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辅 >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2010-03-31 
基本信息·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5421603/9787505421608 ·条形码:978750542160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去商家看看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去商家看看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基本信息·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05421603/9787505421608
·条形码:97875054216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的四大特色:特色一:更注重的是方法。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相当普遍——家长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都掌握着千万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却唯独缺少爱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用方法。例如,很多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大意义。可鼓励的时机有哪些?鼓励的具体方法又如何呢?再比如,很多家长都知道要改掉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但如何才能改掉孩子的这种坏习惯呢?与一味介绍教育理论的书籍不同,我们要告诉您的是——方法!特色二:更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孩子的任何一种转变,都有着其必然的心理渊源。所以,我们倡导:只有首先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真正地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所以,《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将更多针对孩子在一二年级,也就是在“幼小衔接”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走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特色三:体现家校联合教育思想。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两个成长空间。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的开端期,孩子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如厌学、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都不是家长或学校单方面教育所能改变的。要想把孩子教育成材,不仅需要教师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更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常做一些交流。这也正是我们写作《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的目的之一。特色四:提高学习成绩与人格培养并重。通过分析很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发现:孩子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智力上的差异并非决定因素,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好个性、好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认真仔细等很多好习惯,往往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因此,在《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中,我们在讲述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问题的同时,会针对一二年级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具体介绍一些相关的良好习惯与个性的培养方法。毕竟,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是一个美好、成功的未来,而不单纯是次次满分的优异成绩。
编辑推荐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家长须知三要点:
快乐第一,学习第二;兴趣第一,成绩第二;习惯养成第一,博学多才第二。
1-2年级左右,父母的态度和引导,将塑造或决定孩子的一生!
希望“一线教育”多位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够给您带来全新的方法和启示!
一线教育,系朝华出版社设立的教育图书创作中心,其创作成员皆为全国各大重点小学、中学的一线教师,以及青少年心理专家。
“一线教育”将和您共同携手建立家校教育联盟,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得更出色、更杰出而共同努力!
目录
写在本书前面从幼儿园大班说起
第一章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一 1年级,家长要帮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方法一:第一步——让孩子在情感上接受小学
方法二:第二步——让孩子了解,“没有洋娃娃的课堂”同样有趣
方法三:第三步——让孩子自信地“翱翔”在小学世界里
二 2年级,培养孩子好习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
方法一:教孩子全面认识自己——让孩子满怀信心地改掉坏习惯
方法二:运用“加减法”来促使孩子养成好习惯
方法三:重视老师对孩子习惯培养的积极影响
三 1-2年级,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
方法一:面对消极、自卑——引导孩子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已
方法二:面对推卸责任、悲观——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归因”能力
方法三:面对以“自我”为中心——让孩子学着吃点“亏”
四 1-2年级,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期”
方法一:引导孩子“玩”出名堂——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二:引导孩子科学用脑——开发孩子的左右脑
方法三:动手VS智力发展——勤动手,智力好

第二章 做好1-2年级孩子的家长父母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解
一 做一位有“先知”意识的父母
方法一:面对自卑——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认同感
方法二:面对偷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欲望
方法三:面对敏感——给孩子创造充满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方法四:针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发展——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性别意识
二 做一位心平气和的家长
方法一: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
方法二:为孩子的错误而感到庆幸
方法三:让孩子因为家长的教育而拥有一种积极的思维
三 母亲教育——给孩子最科学的爱
方法一: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向孩子“索求”爱
方法二:不要因为爱而忽视原则
方法三:从母亲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四 父亲教育——孩子的性别不同。父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方法一:面对儿子——父亲要做出“阳刚”的榜样
方法二:面对女儿——父亲要培养女儿的自信心一

