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有待加强,研究视野应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