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辅助企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8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1244524/9787801244529 ·条形码:978780124452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辅助企业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辅助企业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8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1244524/9787801244529
·条形码:978780124452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手册》全书共分五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辅助企业》是《手册》的第四卷,内容包括第十篇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拌和系统、第十一篇施工辅助企业。本《手册》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领导综合性大型工具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问题,并阐述了主要专业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这部手册主要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部门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编辑推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辅助企业》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第十篇 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拌和系统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拌和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第二节 设计阶段、步骤和内容
一、设计阶段
二、设计步骤
三、初步设计文件内容
第三节 基本资料
第二章 采料场
第一节 料源
一、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的技术要求
二、料源的勘探和取样试验
三、岩石的破碎和制砂试验
第二节 料源规划
一、料场
二、砂、石原料的开采量
三,料场的评价
四、料场选择
第三节 采运能力和砂石储备量
一、工作制度
二、采运能力
三、砂石储备量
四、计算示例
第四节 采料场的开采组织
一、开采范围和可采贮量
二、覆盖层的剥离
三、料场开采的分层和分区
四、运输和开拓方式
五、采料场的作业面要素
六、钻爆作业
七、开采方法
第五节 采运设备的选型讨算
一、采装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二、挖掘机
三、装载机
四、多斗式挖掘机
五、斗轮式挖掘机
六、采砂船
七、汽车
八、窄轨运输设备
九、水路运输设备
十、溜井(槽)运输设备和设施
第六节 工程弃渣利用
一、利用弃渣的措施
二、利用方式
第三章 砂石加工厂
第一节 生产规模
一、工作制度
二、规模计算
第二节 工艺流程
一、基本参数
二,典型工艺流程
三、破碎筛分流程计算
第三节 主要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破碎设备
二、筛分设备
三、制砂设备
四、分级脱水设备
五、洗石设备
六、给料设备
七、计量设备和金属探测器
第四节 厂址选择和设备配置
一、厂址选择
二、总平面布置
三、车间设备的典型配置
第五节 砂石骨料的质量控制
一、防止骨料破碎、分离、混料的措施
二、防止成品骨料污染措施
三、二次冲洗和筛分
四、人工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和测定
五、碎、砾石比例控制
六、软弱颗粒处理
第六节 防尘与噪声防护
一、防尘
二、噪声防护
第四章 砂石储存及转运设施
第一节 砂石储存设施
一、储存设施的类型
二、堆料场容量
第二节 受料、堆料、取料和装车
一、受料设施
二、堆料方式及设备
三、取料方式及设备
四、装车方式及设备
第三节 储仓、料门和溜槽
一、储仓
二、料门
三、溜槽
四、缓降器
第四节 堆料场的布置和容积计算
一、布置
二、容积计算
第五节 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计算
一、允许倾角
二、部件选择
三、选型计算
四、带式输送机廊道尺寸
第五章 混凝土工厂
第一节 混凝土工厂规划
一、混凝土的供料方式
二、厂址选择
第二节 混凝土工厂布置
一、布置的一般原则
二、拌和楼的进料和出料
第三节 混凝土工厂的设备选型
一、混凝土工厂的生产能力
二、拌和楼(站)的选型
第四节 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加措施
一、掺合料
二、外加剂
第六章 水泥储运设施
第一节 水泥储运设施的组成及规模
一、储运设施的组成
二、储运设施的规模
第二节 水泥的装卸和运输设备
一、卸载站和装车间的型式与布置
二、装卸设备
三、运输设备
第三节 水泥的储存设施
一、袋装水泥库
二、散装水泥库
第四节 水泥的机械输送
一、螺旋输送机
二、斗式提升机
三,管式胶带输送机
第五节 水泥的气力输送
一、正压气力输送
二、负压气力输送
三、空气输送斜槽
第六节 气力输送中的物料分离与除尘
一、物料分离除尘系统
二、分离除尘系统的设计
三、除尘设备
四、除尘系统的附属设备
第七章 混凝土材料的冷却和加热
第一节 混凝土出机口的计算温度
第二节 混凝土材料的冷却、加热方式和计算
一、材料的冷却方式
二、材料的加热方式
三、骨料的冷却和加热计算
第三节 混凝土加冰拌和
一、冰的种类、制备和冷却效果
二、混凝土加冰拌和的工艺流程
三、加冰设施的设计
四、冰的运输和破碎设备
第四节 骨料和水泥的冷却
一、堆料场骨料冷却
二、水冷骨料
三、风冷骨料
四、砂和水泥的冷却
第五节 混凝土材料的加热设施
一、拌和水的加热
二、骨料加热
三、骨料加热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六节 隔热保温
一、隔热保温设计
二、低温室耗冷量
三、采暖
第七节 制冷厂设计
一、制冷厂规模
二、制冷设备选择
三、制冷厂的管道设计
四、制冷厂的氨系统及厂房布置
第八节 锅炉房
一、设备选型
二、锅炉房的布置
第八章 技术经济指标参考资料
第一节 综合参考指标
第二节 系统投资构成
第三节 劳动定员
第四节 砂石骨料和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成本计算
一、成本和中间产品成本
二、成本的构成
三、各项费用计算
四、成本计算示例
第九章 工程实例
一、新安江工程
二、三门硖工程
三、刘家峡工程
四、映秀湾工程
五、龚嘴工程
六、乌江渡工程
七、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八、日本黑部四工程
附录Ⅰ 国内外部分混凝土坝施工强度和设备容量统计资料
附录Ⅱ 设备形象图例
附录Ⅲ 天然砂石料分类参考资料
附录Ⅳ 土建设计简要资料
一、钢筋混凝士构件
二、钢构件
三、设备基础
四、平台荷重
五、暖通设计参考资料
附录Ⅴ 常见标准筛制
第十一篇 施工辅助企业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任务和组成
第二节 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
一、设计内容
二、设计步骤
第三节 设计基本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各企业分项资料
第四节 辅助企业设计中一些基本问题
一、辅助企业特点
二、辅助企业全面规划
三、生产规模确定
四、辅助企业的位置选择
五、辅助企业设计标准和设备选择
第二章 压缩空气系统
第一节 任务、组成及一般要求
第二节 压缩空气设备容量确定
一、压缩空气需要量计算
二、负荷曲线的编制
三、压缩空气设备容量确定
第三节 空气压缩机选择
一、空气压缩机类型
二、空气压缩机选择
第四节 压缩空气站
一、站址选择
二、站房及设备布置
三、工艺系统图
四、附属装置
五、空气压缩机的冷却
六、主要技术指标
第五节 压缩空气管网
一、管网布置
二、管网计算
第六节 工程实例和压缩空气站布置示例
一、工程实例
二、压缩空气站机房布置示例
第三章 施工给水系统
第一节 任务和组成
第二节 用水要求和水量计算
一、各类用户的用水要求
二、水量计算
三、给水系统主要构筑物设计水量和系统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 关于施工给水规划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一、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
