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0080913/9787500080916 ·条形码:9787500080916 ·版本: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物理 |
 |
|
 |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物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0080913/9787500080916
·条形码:97875000809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内容简介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物理》介绍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上中学就要看的百科全书。《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离中学生最近的百科全书。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如热门专业、热门科学话题、新兴职业、新发明等,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对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解惑等,这是国内其他同类百科全书没有的,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编辑推荐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物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物理学
物理量
物理实验
量子论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力
桥梁
卢沟桥
悬索桥
斜拉桥
立交桥
质量和密度
重力
失重和超重
弹力
胡克定律
摩擦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微重力现象
气垫船
平衡力
速度和加速度
参照物
机械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
机械能
功和功率
简单机械
杠杆
滑轮
桔槔
斜面
劈
轮轴
向心力和离心力
万有引力
宇宙速度
火箭
飞艇
齐伯林,F.
飞机
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飞船
加加林,Y.A.
“神舟号”宇宙飞船
杨利伟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宇宙空间站
宇宙探测器
航天飞机
压力和压强
大气压
真空
虹吸现象
液体压强
液压机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振动
共振
电磁学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电量
自由电子
束缚电荷
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
晶体二极营
晶体三极营
集成电路
超导体
静电感应
静电除尘
静电复印
雷电
尖端放电
避雷针
电流
电路
电阻
欧姆定律
常用电路元件
电阻器
光敏电阻
热敏电阻
电位器
电容器
电流表和电压表
万用电表
电功和电功率
焦耳定律
电源
电池
伏打电堆
水果电池
蓄电池
燃料电池
发电
火力发电
水力发电
核能发电
风力发电
地热发电
发电机
直流电和交流电
整流器
高压输电线路
变压嚣
电灯
白炽灯
荧光灯
家庭安全用电
电动机
电梯,
自动扶梯
磁场
磁体
永磁体
指南针
电磁感应
感应电流
电磁铁
电磁场
电磁波
电碰污染
雷达
舰载雷达
炮瞄雷达
相控阵雷达
机载雷达
无线电通信
短波通信
微波中继通信
卫星通信
电话
可视电话
程控电话
移动电话
语音信箱
短信
IC卡电话
对讲机
传真机
无线电广播
调幅和调频
收音机
电视
有线电视
图文电视
数字式电视
显像管
录音机
立体声音响
家庭影院
摄像机
DVD
MP3播放器
MP4播放器
电子琴
电子钟表
电磁炉
微波炉
助听器
声源
声速
响度
次声波
超声波
录音
回声
回声定位
声呐
回音壁和三音石
圜丘
双耳效应
分贝
乐音和喋声
噪声污染
多普勒效应
声控
有声建筑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热膨胀
热缩冷胀
热传递
采暖系统
火炉
火炕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蒸发和沸腾
沸点
高压锅
温度
温度计
体温计
撮氏温度
华氏温度
热力学温标
绝对零度
热岛效应
热机
外燃机
蒸汽机
蒸汽机车
内燃机
内燃机车
活塞式内燃机
汽车
电动汽车
世界方程式赛车锦标赛
摩托车
制冷机
电冰箱
分子动理论
布朗运动
扩散
表面张力
浸润
毛细现象
自来水笔
光
红外线
红外线烤箱
紫外线
荧光效应
紫外线摄影
X射线
零件探伤
放射病
光源
光速和光年
光的反射
全反射原理
平面镜
球面镜
太阳灶
哈哈镜
光的折射
海市蜃楼
光谱
三棱镜
色散
物体的颜色
三原色
一次色
变通信号灯
雾灯
透镜
实像与虚像
眼镜
近视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场离子显微镜
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潜望镜
电影放映机
电影胶片
立体电影
小孔成像
数码照相机
激光
激光笔
激光武器
激光通信
光导纤维
全息照相
遥感
波谱特性
红外遥感
原子枝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
原子钟
棱裂变
核聚变
核电站
基本粒子
电子
夸克
放射性同位素
棱磁共振
粒子加速器
对撞机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纳米材料
磁悬浮列车
电子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
掌上电脑
中央处理器
内存
USB闲盘
硬件
软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专家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
局域网
广域网
门户网站
搜索引擎
Google公司
电子邮件
BBS
即时通讯
网络游戏
计算机病毒
电脑黑客
计算机网络安全
条形码
自动售货机
机器人
模糊控制
詹天佑
王淦昌
钱学森
吴健雄
钱伟长
钱三强
杨振宁
邓稼先
李政道
丁肇中
崔琦
哥自尼,N
伽利略,G
牛顿,I
卡文迪什,H
瓦特,J
赫歇尔,W.
