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军事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关于新四军
2010-03-31
市场价:¥38.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5 颗星:(0)4 颗星:(1)3 颗星:(0)2 颗星:(0)1 颗星:(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关于新四军
关于新四军
市场价:
¥38.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1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0)
4 颗星:
(1)
3 颗星:
(0)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如何获得促销优惠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页码:43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54392630X
·条形码:97875439263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全书分考证、人物研究、纵论、皖南事变研究4大部分,内容涉及新四军诞生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过评价,以及对皖南事变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不少内容填补了新四军研究的空白。作者长期从事新四军历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凭其扎实的功底,用翔实的史实、鲜明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将读者带回到60多年前华中敌后血与火的抗日战场。
此书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广大史学工作者、军史爱好者和新四军老同志深入研究新四军和华中抗战史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童志强:1946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慈溪,复旦大学中文系1969届毕业。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处长兼《党史信息报》总编辑、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总编辑、社长等职。历任社会兼职有安徽省政协文史委员、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安徽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南京大学革命根据地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长期从事新四军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编著有《中共安徽党史大事记(1919~1949)》(主编)、《皖南事变研究与争鸣》(主编)、《安徽著名历史人物丛书——革命中坚》(主编)、《皖南事变回忆与思考》(副主编)、《安徽近现代史辞典》(副主编)、《安徽现代革命斗争史资料长编》(主要撰稿人之一),主要论著有《中共安徽党史纲要(1919~1949)》(主编)、《外战中的内战》(两人合著)、《安徽现代史》(
编辑推荐
作者长期从事新四军历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凭其扎实的功底,用翔实的史实、鲜明的观点、流畅的文笔,将读者带回到60多年前华中敌后血与火的抗日战场。全书分考证、人物研究、纵论、皖南事变研究4大部分,内容涉及新四军诞生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过评价,以及对皖南事变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不少内容填补了新四军研究的空白。
目录
史苑耕耘20春(代序)/1
考 证
新四军成立经过新探/3
新四军首战时间考/12
叶挺为何出任东江游击指挥/16
对中共中央致项英等一则电文时间的考证——兼论新四军军长叶挺1938年底出走辞职的原因/24
……
文摘
书摘
事变中傅秋涛突围路线和率领人数辨正
皖南新四军新一支队司令员傅秋涛在皖南事变中担任第一纵队(也称左路纵队)负责人,是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为数不多的新四军高级指挥员之一。
关于他在皖南事变中的突围情况,一些党史论著说他率领1000多人,从皖南向北突围,最后到达江北无为。也有说他率六七百人,掉头向北突围,沿途收容了一些同志,从荻港渡江,胜利到达无为。上述两种提法在突围路线上是一致的,即由皖南向北突围,最终渡江到达无为。在突围人数上,一说是“千余人”,另一说是“六七百人”加上“沿途收容了一些同志”,基本上也出入不大。还有一种说法稍有不同,说皖南新四军除他率两干余人突围外,其余6000余人全部被国民党消灭。这个提法没有明确提及傅秋涛的突围路线,但在率领人数上却增加到“两干余人”。
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该书在下册第536页上写道:皖南新四军“除傅秋涛率后续部队千余人突围渡江到无为一带以外,其余大部壮烈牺牲”。由于该书系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影响面广,故这种说法最为普遍。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和材料来分析,上述傅秋涛在皖南事变中的突围路线和率领人数恐与史实不符。
皖南事变以后,奉中央军委命令,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部队改编为7个师。新四军第七师于1941年5月1日,在安徽省江北无为正式成立。该师由在皖南事变中突围过江的部队,加上原在江北由林维先率领的三支队挺进团、孙仲德率领的江北游击纵队一部合并组成,系当时新四军7个师中人数最少的一个师,成立时尚不足两干人枪。其中约700余人是从皖南事变中先后突围到达江北无为的。如果傅秋涛率“千余人”一突围到江北的话,那么编入第七师的700余名突围指战员应该都是傅秋涛带来的那支部队。而实际情况是,皖南新四军9000余人被顽军8万人包围后,激战7昼夜,死伤、被俘大半,后因弹尽援绝,才分路突围。当时突围到达江北的700余人是分散成小股才得以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从铜陵、繁昌沿江一线分头北渡到达江北无为一带的。第一批人数较多而又较早突围到无为的,是新二支队政委黄火星和军特务团团长刘别生率领的队伍,约有100人左右,是1月18日夜从繁昌油坊嘴渡江的;突围人数最多的是由新二支队的营长巫希权和副营长张玉辉等率领的队伍,约200人,是元月下旬分乘两只大船渡江的。其余大多是几个人、十几人或几十人不等,陆续渡江到达无为的。一直到4月份还有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31/415504.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海上力量:世界潜艇全史
"狂风"战斗机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
香港凤凰周刊2016年第27期:G20的中国时
苏联国土防空军全史 (指文世界航空)
香港凤凰周刊 大陆环境污染报告书:空气
王牌战机图鉴(白金版)
指文图书·战争事典系列:战争事典014
深海争锋:AIP潜艇VS核潜艇图解
苏俄远程战略航空兵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