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

2010-03-31 
市场价:¥16.00卓越价:¥12.80为您节省:3.20元 (8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 去商家看看
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 去商家看看

 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

  • 市场价:¥16.00
  • 卓越价:¥12.80为您节省:3.20元 (80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页码:177 页
    ·ISBN:7802100135
    ·条形码:97878021001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先把自己变成千里马”入题,在职业修炼、心理自助、维权答疑等方面依次展开描述;更难得的是,作者将例证、评述、困惑、支招等都做了很有创意的布局,无形当中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轻松解惑的立体空间。这种文式结构的大胆尝试,在近年来同类读物当中实属鲜见。可见作者一片苦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给处于困惑中的试用期新人提供了不少建言,但从全书的容量看,它更像是关键时刻的指点迷津,而不是像“十全大补”那般虽能舒筋活血,延年益寿,但需假以时日,慢慢进补。所谓“读书明志”,“明志”的书不在其量,而在其质。洋洋洒洒,不着边际,不如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更何况在崇尚“简而明”为上的今天。这本娓娓道来近十万言的“支招”,已经足够新人试用期享用了。“大补”,眼下不可能,也不需要,也等不及!
    作者简介 秦林,原名林蔚人,福州人,现移居北京。担任过出版社的编辑部和策划部主任,1998年创办文化公司,兼自由撰稿人、出版策划人。已连续十年策划中央电视台国际国内大专辩论会图文出版,主编的《正方·反方·评方》被列为辩论赛必备书;策划出版了中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全10册)、西方哲理精译文丛等图书。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闻出版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已出版《智辨空口道》、《双赢时代》、《打死不做上海男人》、《管好你的嘴》等近二十部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从“先把自己变成千里马”入题,在职业修炼、心理自助、维权答疑等方面依次展开描述;更难得的是,作者将例证、评述、困惑、支招等都做了很有创意的布局,无形当中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轻松解惑的立体空间。这种文式结构的大胆尝试,在近年来同类读物当中实属鲜见。可见作者一片苦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给处于困惑中的试用期新人提供了不少建言,但从全书的容量看,它更像是关键时刻的指点迷津,而不是像“十全大补”那般虽能舒筋活血,延年益寿,但需假以时日,慢慢进补。所谓“读书明志”,“明志”的书不在其量,而在其质。洋洋洒洒,不着边际,不如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更何况在崇尚“简而明”为上的今天。这本娓娓道来近十万言的“支招”,已经足够新人试用期享用了。“大补”,眼下不可能,也不需要,也等不及!
    目录
    第一篇 新人向前冲
    一、先把自己变成千里马
    (一)基本目标定位
    (二)不做方向感上的迷途羔羊
    (三)把你的能力适度地表现出来
    二、使命、责任与危机
    ……
    文摘 多献好招,少献阴招损招
    邓成思

    近几年,社会上很流行老故事新颠覆。比如《杀鸡儆猴》的颠覆版,说的是有一个养鸡户试着养了一只帮忙看鸡的猴子,由于猴子太贪玩,天天丢鸡,主人就杀了一只鸡来教训这只猴子。猴子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找来蜈蚣商议对策。蜈蚣说:“主人是教你怎么杀鸡的,你照着做就是了。”结果当主人出门回来时,整个鸡场已横尸遍野,而那只猴子手里正握着血淋淋的屠刀,得意忘形地等着一脸困惑的主人犒赏呢!
    虽说是搞笑,但有的时候却让人啼笑皆非。
    谁都知道,鸡是蜈蚣的天敌,能借愚猴之刀杀鸡,岂不快哉?可怜那养猴人,杀了鸡“儆”不了猴,还反被蜈蚣的阴招“儆”掉了整个鸡场。乌呼!
    从“杀鸡儆猴”到“借刀覆鸡”——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不论是猴子、蜈蚣,还是那个养猴的主人,在我们身边真不少见。社会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性,目标的多元取向,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冲撞,也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与迷惘。因此,为人们的困惑解惑与支招,便成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支招本来是一种善举,但如果支招的结果是加深了抵触与对抗,那就扭曲了支招的含义。举个例子:现在围绕着新人“入企”后试用期困惑的支招文章,在各媒体和互联网上可谓府拾皆是。基于为扶弱趋强为己任,人们更倾向于把支招的重心放在新人身上,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有这么多的支招者,为什么还有70%的新人度不过试用期呢?
    依我看,除新人存在的一些自身原因之外,网络媒体的支招导向也很值得反思。尤其是“言论自由”的互联网,其招数堪称无奇不有,但真正有利于和谐的好招妙招屈指可数,倒是鼓动新人与老板对着干的阴招、损招大行其道。更有一些以支招为“名片”、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版主,刻意制造所谓的“老板与员工永远对立”论,将普天下老板一概设定为“纯剥削者”,以此撩起正处于困惑中新人们的情绪,纷纷跟贴,只差没把老板们的名声一棍子往“狗地主”、“人民公敌”里骂。殊不知老板被骂得一文不值了,新人心也浮了,气也躁了,困惑更多了,老板也该跟你说声“拜拜”了。
    现在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新人走上工作岗位,但却有70%的新人在试用期中丢掉了第一份职业。试用期的困惑已经严重干扰了社会和谐的构建,通过传媒,对试用期新人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指导和支招,这是传媒人应尽的社会责任,然而这块阵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准真空”状态,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近日,欣闻秦林先生的新著《试用期的困惑与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