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06527849 ·条形码:97878065278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初恋不是早恋: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 |
 |
|
 |
初恋不是早恋: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06527849
·条形码:97878065278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初恋不是早恋》专为中国少年的成长辩护,它将告诉少男少女们“珍爱生命”是初恋的前提;初恋了,要小心脚下有陷阱;怎样做主自己的初恋。它将告诉父母们在孩子失恋时,应该为其护航;顺其自然地对待孩子的初恋;孩子初恋了,说明孩子的性别意识是正常的。它将告诉大家应该给孩子的初恋一片蔚蓝的天空。
学校、父母、社会习惯用对“早恋”的贬抑和否定来看待少年成长中的盛大圣洁的蜕变核心——初恋,作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论证,回归“初恋”的原生态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下少年困惑、父母恐慌、教师一筹莫展的“早恋”现象给出科学分析和护航指导。
作者简介 叶小平,徽州人氏。萧芸,湘潭人氏。
夫妇俩自喻为“坐小马扎的民间草根力量”。从2000年开始少年成长导航的公益帮助活动,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箱、主题夏令营、主题讲座、开办火把部落网站等方式,免费援助全国各地的中学生父母矫正养育观念,引领遭遇成长紊乱的少年安全穿越心灵沼泽。
2002年开始探讨“少年成长”的课题,旗帜鲜明地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
2005年,夫妇提前退休,在年届五十仍然租房住的情况下,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和收入,自费发起了“成长110.百城义行”民间公益活动,风雨兼程20万公里,走过了70多座城市,做了百余场讲座,帮助6000余个家庭解决孩子成长难题,为400余名辍学休学少年护航,帮助他们重新开始学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录制播放了夫妇俩关于“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的专题节目。
几年来日夜辛劳以至积劳成疾,不得不将脚步放慢。休整期间,夫妇俩把几年观察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初恋不是早恋》一书。
编辑推荐 是什么原因,让少男少女如飞蛾扑火在所不辞?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抛弃所有,去捕捉那虚幻的温馨?到底是“早恋”还是初恋? 《初恋不是早恋》记录了对众多少年的艰苦引领过程,所剖析的案例几乎囊括了整个肯春期可能遭遇的初恋问题的各个方面。
目录 前言 别为难孩子的初恋
第一辑 针对“早恋”的七点质疑
第二辑 初恋前提:珍爱生命
导语:生命是一个禅
初恋第一课:善待生命——初恋护航不打压
初恋第二课:健康是爱的物质基础
钢琴王子的绝命初恋
逃亡男生的“网婚”之家
第三辑 初恋护航无间道
导语:你是当“禹”还是当“鲧”
豆蔻的“静气”与“定力”(女生版)
总角的“大气”与“创造力”(男生版)
初恋发生小灵通
初恋护航四要素
初恋成本核算
善果出于尊重
十四岁男生雪藏的初恋
“还珠格格”的武林之恋
儿子领回一个“小赖赖”
第四辑 失恋护航无间道
导语:不应有十艮
高估了失恋痛苦
质疑少年抑郁症
初恋创可贴
描绘“卅五路径”激活灵魂
失恋护航“摇篮曲”
活泼女生怎么成了闷罐子
刻骨铭心的初恋绝唱
第五辑 初恋了,小心脚下有陷阱
导语:初恋冲浪莫闯险滩
小宝贝怎样沦落为小保姆
失踪两个月的女生究竟去了何方
十六岁“小公主”垃圾掩尸
第六辑 顺其自然避紊乱
导语:初恋是青春勃发的花朵
“神童时代”催生“爱弥儿”苦果
“拉丁精灵”三进妇检证清白
痛失成就人生
第七辑 我的初恋,让我做主
导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精神病院“救”出失恋男孩
怀抱绒毛浣熊流浪
第八辑 初恋检验少年性别意识
导语:性别意识正常与否,初恋是试金石
性别意识正常的表现
性别意识紊乱的表现
导致性别意识错乱的根本原因
为健康性别意识护航的人格要素
少年性别意识紊乱的矫正
一场性别嬗变的精神恐慌
十五岁男生为何缠上“小姨娘”
偷窥后妈洗澡的十四岁男生
第九辑 给初恋一片蔚蓝的天空
导语:给初恋一片蔚蓝的天空
初恋是一个成长童话
初恋是人生责任意识的起搏器
初恋种子在四年级播下
三毛的父亲最后感激谁?
