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恒通的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553779/9787532553778 ·条形码:978753255377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孙子:恒通的智慧 |
 |
|
 |
孙子:恒通的智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1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553779/9787532553778
·条形码:97875325537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基础教程·子部
内容简介 《孙子:恒通的智慧》讲述了:兵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兵学文化的顶峰是《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不仅是中国兵学文化的顶峰,也是东方兵学文化的顶峰,世界兵学文化的顶峰。它不仅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世界兵学文化“万古不易之名著”。在其问世至今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孙子》一书超越了历史时空,跳跃着不息的生命脉搏,闪耀着永恒的智慧火光。它不仅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政治家奉为圭臬、圣经,而且在经济、外交、文化、体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及决策管理、为人处世、市场销售、博弈竞技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指导性作用。《孙子:恒通的智慧》作者集十数年研究《孙子》之心得,以全局的眼光和大量的实例,将《孙子》一书的精髓轻松完整地展现于读者眼前。因此,《孙子:恒通的智慧》不失为一本全面了解《孙子》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为初学者教授《孙子》的基础教程。
编辑推荐 《孙子:恒通的智慧》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立于不败
一、不败第一计
二、取胜清凉剂
三、成败分水岭
四、立身两要则
第二章 不战而胜
一、全胜目标
二、全胜策略
三、全胜境界
第三章 以迂为直
一、最快前进法
二、聪明思维法
三、获取资源法
四、借势收益法
第四章 知彼知己
一、取胜前提
二、宏观的知
三、微观的知
第五章 奇正诡道
一、奇正战略战术
二、诡道十二法
第六章 杂于利害
一、避难良训
二、万事第一想
三、万事第一动
四、忧患箴言
第七章 因敌制胜
一、制胜命脉
二、制胜策略
三、制胜魂魄
后记
篇目索引
……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兵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兵学文化的顶峰是《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孙子》不仅是中国兵学文化的顶峰,也是东方兵学文化的顶峰,世界兵学文化的顶峰。说《孙子》是兵学文化的顶峰,是因为它的古老而具生命力。中国的兵书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体裁之多样,以及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兵书萌芽于殷商,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孙子》是中国兵书高度成熟的标志,与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色诺芬(前403一前355或354)的号称古希腊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的《长征记》,以及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龙廷(约35一约103)的《谋略例说》、韦格蒂乌斯(四世纪末)的《军事简述》相比,《孙子》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更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日本历史上有七位古代军事家都视《孙子》为世界第一兵书,“世界兵经之最”;日本现代孙子兵法研究家服部千春称《孙子》“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科学体系”,是“世界兵书之冠”;美国作家詹姆斯·克拉维尔赞叹《孙子》是一部“叹为观止的罕世之作”。因此,从独立性、完整性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孙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兵书”。换言之,问世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孙子》,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的诞生。因此,孙子不仅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人,也是可以坐上世界兵学文化第一把交椅的泰斗;《孙子》不仅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世界兵学文化“万古不易之名著”。
文摘 第一章 立于不败
一、不败第一计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形篇》
[今译]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
[述评]
这是《孙子·形篇》起首语的前段。“形”,原义为器、为象;直译为形体、形象。《形篇》的“形”,指军形。什么是军形?孙子没有像现代教科书那样先下定义,却胜似现代影视大师大手笔地抛掷出掷地有声的“先为不可胜”的警句切人。换言之,若把《孙子》十三篇比作十三集影视剧,《形篇》场景如此展开:军队作战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以压倒的优势打击敌人,达到“自保而全胜”(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的目的,而实现“自保而全胜”的关键是“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形篇》思路这般有层次地展开,是要告诉人们如此基础上的军事实力,才是完整的“军形”。这真让我们恍然大悟啊!“军形”不光是外在的形体、实体和状态,更是内在的形势、情势和实力。孙子用了一个非常“后现代”的结尾语——“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这收尾似雷击,击开我们的思维定势;如电闪,闪现孙子的理论光辉。
《孙子》是战争规律交响曲,“先为不可胜”是全曲的“基调”。用兵作战,图的是“胜”。怎么才能“胜”敌?孙子与众不同的思路是首先做到使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即“胜敌先胜己”。“先胜己”就是“我不败”。“我不败”即如孙子说的“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是“先胜”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啊!
品鉴孙子的“先胜”思想须从“先”和“待”二字人手。“先”和“待”蕴意深邃,是孙子军事哲学思想的体现。“先”,强调了彼我作战这对矛盾中,己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转变敌我态势的根据,是取胜的内因。只有首先使己方强大而不被敌方战胜,胜券才可能握在我方手中,因此,要把功夫下在己方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战争的胜败,主要靠己方的综合实力“先为不可胜”,这就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内因对战争胜负起着主要和决定的作用。只有“先为不可胜”,才能使己方获得上乘的“状态”之“军形”,强大的“实力”之“军形”;正因为“先为不可胜”,敌人摸不到我方的真情,或者说,我方隐蔽了自己的外形,做到了
……
后记 作为国学基础教程而写作的这本《孙子》,我想采用的体例和出版社的要求不谋而合——横向的提取精华式。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初学者明快地捕捉到《孙子》的思想精华,这对于今天的快节奏时代生活中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无疑是有益处的。为此,我倾己心得,概括评述了《孙子》最重要的思想理念和战略战术于人类共通的“智慧”这一层面。这样的出发点,是想表达一种认识:《孙子》不仅是兵书,更是智慧之书。《孙子》不仅是兵家要读的书,也是众人要读的书。之所以要读,是因为她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既是就兵法运用而言,也是对人生运用而说。我以为,那个“存乎一心”的“心”,是悟性。
相反的总是在场。横向的提取精华式的写作,也会有其局限。这就是不能纵向地知晓《孙子》的全貌。为补此缺,我在评述《孙子》重要思想时,尽量将其所在的重要篇章的脉络或其背景联系予以辅衬,以期见微知著、小中窥大。如欲全读者,可阅拙著《孙子兵法新解》;如欲深读者,可览拙著《孙子现代版》;如欲借鉴运用者,可看拙著《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如欲翻新运用者,可掀拙著《孙子教你“诈”——孙子兵法诡道妙用》;如欲休闲阅读者,可携拙著《画说孙子》。
我写过的书都有前言而无后记,这是第一篇后记。之所以有这样的后记冲动,是因为上海古籍出版社推波助澜了我沉浸在国学基础教程的系列里,徜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