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更年期综合征

2010-03-3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页码:2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06741385/9787506741385 ·条形码:9787506741385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更年期综合征 去商家看看
更年期综合征 去商家看看

 更年期综合征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页码:2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06741385/9787506741385
·条形码:97875067413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

内容简介 《更年期综合征》内容是以介绍更年期妇女生理变化为基础,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自我保健为重点,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一般常识、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保健等理论和临床问题作了重点阐述,介绍了绝经期常见病防治的自我监护,以及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措施。《更年期综合征》可供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高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理论和经验,曾主持和参加了多项WHO和各级科研项目,达到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同时也作为多本杂志的编委和书籍的审订。
编辑推荐 《更年期综合征》介绍:您是否有过“挂名医号难,多听多医指导更难”的抱怨?该丛书帮您把名医请到家里来,您百问,他百答,时刻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目录
常识篇
女性一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女性性激素的正常值是多少?
测定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意义何在?
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意义何在?
测定雌激素的临床意义何在?
孕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雄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什么是月经?
什么是围绝经期?
绝经的概念是什么?
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一样吗?
绝经年龄大约是多少?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是什么?
女性更年期的特点是什么?
更年期的女性生殖器官有哪些解剖和生理变化?
更年期的内分泌变化是什么?
更年期一般可持续多长时间?
所有妇女在更年期都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吗?
有预测更年期的指标吗?
更年期一定要看医生吗?
更年期综合征如何就诊?
如何判断更年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绝经年龄的早晚与何有关?
妇女吸烟对绝经年龄有影响吗?
围绝经期妇女是否还会怀孕?
更年期心理变化有哪些?
更年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什么?
更年期妇女所面临的生理问题是什么?
更年期性心理变化有哪些?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更年期妇女乳房有何变化?
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要素是什么?
更年期尿路感染的特点何在?
有预测更年期的指标吗?
更年期一定要看医生吗?
更年期综合征如何就诊?
如何判断更年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绝经年龄的早晚与何有关?
妇女吸烟对绝经年龄有影响吗?
围绝经期妇女是否还会怀孕?
更年期心理变化有哪些?
更年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什么?
更年期妇女所面临的生理问题是什么?
更年期性心理变化有哪些?
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更年期妇女乳房有何变化?
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要素是什么?
更年期尿路感染的特点何在?
病因篇
更年期卵巢功能不行了吗?
是不是激素水平降低就是更年期了呢?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是不是体内没有雌激素了?
人工绝经的妇女是不是就会变成男人?
更年期的妇女是不是比年轻的妇女更易得抑郁症?
什么是更年期抑郁症?
更年期有抑郁就是更年期抑郁症吗?
绝经后子宫肌瘤会变小吗?
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是不是会自行好转?
男性也有更年期吗?
男性更年期与女性更年期有何不同?
人工绝经容易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吗?
“生了孩子后,子宫就没有用了”,“切了子宫也没关系”,这种观念正确吗?
妇女更年期和绝经期是一回事吗?
三十几岁的年轻白领也会有更年期综合征吗?
症状篇
如何发现自己进入更年期?
为何有些妇女面部有时会有一阵阵的发红?
天气不热为什么会不停地出汗?
为什么更年期妇女会有心脏不适而检查没有发现不正常?
月经量少了就是更年期快到了?
月经量多,有血块是不是还没有到更年期?
月经不准是不是更年期的表现?
月经突然停止是不是绝经了?
为什么以前很和气的老板现在经常责备下属呢?
为什么有些妇女常忘事呢?
为什么孩子都很大了,夫妇反而会吵吵嚷嚷呢?
为什么更年期的妇女常常有睡眠困难呢?
进入更年期妇女为什么老是怀疑有人偷她的东西?
多疑使得很多女性感到苦恼,到底该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
为什么更年后性生活时会有疼痛呢?
如何过好更年期的性生活?
更年期后外阴毛发会减少吗?
“老来红”是正常的吗?
为什么没有做重体力劳动会浑身酸痛?
动不动就骨折是更年期的症状吗?
年纪大了是不是“骨头轻”了?
那么还有什么因素会造成钙流失呢?
更年期后衣服为什么都小了?
更年期为什么糖尿病服药控制不够了?
没有多吃脂肪为什么血脂会不断升高?
绝经后经常出现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
绝经后咳嗽或下蹲是常有小便漏出是正常的吗?
为什么到了更年期血压高而且不稳定?
更年期心跳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是正常的吗?
驼背是年纪大的正常表现吗?
诊断与鉴别诊断篇
