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

2010-03-31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030224043 ·条形码:97870302240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 去商家看看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 去商家看看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030224043
·条形码:97870302240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美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数据,采用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是资产证券化概述,包括资产证券化概念及其界定、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及趋势。第二章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已有的解释理论和经验结果归纳和梳理,将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进行分类,并基于美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数据,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美国银行业利用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第三章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作用效果。探讨银行资产证券化在财富增加与转移、风险暴露与转移、资本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第四章通过建立一个简单模型以及对其经验检验,考察银行将资产证券化用作流动性管理工具或资本管理工具的选择问题。第五章探讨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作用。基于解释资产证券化收益来源的纯财务综效理论,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前后银行的加权资本成本,来考察资产证券化在银行资本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第六章借鉴美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经验结果,探讨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策略。
本书的主要对象包括:从事资产证券化研究的学者、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财务管理者和从事银行业务监督管理的监管者。
目录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念及其界定
一、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
二、资产证券化概念的三个层次
三、狭义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和本质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
一、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
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程序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类
一、抵押支撑证券和资产支撑证券
二、过手型证券与转付型证券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一、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兴起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三、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类
一、增加流动性动因
二、监管资本套利动因
三、降低融资成本动因
四、银行风险管理动因
五、改善管理效率动因
六、解决信息不对称动因
七、优化资本结构动因
第三节 银行资产证券化动因的经验分析
一、数据说明
二、检验方法
三、检验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2.1 采用资产证券化的53家银行控股公司名单
附录2.2 银行控股公司合并财务报表(FRY-9C)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作用效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Obay(2000)的研究结果
二、Zhang(2005)的研究结果
第三节 银行资产证券化效果的经验分析
一、数据说明
二、检验方法
三、检验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资产证券化选择问题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与附属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
一、基本模型
二、模型的最优解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
第四节 模型结论的检验
一、数据说明
二、检验方法
三、总体检验及其结果
四、分类检验及其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本结构优化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财务综效理论与结构融资
一、最优资本结构权衡模型
二、财务综效理论
三、结构融资的财务综效分析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收益的资本成本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收益的估计方法
二、资产证券化收益的可能来源
三、数据说明
四、检验结果
五、经验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附录5.1 资产证券化交易示例
附录5.2 样本资产证券化公司(120家资产出售者)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第一节 本书总结
第二节 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启示
一、流动性问题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不足
二、不要指望用资产证券化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三、资产证券化不能够解决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资产
第三节 美国次级按揭危机的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次级按揭危机的生成与发展
二、美国次级按揭危机的形成原因
三、美国次级按揭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节 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应以市场化原则推进中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
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建设适应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重点在于解决流动性的结构过剩
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插图: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数月仔细修改而成,力求完善。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鼎力支持:华夏英才基金的出版资助以及科学出版社的积极帮助。本书的策划编辑马跃先生的热情和诚挚值得特别感谢。
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年纪不轻的新手来说,攻读博士学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是在职攻读学位,所以用于博士课程学习和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和精力较为有限;再加上从数理统计学学士和技术经济学硕士到金融学博士,专业跨度非常大,许多专业课程需要从头自学。因此,其中的困难和艰辛不言而喻。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导师孙刚教授的极大支持和帮助。孙老师渊博的知识、深厚的金融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学的金融学基础知识,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在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四年来我发表了十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孙老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由于科研、教学和行政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博士论文撰写工作一度进展缓慢,正是在孙老师的耐心督促和悉心帮助下博士论文才得以最终完成。除此之外,孙老师平易近人和宽宏待人的为人处事风格也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我。孙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和讨论“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宛如昨日。
对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成稿有重大帮助的另一位老师是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财务学系的谭安厚(Hugh Thomas)副教授。正是在与谭教授的合作研究工作中,我对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中的一些研究思路来自于谭教授,部分研究成果也是谭教授与我合作研究的产物。借此机会,对谭教授的无私帮助表示深深的谢意!
还要特别感谢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振山教授。正是时任金融学院院长的王振山教授在我非常无助的时候,顶着巨大压力、冒着巨大风险接收我到金融学院,使我走上了现在这条金融学之路;也正是王振山教授,将自己正在讲授的“证券投资学”课程交给我,自己去开设新课;还是王振山教授给了我一个走出去的机会,我才得以到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进行合作研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