二、取水构筑物型式和适用条件
三、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四、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五、山区河流的取水构筑物
第五节 水质净化及水处理构筑物
一、净化工艺
二、混凝
三、混合
四、反应
五、沉淀
六、过滤
七、消毒
八、清水池
九、净水厂总体设计
第六节 水上水厂
一、水上水厂的优点
二、水上水厂的主要技术性能
第七节 输配水工程
一、输水管
二、配水管网
三、调节设施
第八节 泵站
一、离心式水泵
二、管道特性曲线及水泵工作点确定
三、水泵机组选型
四、辅助设施
五、泵站布置
六、泵站的自动控制
七、泵站布置实例
第九节 循环水冷却
一、冷却塔
二、喷水池
三、循环冷却水的补充
第十节 给水系统实例和参考资料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施工给水系统
二、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给水系统主要数据
三、给水工程参考资料
第四章 施工供电系统
第一节 任务、组成和一般要求
第二节 供电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一、供电负荷计算
二、无功功率补偿
第三节 施工电源选择
一、电源选择
二、电源容量确定及电压选择
第四节 35~220kV施工降压变电站
一、变电站设计一般原则
二、变电站位置及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三、变电站主结线选择
第五节 工区6~10kV配电网络规划
一、配电网络规划原则
二、配电电压选择
三、配电网络型式
四、配电所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五、6~10kV配电所常用布置方案
六、施工区内的配电线路
第六节 自备发电厂
一、确定装机容量原则
二、柴油机发电厂
三、列车电站
第七节 施工场地特殊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一、防雷接地装置一般要求
二、特殊构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八节 工程实例
第五章 施工通信系统
第一节 任务和组成
一、施工通信任务
二、施工通信种类
三、施工通信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电话站
一、电话站初步设计内容
二、电话站容量及制式的确定
三、电话站的设备
四、电话站的中继方式
五、人工电话站
六、自动电话站
七、电话站的电源系统
八、电话站的房屋建筑
九、用户设备和电话站测试设备的配置
第三节 线路网络规划
一、网络规划设计
……
第六章 混凝土预制件厂、钢筋加工厂和木材加工厂
第七章 施工机械修配企业
第八章 汽车修配企业
常用公制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各篇主编单位、主编人、审订人
……
序言 庆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的编辑出版!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纵横,蕴藏着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据最近普查,我国流域面积超过l00km2的河流有5000多条,多年平均径流量达27000多亿m3;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达3.78亿kw,居世界首位。这是我国潜在的巨大财富。尽快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发挥其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城市供水、养殖和旅游等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放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发展极为缓慢,修建的大型工程屈指可数。解放后36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先后建成库容1亿m3以上的大型水库320余座;30万亩以上的灌溉工程和大型供水工程约140处;装机1.2万kw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128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2582万kw。此外,还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堤防、闸坝、堰塘等。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积累了修建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工程的经验,技术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我国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不小差距。
多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设计蓝图付诸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认真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正确选择坝(厂)址和枢纽布置方案、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建设周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总结建国以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提高设计水平,并为今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编辑出版一部反映我国当前施工水平的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是我国广大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
在我国,编写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拌和
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砂石骨料和混凝土拌和系统简称砂石混凝土系统,系指从砂石骨料的开采、加工、运输直至混凝土的配料、拌和和成品出厂的全部设施和整个生产过程。
砂石混凝土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生产不均衡、工作环节多、作业线长、对制品的质量有严格要求。在以混凝土坝为主体的水利水电工程,砂石混凝土系统占用了全工程大约1/4的劳动力,承担着全工程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运输量,因此砂石混凝土生产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0余年的实践证明,凡是砂石混凝土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工程一开始就抓紧了系统的建设,及时形成生产能力的,施工都比较顺利,工程质量也有保证。反之,如果对砂石混凝土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结果往往是生产上不去,质量出问题,使工程遭受损失,教训是很深刻的。此外砂石混凝土系统就其本身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言,与一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当。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按期形成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不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工艺和可靠的设备,还必须十分重视建筑安装工作的质量。正式生产前也还要有一个掌握技术、熟练操作的试生产过程。因此,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对此应予高度的重视。
砂石混凝土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分别以框图表示,见图10-1-1和图10-1-2(图中未包括下列设施:①各场(厂)内部的转运设施,如场、站、码头等;②风、水、电供应和通讯设施;③试验检测和控制设施;④器材管理、船舶防汛避风和设备维修;⑨生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