绝经年龄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
月经来得晚绝经也晚,对不对?
怀孕次数多或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绝经会晚吗?
绝经晚对身体有害吗?
如何判断卵巢功能出现衰退?
如何诊断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更年期综合征与冠心病有什么区别?
更年期综合征与高血压病怎样鉴别?
更年期综合征与甲亢怎样鉴别?
更年期综合征与食管癌怎样鉴别?
更年期综合征与子宫内膜癌怎样鉴别?
更年期综合征与神经衰弱有什么区别?
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时应注意什么?
更年期妇女测定子宫内膜厚度有何意义?
……
治疗篇
预防保健篇
……
序言 自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就开始了,从迫于生存到追求健康、延长寿命,医学也经历了诞生、发展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也在不断进步,成为一门不断创新的学科。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人们多以各种疫苗的接种作为主要预防手段,以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应用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使大多数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目前,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发生了转变,与生活水平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延长、不良生活方式泛滥以及心理、行为和社会环境影响相关的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恶性肿瘤和精神性疾病占据了主导,这一变化医学上称为流行病学转变。
流行病学的转变导致了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体现在医疗卫生工作就是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满足人们对医学的需求不仅是面向个体的医疗保健,更需要面向群体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重点不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传染病,更要重视与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非传染病。为达到上述目的,医疗卫生工作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而要获得这样的配合首先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他们及其家属所患的疾病,向他们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就是一套这样的医学科普读物,采用读者问、名医答的形式,对71种常见疾病、综合征或重要症状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问题,做尽可能详细而通俗的阐述;并特别选答在临床诊疗中患者询问医师最多的问题,为读者提供实用的防治这些疾病的有关知识。它既适用于患者及其家属更全面地了解疾病,也可供医务工作者向病人介绍其病情,解释采取的诊断方法、治疗步骤、护理措施和预后判断。
本丛书涵盖了临床各系统、各科的相关疾病、综合征和重要症状。该丛书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头痛,失眠,心肌炎,心律失常,癫痫,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痛风,高脂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产后病,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妊娠期病症,乳腺疾病,脱发,性病,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肝癌,胃食管反流病,便秘,胆囊炎与胆石症,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脂肪肝,肛肠疾病,大肠癌,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肾脏肿瘤与膀胱疾病,泌尿系结石,结膜炎,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小儿多动症,小儿厌食症,儿童肥胖症,骨折,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贫血,白血病,肾炎,尿毒症,抑郁症,焦虑障碍,口腔疾病。
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将会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欢迎,为个体的医疗保健和群体的卫生保健服务作出贡献,故乐为作序。
文摘 没有多吃脂肪为什么血脂会不断升高?
人体内的脂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液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才能循环运转。低密度脂蛋白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高密度脂蛋白能将沉积在动脉壁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因此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雌激素可以帮助更年期的女性增加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良性胆固醇),以减少患上心脏病的危险。这有助于消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恶性胆固醇),使血液减少脂肪沉积物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对肝脏胆固醇代谢酶的作用减少,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增加。
毫不夸张地说,雌激素是女性的一把保护伞,能保护女性免受很多疾病的困扰。因为,女性所患的很多疾病,雌激素水平低下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拿心血管疾病来说,女性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极低,几乎仅是同龄男性的1/7。究其原因,就是绝经前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使血管不易硬化,血脂也不易升高。可等到更年期,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会迅速升高。此外,有研究证实,骨质疏松、牙齿脱落、老年痴呆症、抑郁、结肠肿瘤、黄斑变性等,都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