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特色类别 > 杂志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

2010-03-30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71671946027 ·条形码:97716719460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 去商家看看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 去商家看看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71671946027
·条形码:97716719460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栏目特色:立足中国教育现实,着眼国际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众多学科参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刊号为CN11-4848/G4、ISSN1671-9468,邮发代号为82-388。刊物为16开本,192页,每期定价1 2元,全年订阅费48元。欢迎订阅!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3期.季刊)》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专题研究 思想史和社会史视野中的现代教育传统
卢梭对现代教育传统的奠基
学术自由的内外限度及其历史演变——从《系科之争》到《韦伯论大学》
塔尔科特·帕森斯论“教育革命”
居士佛教与现代教育
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
教育经济与管理金子元久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的评价机制
国家与公共教育: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而教——基于“学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探析
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
教育改革与政治制约——张百熙与京师大学堂的重建
著述评介
徘徊在教养与救赎之间——读瓦尔特·本雅明《儿童·青年和教育》
教育短论
论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的普世价值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平原模式”与“柯城模式”浅析
……
文摘 卢梭对现代教育传统的奠基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836)
摘 要 在现代教育的思想史中,卢梭以《爱弥尔》为核心的经典教育文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他通过对巴黎所谓“文人风习”的批评,对文艺复兴以来企图通过古典文化的复兴来确立现代教育之基础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在现代处境中,去自然状态的社会化才是教育的最大敌人。人的不幸和恶,源于他对自身能力的滥用,让自身意志的任意性突破了理智能力的范围,从而使自由意志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而成为对自身的奴役。因此,人的自然状态的否定性,恰恰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起点。通过自然教育、物的教育以及受之于人的公民教育,现代人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
关键词 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道德教育;道德自由
中图分类号:G40-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9)03-0003.14
所谓现代教育传统,与西方古典时期的那种教育传统不同。基姆鲍尔在他的《演说家与哲学家》一书中说过这样的看法:希腊人对教育的理解,首先基于对城邦政治的理解,如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所谓人是政治(polls)动物的基本判断,而对于政治的理解,则是基于对自然秩序(1090s)的把握。…在哲学意义上,希腊人对自然的理解其实是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向展开的。一是“智者派”从语言(oratio)出发,认为教育是一种说服的技艺(persuasive techniques),这种关于智慧(sophia)的看法,是将古典教育落实在文法和修辞术的培养,通过演说家对语言的确当运用,直接将教育转化为政治实践。①不过,由苏格拉底所确立的传统,却将理智(ratio)作为核心,以自然的整全(cosmos)为本,认为知识高于语言,有关自然的哲学高于文法和修辞,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人的理智德性②,“知识乃是通往德性之途”,“……理智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高品性”[2]。所以,教育必须以有关自然的哲学为基点,用理念的秩序来规定意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