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机械 >

中小金融机械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2010-03-30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3095098/9787303095094 ·条形码:978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小金融机械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去商家看看
中小金融机械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去商家看看

 中小金融机械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1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3095098/9787303095094
·条形码:97873030950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1999-2003年清华大学博士在读期间,我选择了当时鲜有专门列出来研究的中小银行作为博士论文课题。其时在恩师于永达教授的指导下,对于中小银行的制度变迁规律、并购与中小银行发展、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度、中小银行与金融危机等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也对后WTO时代中小银行的生存机理与生存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分层提纯”、“银行生态圈”等概念。
作者简介 程惠霞(1973-),汉族。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金融与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研究与教学工作,专注于中小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金融研究》、《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国际贸易问题》、《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独立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两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已结项),曾经参与“应对反倾销”、“产业损害幅度计算”等国家部委委托课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中小金融机构内涵界定
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必要性研究
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三节 结沦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构建可持续发展中小金融体系的基石:历史变迁与金融地位
第一节 中国中小金融机构内涵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中小金融机构地位分析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中间业务异彩纷呈
二、城市商业银行与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合力填补县域金融真空
三、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第三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背景、问题与机遇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背景
一、金融发展格局不确定
二、金融竞争日趋白热化
三、资本市场运作逐渐展开
四、金融IT建设不断升级
五、金融监管逐步规范,但面临困境有待完善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外部环境变迁
二、中小金融机构自身问题解析
三、案例分析:一个小信用社主任与8.8亿元的“账外账”大案
第三节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消除金融抑制的整体觉醒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创造了前提
二、问题机构重组与退出方案有助于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三、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训整与县域金融空间的形成
四、城市信用社深化改革方向明确
五、农村信用社改革产生成效,有效竞争尚待形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战略规划——SWOT分析
一、发展初步认识
二、确认组织使命与相应法规
三、进行SWOT分析
四、确认组织的策略主题及序列
五、策略选择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模式选择的动态模型
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金融机构选择发展模式的前提
二、管理技术挑战的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条件
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模式选择的“四维度”动态选择模型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台州市商业银行“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虾米”模式
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立足城乡的“双头蛇”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价值链解构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解构中小金融机构价值链
一、中小银行授信活动的价值链分解
二、中小金融机构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链分解
第二节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选择-模型构建
一、中小金融机构USP分析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策略模型之构建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台州市商业银行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发展策略矩阵
二、浙商银行创新模式下的差异化发展策略矩阵
第四节 小结
一、与目标市场细分有关的发展策略
二、与产品服务范围及特色有关的发展策略
三、与服务渠道整合有关的发展策略
四、与地理范围覆盖有关的发展策略
五、与竞争武器相关的发展策略

第六章 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生态重构
第一节 中小金融机构与金融生态
一、中国金融生态的缘起与发展
二、中小金融机构与金融生态重构
第二节 基于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重构路径选择
一、政府与中小金融机构的距离选择
二、开放环境下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模式选择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序言 1999-2003年清华大学博士在读期间,我选择了当时鲜有专门列出来研究的中小银行作为博士论文课题。其时在恩师于永达教授的指导下,对于中小银行的制度变迁规律、并购与中小银行发展、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度、中小银行与金融危机等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也对后WTO时代中小银行的生存机理与生存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分层提纯”、“银行生态圈”等概念。后来在博士论文修改基础上,我将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研究》通过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其后一些热心读者,例如中国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实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给我来电话或邮件,对于文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提出了看法;而我教职所在学校的管理专业学生也对我所提出的价值链矩阵策略颇有兴趣,时不时与我争论一番。
很幸运的是,在前期4年研究基础之上,2004年我主持申请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使得我有机会继续对以前所提出的中小银行发展模式和矩阵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并将之拓展到整个中小金融机构范畴。
文摘 一、消除金融抑制的整体觉醒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创造了前提
“金融抑制”又称为“金融压抑”(Financial Depression),是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金融政策,具体表现为利率管制、选择性/差别化的信贷政策①与信贷配额制度、严格管理金融机构、人为高估本国货币汇率而压低本国币值……上述抑制性金融政策使得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存在很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金融工具单一、规模有限④;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③;金融机构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比较低下;金融市场尤其是直接融资市场比较落后,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金融管制比较严格,导致金融资产的价格被严重扭曲、存贷款的利率较低和汇率被高估等。我国也不例外,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金融压抑。
除了不断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利性、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等原因之外,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及由此产生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的欠缺、有关民问融资行为的法律漏洞与政策真空,是我国民间融资欣欣向荣发展的重要原因,数次整顿也抑制不住其顽强的生命力。央行2004年度对民间融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些地方的民间融资规模已经占到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8.88%~10.53%,贷款余额的12.37 9/6~14.66%。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