富尔顿,R
安培,A.M
斯蒂芬森,G
欧姆,G.S.
法拉第,M
麦克斯韦,J C
戴姆勒,G
本茨,C.
伦琴,W.K.
爱迪生,T.A.
贝尔,A G
卡默林·昂内斯,H
汤姆孙,J.J.
齐奥尔科夫斯基,K.E.
波波夫,A.S.
尼普科夫,P.G.
费森登,R.A.
莱特兄弟
居里夫人
卢瑟福,E.
哈恩,O.
爱因斯坦,A.
玻尔,N.H.D.
查德威克,J.
费米,E.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哥本哈根理论物理学研究所
卡文迪什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
STS教育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条目标题汉语拼音音序索引
……
序言 在2006年《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的基础上,我们又推出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这套丛书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分类,共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天文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语文》、《艺术》、《体育》、《成长驿站》、《社会法律》、《科学前沿军事》12册。与《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相比,12分册是增补更新版,既继承了其优点长处,又增加了新的知识点,更新了许多数据、图片。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贯穿着这样的编纂理念,即不仅要把中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全面发展的人,还要成为了解社会、善于处世的人,更要成为思维活跃、领先潮流的人。通过使用本书,读者可以具备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有的能力:
1.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对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重要。
2.对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的综合理解力。这是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
3.数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解能力。理解数学法则是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力。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有益的。
5.掌握外语背景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的能力。外语学习能锻炼记忆力、启迪思维,外国文化的学习也有助于新观念的接受。
6.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本领。不能满足于简单操作,应注重于了解较为复杂的问题。
7.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的提高会使中学生的素质更加完善。
8.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理解力。中学生很快就要步入社会,必须对现实社会深入了解。
9.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与毅力。注重身体、心理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心理磨练,克服不良习惯,抵制不良行为诱惑,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10.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这些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如热门专业、热门科学话题、新兴职业、新发明等,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对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解惑等,这是国内其他同类百科全书没有的,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上中学就要看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离中学生最近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素质教育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全人教育”的百科全书。
文摘 物理学远到天边的浩瀚星系,近到身旁的日常事物,有很多引人人胜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学中的知识来解释。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物理学简称“物理”,它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自然哲理”。在古代欧洲,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称。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的各个分支先后形成独立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有人说,物理,物理,乃万物之道理。此话虽有些夸张,但在现代,物理学的确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应用范围极广的基础学科。物理学也和数学一样,其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当代工程技术的重要支柱。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典力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机械运动的现象和规律。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在意大利天文学家G.伽利略、德国天文学家J.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J.P.焦耳、法国物理学家S.卡诺、德国物理学家R.克劳修斯等人,提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9世纪下半叶,英国物理学家J.C.麦克斯韦提出了描述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奠定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物理学家J.W.吉布斯奠定了经典统计力学的基础,使研究热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热力学趋于成熟。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从实际出发,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建立了新的时空观。在此基础上,1905年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也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们不仅应用于原子物理学,也应用于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对宏观物体的微观结构的研究。量子电动力学研究的是量子化的磁场,它的一些结论的精确性达到自然科学中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今还没有发现其局限性。
通常根据所研究的物质运动形态和存在形式的不同,将物理学分为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包括半导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亦称高能物理学)等分支学科。但这种分类法并不十分稳定,它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例如,力学经历长期的发展早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有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等分支学科;电工学、热力工程学等工程学科是在物理学的某些规律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电子学也在20世纪发展壮大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实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