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

2010-03-30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572553X/9787505725539 ·条形码:9787505725539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 去商家看看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 去商家看看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572553X/9787505725539
·条形码:97875057255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领导者”系列
·图书品牌:北京智美利达

内容简介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中的这些刺杀故事,每一个都是世界刺杀史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其刺杀过程曲折离奇,读来引人入胜。很多人相信,终结或改变一个国家的政策与方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一举刺杀,因此,针对国家元首的暗杀活动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过段时间便要上演一番。
编辑推荐 《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15桩轰动天下的元首行刺案,15个惊心动魄的谋杀故事。
旨尼迪、萨达特、拉宾、朴正熙、英·甘地母子、贝·布托……这些曾各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最终都倒在客的枪口下,针对他们的刺杀,堪界刺杀史上最凶险血腥的部分?由部分刺杀行动都当众发生,因而对的震撼与刺激远非一般的刺杀可以。《终极刺杀:被行刺的国家原首》选择了世界政要刺杀史上15经典的案例,对刺杀经过和行刺原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被刺杀者的历程和在位期间的执政方针、功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目录
血案卷宗1 政要刺杀史上的疑案
第一被害人 肯尼迪——震动世界的刺杀谜案
一 达拉斯的枪声
二 行家与门外汉
三 莫名的死亡
四 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五 背后元凶

第二被害人 帕尔梅——谁杀了我们的“和平鸽”?
一 神速的刺杀
二 和平斗士
三 跌宕起伏的悬疑情节
四 尘埃依然无法落定

第三被害人 拉吉夫·甘地——死于“猛虎”之手?
一 血染红地毯
二 无奈的选择,宿命的结局
三 是恐怖复仇还是“猛虎”伤人?
四 周密的暗杀计划
五 猛虎之患

第四被害人 贝·布托
“铁蝴蝶”的陨落
一 “铁蝴蝶”的陨落
二 “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
三 “我把信仰交给真主,把命运交给人民”
四 破茧成蝶,华丽蜕变
血案卷宗2 盖棺论定的终极刺杀

第五被害人 萨达特——光荣日的刺杀
一 血溅阅兵场
二 绝非池中物
三 和平的英雄
四 “一串葡萄”

第六被害人 莫罗——被“红色旅”撕票的总理
一 代号:“宝石行动”
二 “一切为了库乔”
三 生命,终结在第55天
四 真相背后

第七被害人 朴正熙——血染的晚宴
一 “鸿门宴”上的枪声
二 是凶手还是英雄?
三 “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梦想
四 “狼群”的内讧
五 “杀鸡儆猴”的审判

第八被害人 索摩查——干掉独裁者
一 倒在血泊里的逃亡总统
二 43年家天下
三 “美国派”的独裁接班人
四 世界上最贪婪的统治者

第九被害人 英迪拉·甘地
喋血的印度玫瑰
一 开枪的警卫
二 举国同哀
三 “印度新的主宰”
四 政治天才
五 割肉饲虎,终酿悲剧

第十被害人 拉宾——血溅安息日
一 “这不是真子弹”
二 以色列的一代英雄
三 祈望和平
四 “奉上帝的旨意”
五 永恒的《和平之歌》

血案卷宗3 五花八门的失败案例
第十一被害人 戴高乐——伟大的“幸存者”
一 虎口脱险
二 军人荣耀
三 政途路上不孤单
四 在保守中被埋没
五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六 拯救法兰西

第十二被害人 杜鲁门——敢放原子弹的人
一 暗杀未遂
二 “小人物”的成长之路
三 有实力的幸运儿
四 点燃地狱之火
五 杜鲁门主义
六 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第十三被害人 卡斯特罗——中情局的烫手山芋
一 费尽周折却成空
二 “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三 哈瓦那的英雄赞歌
四 为民族尊严而战
五 “卡斯特罗是最重要的”

第十四被害人 里根——二流演员,一流总统
一 惊险一幕
二 拔枪一击为红颜
三 从演员到政客
四 里根导演的“星球大战”
五 “伊朗门”事件

第十五被害人 穆巴拉克 ——尼罗河边的杰出英雄
一 被祝福的人
二 文韬武略的接班人
三 “不戴别人的斗篷”
四 纵横捭阖
……
文摘 插图:


血案卷宗1政要刺杀史上的疑案
第一被害人肯尼迪——震动世界的刺杀谜案
一达拉斯的枪声
1963年11月22日上午11点40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达拉斯的拉菲尔德机场。机场上的欢迎场面极其冷清,达拉斯那些有钱的金融大鳄们一个都没有到场,只有副总统约翰逊和夫人以及当地民主党的几个重要人物各怀心事地守候在机场上。就在这样尴尬的气氛中,肯尼迪带着夫人杰奎琳下了飞机。
不要感到惊奇,肯尼迪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尴尬而来。这种尴尬从肯尼迪当上总统就开始了。1961年1月,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不负众望当上了白宫的主人。然而,民主党人很快就发现,这位新总统的很多想法和政策都承袭了林肯的思想,特别是在反种族歧视政策方面,肯尼迪简直就是林肯的翻版。为黑人说话,本身就触动了美国不少大庄园主的利益,是件让白人很反感的事情,但是,肯尼迪却逆流而上高调支持反种族歧视政策,这让很多民主党人都心怀不满,南方那些民主党人更是气急败坏。
在南方众多的反对声中,声音最响亮的就是得克萨斯州。守护得克萨斯州的人尽是些极右分子,他们对肯尼迪的政策方针尤为不满。达拉斯是得克萨斯州一个非主要城市,但这里却是极右分子聚集的地方。肯尼迪无法对这里高涨的不满声置之不理,他马上要面临着下一届竞选,要想连任就必须虏获得克萨斯州的人心。于是,便有了肯尼迪的这次出访,确切地说,是谈判——同参议员亚巴勒和州长康纳利的谈判。在达拉斯民主党内部,思想解放的亚巴勒和倾向保守的康纳利一向不和,肯尼迪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他们二人排解与斡旋来的。
肯尼迪到达达拉斯,行车路线是几天前就制定好的,途中要经过达拉斯工业区、豪华住宅区和普通居民区,然后通过市中心去参观交易市场。这样制定路线的目的是让更多选民能见到肯尼迪,走亲民路线。
肯尼迪原本所要乘坐的凯迪拉克轿车是经过特别加工的,四周防弹,不难想象,这种像牢房一般的轿车并不招肯尼迪的喜欢,他一直觉得,坐在这样的车里行驶在马路上就好像坐在一个可移动的牢房里一样。在肯尼迪的坚持下,他的座车被换成一辆敞篷的凯迪拉克,尽管在行前他已经预感到某种危险,但他还是决定冒一下风险,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亲民机会。
在走出机场的那一瞬间,肯尼迪还是十分兴奋的,因为这里有20多万的民众正在夹道欢迎他的到来。对于肯尼迪来说,能否受到权贵们的盛情接待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