近亲文化与同桌初恋
‘早恋’调查”有害少年蜕变成长
怎样避免初恋失陷于性
怎样避免把初恋酿成成长灾难
怎样延缓初恋花朵的绽放
后记 饥来吃饭困来眠
……
序言 每日下午5点光景,我路经公车站牌去买报纸,司空见惯的是,站牌下“一对对”穿着××中学校服的孩子卿卿我我,眉来眼去,搂搂抱抱,打情骂俏,旁若无人,笑靥如花--真是幸福的花朵们。
我上中学时没这公车时分的“艳福时光”,因为那时学校的孩子大都骑单车上学。通常男生要载心仪的女生回家,彼此承受的心理压力都不比考场小。一怕班干部打小报告,二怕老师骑着电动“木兰”跟踪,三怕遇见熟悉的学生家长。因此单车载HH的男生的脑筋、视力、体力和车技都要相当好。一路上得专拣小路小巷子穿梭,路遇险情要迅速避开。男生的眼睛、脑筋都得有拐弯的特异功能,要能看清前方至少100米处的可能险情;而女生也定要伸长脖子观察后方100米处的险情,并及时报告男生转向。很快,云淡风轻的朦胧爱恋在担惊受怕的恐怖压力下质变成“死了都要爱”的决心和>中动。
由此又想起在那个重点中学的另一些有关“早恋”的事情。
男生与文娱委员有了三五次搭单车的经历之后,男生的那位头绪不清的老妈跑到教师休息室大吵大闹。课间她又拿着儿子和文娱委员的一叠通信逼着过往的同学老师看,让人评是非,发誓不让那女生好过。这一举动让平日严令禁止“早恋”。
文摘 第一辑 针对“早恋"的七点质疑
在孩子的心灵前,我们不能掩耳盗铃
一、“早恋”为何严禁而不能止?
“早恋”是当前各级各类中学最为敏感的词语,不但是学生频频突破的界限,也是老师严管的关卡,是中学校园里最烫手的山芋。
是学生素质问题,还是学校管理问题?抑或仅仅是评价系统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恋”这个词就合法吗?它的一口咬定的权威到底是谁赋予的?
二、“早恋”概念出自何方神圣之口?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没有“早恋”的词条,网络搜索,“早恋”也缺乏必要的研究门类,浏览铺天盖地的关于“早恋”的文字,除了少年的委屈、训导者的说教,寻找不到严肃论证的蛛丝马迹。
也许“早恋”只是某人脱口而出的虚妄之语,被流行捧起来,到处打着喷嚏,于是到处传染,成为一个中心词被广泛传播,其实它才是不合法不合理地存在的“问题少年”。
三、“早恋”的年龄界限在哪里?
我们曾经按照抑制“早恋”的观念和中学生讨论“早恋”问题,孩子们问:“老师,您的初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您能坦诚告诉我们吗?”“老师,您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初恋比较合适?”这两句话就把我们噎着了。因为我们俩初恋的发生,一个在14岁,一个在15岁,女早于男。
初恋必须是身心硬件具备才会萌生,不能像入学征兵招聘一样规定起点的年龄限度。到今天,“早恋”也没有明确的可以考核的年龄界限,纯粹是模糊概念。
后记 是什么原因,让少男少女如飞蛾扑火在所不辞?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抛弃所有,去捕捉那虚幻的温馨?
到底是“早恋”还是初恋?
这些问题伴随我们6个年头,走过了20万公里的路程,走进了6000多个家庭。
曾经,我们也是遵循大众观点,带着父母的委托,循循善诱地启发少年们干净利索地放弃“早恋”,虽然对牛弹琴但依然乐此不疲。
促动我们猛然醒悟,肯定并尊重初恋,源于一个1 5岁男生纯真的初恋故事。
2004年3月,即将参加中考的小源忽然厌学,这令父母和老师震惊。 因为,小源是班长,无论是学业、运动竞技和组织能力,都堪称出类拔萃,在同学中有非常的号召力。班主任曾经说,这个班,小源当了一半的家。小源三天两头不上学,这个班都没有了生气。
班主任和父母都肯定,这孩子是病了。全身体检过了,没有病理体征:心理医生看过多位,医生诊断为少年抑郁症。疏导、服药、理疗各种措施都采取了,小源依然是恹恹的打不起精神,连续缺课已经超过了60天。
6月上旬,小源告知父母,他不准备参加中考了,这时距中考不到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