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辅 >

名人传(青少版)

2010-03-31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页码:13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8534423/9787538534429 ·条形码:978753853442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名人传(青少版) 去商家看看
名人传(青少版) 去商家看看

 名人传(青少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页码:13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8534423/9787538534429
·条形码:97875385344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

内容简介 《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名人传(青少版)》内容简介:《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20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音乐史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移居巴黎,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考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归国后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小说、传记、音乐史论著和散文诗等,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出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戏剧《革命戏剧》、散文集《心灵历程》,以及传记《名人传》等。1915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
上篇 较量
一 意志
二 消沉
三 泯灭
中篇 退却
一 爱
二 信念
三 孤寂
下篇 归宿
死亡

托尔斯泰传
……
序言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文摘 迄今为止,米开朗琪罗在政治思想方面,同样是犹疑不定的。1527年他卷入佛罗伦萨爆发的革命。他在生活和艺术上也是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状态。他在行动上总是畏缩不前,对待人世间政治和宗教的权势,他总是畏畏缩缩。他的书信总是流露出对自己、对家庭的忧虑,唯恐一时出言不慎,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他写信对家人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们多加小心,别多言多语,一有风吹草动就赶快逃:
要像逃避瘟疫那样,尽早逃跑……性命比财产重要……安分守己,不能树敌,除了上帝,别信任任何人,不要对别人议论纷纷,那样会给自己造成麻烦……不要介入任何事端。
他的兄弟和朋友们都笑话他的惊恐不安,把他当疯子看待。
“你们不应该嘲笑我,”米开朗琪罗伤心地回答,“不要嘲笑任何人。”
这个伟人无休止的胆小怕事之心确实没什么可笑之处,倒是他那脆弱的神经很值得同情,他日夜与自己的恐惧之心作斗争,但从未成功过。遇到危险时,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这令人汗颜的冲动过去以后,他会刻意强制他自己去面对危险。他的悲观主义也只会让他对意大利的厄运看得更清楚。但是,他这种怯懦的天性,要卷人佛罗伦萨这场革命,必须让激愤酝酿到一种程度,才会刺人他灵魂的深处。
这颗战战兢兢的灵魂,那么深藏不露,却满怀热烈的共和思想。有时候,在自己朋友面前,或情绪激动时,这种思想会从他激烈的言词中流露出来。有一次,他和朋友路易吉·德尔·里奇奥、安东尼奥·佩特来阿和多纳托·吉阿诺帝谈到但丁为何把布鲁图和卡西乌置于地狱最后一层,而恺撒倒在他们之上时,米开朗琪罗为弑君者辩护道:
如果他们仔细读一读前面几章,就会看出但丁非常了解暴君的天性,他知道他应该受到上帝和人类何等的惩罚。按照但丁的思路,他把他们归入“对他人的施暴”一族,罚入第七层地狱,将他们投入沸腾的血海之中……这就不可能不认同恺撒是该国暴君和布鲁图与卡西乌杀他属正义行为的说法。在他看来,杀死暴君的如果失去人的本性,那就只有兽性。他们显然没有什么恻隐之心,否则不会强取豪夺他们之所有,也不致成为蹂躏他人的暴君……因此,杀死恺撒的布鲁图和卡西乌并没有犯罪。首先,他们杀掉的是每个罗马公民依照法律坚持要杀的人;其次,他们杀掉的不是人,而是一只人面野兽。
因此,罗马被查理五世大军攻陷,梅迪契王族被逐的消息传到佛罗伦萨,民族意识及共和观念都被激起,佛罗伦萨人纷纷揭竿而起,米开朗琪罗冲到了起义队伍的最前列。平时总千叮咛万嘱咐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