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9031836 ·条形码:978730903183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 |
 |
|
 |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9031836
·条形码:978730903183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实为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共分十六章,分别介绍了临床流行病学的性质和任务、临床科研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诊断试验的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的评定、病因和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临床科研中的偏倚识别和控制方法、统计方法的选择和解释、临床经济学、生命质量评估及临床决策分析等。书后附有实例讨论,供初学者理论联系实际用。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科学性及实用性较强,有大量的实际例子,便于理解和应用。可供长年制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亦可供临床医师、进修医师、医学杂志编审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林果为,1936年出生。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82~1983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普内科进修临床流行病学,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晋升为血液科教授,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历任华山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临床流行病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首届临床流行病学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第六届血液学分会常委,上海市第四、五届血液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实用内科学》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血液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上海医学》及《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临床血液学和血液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及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并获得宝钢及普康优秀教师奖。培养博士生16名,硕士生9名,博士后1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0篇,主编专著6本,参编16本。1991年分别被英国和美国传记中心录入世界名人录。
沈福民,1931年出生。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授。1955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1956~1980年执教于啥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1980~1998年执教于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2~1983年赴美国作博士后研究,期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惠敏顿医学中心细胞遗传室进修遗传流行病学及细胞遗传学。自1990年始长期同美国福克斯·蔡司癌症中心、华盛顿大学医学遗传室协作肝癌、乳癌、系统性红斑狼疮、耳聋等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同钱宇平教授一起建立了遗传流行病学,并举办了三届学习班。较早地应用群体遗传学同分子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各种慢性病、肿瘤的病因研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综述或译著共140余篇。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9名、博士后1名。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八六三计划”课题,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及国家教委二等奖一项。
目录 第一章 临床流行病学概论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性质和任务
第三节 DME和临床流行病学
第四节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
第二章 临床科研的选题和设计
第一节 临床科研的选题原则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类型
第三节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第四节 临床科研质量的控制
第三章 普查和抽样调查
第一节 普查的目的
第二节 普查的方法
第三节 普查效果的评价
第四节 变通普查方法
第四章 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对诊断试验进行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节 诊断试验研究设计的方法
第三节 诊断试验评价的指标和意义
第四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
第五节 疾病早期诊断
第六节 诊断试验正常参考值的确立方法
第七节 诊断试验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第五章 临床疗效的评价
第一节 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临床疗效评价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第三节 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设计的三大要素
第四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
第五节 对有失访及不依从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第六章 病因和危险因素的调查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病因的确定
第三节 病因研究方法的设计
第七章 疾病预后的评定和预后因素的研究
第一节 疾病预后的概念
第二节 疾病预后评定方法及其指标
第三节 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疾病预后研究常用设计方案及若干注意事项
第五节 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第八章 临床经济学评价
第一节 临床经济学的概念与重要性
第二节 成本的种类及其测定方法
第三节 成本及其效果经济学评价的要求
第四节 临床经济学分析评价的基本类型
第五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标准
第九章 生命质量量表的建立和生命质量评估
第一节 生命质量的定义和内涵
第二节 生命质量量表的建立
第三节 西方量表译本的评价
第四节 如何实施生命质量试验
第五节 生命质量评价中的问题
第十章 临床决策分析
第一节 决策分析的概述
第二节 决策分析模型
第三节 决策分析的应用
第十一章 临床科研中常见的偏倚及其防止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科研中常见的偏倚
第三节 偏倚的防止和处理
第十二章 临床科研统计方法的选择、解释和常见错误
第一节 临床科研统计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统计结果的解释
第三节 临床科研中统计方法应用上常见的错误
第十三章 临床科研中的伦理学和依从性问题
第一节 临床科研中伦理学问题
第二节 临床科研中的依从性问题
第十四章 循证医学概论
第一节 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和分级
第三节 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第十五章 临床医学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
第一节 严格评价和利用临床医学文献的意义和步骤
第二节 有关诊断试验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第三节 有关治疗效果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第四节 有关预后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第五节 有关病因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第十六章 临床科研设计报告书、论文和综述的撰写
第一节 临床科研设计报告书的撰写
第二节 论文的撰写
第三节 综述的撰写
附录 实例练习
……
序言 在近代临床医学研究和医疗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使之与临床医学研究紧密结合,并使临床医学研究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这就是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近十多年来,临床流行病学已日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在医学科学研究、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校将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临床研究生及七年制医学生的一门正式课程已有十余年历史。这本教材是由本校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的教师集体编写而成的,它的出版将进一步促进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以及继续教育的发展。一个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决不会一帆风顺,一本新教材的完善也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多次修改补充。我希望有志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临床医师们继续发扬成绩,开拓求实,不断将本教材修改完善,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新教材。
文摘 第一章临床流行病学概论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一门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临床科研和临床工作。近20余年来,经过Sackett、Fein-stein和Fletcher-等博士的艰苦工作,临床流行病学已成为研究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1982在美国洛氏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大大地推动了全世界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我国于1980年引入该学科,经过我国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20余年的艰苦工作,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该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这一新学科正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节临床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一、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临床流行病学在1938年由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教授首先提出来,他认为传统的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而临床流行病学则是为临床医师和临床研究者服务的重要的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家从病人中着手研究问题。经历了30多年,未为临床医学界所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通过Sackett、Feinstein和Fletcher等人的努力,在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中,创造性地将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地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发展和丰富了临床研究方法学,创建了现代临床流行病学。Sackett DL精辟地分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在20世纪中叶,几乎所有基础医学研究和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都是与临床密切结合的,能解决病人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以后在生物医学中出现了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流行病学研究中出现的近代计算机信息革命,这两场革命使得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脱离临床,不能直接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临床研究能更深入的发展?他认为只有发展临床流行病学,使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临床医师,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生物医学科学,又将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去,才能使临床研究获得深入发展。Fletcher RH认为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以解决临床上碰到的问题。因此,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科学地解释和观察临床问题的方法学。他认为临床流行病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最重要特征是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病人群体,而不是动物,其所关心的是病人群体中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