第三章 1-2年级,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
一 学习兴趣——帮孩子顺利度过三年级这个“坎儿”
方法一: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一
方法二:从孩子本身的兴趣出发一
方法三:用童趣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 学习态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方法一:让孩子时刻都保持新鲜感——快乐与好成绩之平衡点
方法二:给孩子创造积极的学习“舆论环境”一
方法三: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
三 学习动机——让孩子明白,他在为什么学习
方法一:精神鼓励增加,物质奖励减少
方法二:让孩子明白,他在为谁学习
方法三:根据孩子的归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四章 1-2年级,孩子学习能力养成的关腱期
一 学习习惯——让孩子打好漫长学习生涯的“地基”
方法一:在孩子坏行为出现的“萌芽状态”多下工夫
方法二: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注人情感和欣赏
方法三:父母教育意见统一。孩子的好习惯才能养成
二 学习方法——让孩子因巧妙的学习方法而取胜
方法一:学会做学习计划——让孩子轻松地面对学习
方法二:向拖沓“宣战”——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方法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让孩子的学习一路“绿灯”
方法四:从容应对考试——巧妙提高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三 学习模式——学习模式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亦不同
方法一:具体有序型——用具体有序的规则让孩子爱上学习
方法二:抽象有序型——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加上光荣的外衣
方法三:抽象随意型——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人际关系
方法四:具体随意型——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第五章 1-2年级,孩子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一 孩子写作业总是希望家长陪怎么办?
二 孩子写作业慢怎么办?
三 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怎么办?
四 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五 孩子意志力薄弱怎么办?
六 家长应如何看待孩子的分数?
七 如何教孩子面对生活中的“痛”?
……
序言 孩子要上学了,或者孩子已经开始步入了小学生活,作为孩子的家长,您做好准备了吗?
也许很多家长都会很迷茫地发出这些困惑的声音:“我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人手做准备!”“面对孩子在一二年级表现出来的那些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我都会束手无策!”……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大多数孩子在一二年级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也一直梦想着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以帮助孩子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直到2009年初,我的这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在朝华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组织和协助下,我和几位同事一同坐下来,对一二年级孩子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状态、对待学习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综观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及至整个人生,我们惊奇地发现:一二年级,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实在是太关键了。
文摘 第一章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曾有很多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这样向我抱怨:“我家的孩子就不是上学的料,都上二年级了,整天就知道玩,他根本还没有进入小学状态!”
的确,即使到了二年级,还没有进入小学状态的孩子大有人在。他们还在怀念在幼儿园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们仍然在讨厌小学的一切,讨厌老师的“不近人情”、讨厌小学的学习方式、讨厌要面对那么多的家庭作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每当家长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时,我都会耐心地这样解释:孩子之所以会迟迟进入不了小学状态,是因为他们没有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换句话说就是,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家长们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也许家长们又会产生疑问了:“孩子上学就上学吧,他们还需要什么引导吗?”
的确,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很多重大的变化。
首先,进入小学后,他就不再是一个“小小孩”了,而是一个“大孩子”、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这一身份的改变,或者说,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意识到自己这种身份的改变,这将决定着他们能否正确地面对小学生活。
其次,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很多习惯也需要转变。例如,他们应该准时起床,不能迟到,并且应该有时间观念了;他们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自由玩耍了,而应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些转变,将决定着他能否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
还有,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将要面对的很多情况也会完全不同。在幼儿园时,也许他们做错了事,老师会安慰他们不要害怕,但在学校中,老师很有可能就会批评他们……孩子是否能够快速地适应这些不同情况,将决定着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决定着他们在心理上能否快速地进入小学状态。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也许会非常后悔:“在孩子入学之前,我并没有对孩子作出正确的引导,我真是个不合格的家长。”
每当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错误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责。其实,我觉得,在这些情况下,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并不是自责,而是努力弥补自己的过失。既然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前已经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那就千万不要错过1-2年级这一重要时期了。
对于孩子来说,1-2年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一时期,孩子将经历他们人生中的多个重大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开始萌芽,他们的心理在快速成长……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孩子会对学习产生特定并稳固的印象。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