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推理 >

神谕

2010-03-29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38721363 ·条形码:97875387213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神谕 去商家看看
神谕 去商家看看

 神谕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38721363
·条形码:97875387213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周梅森读本

内容简介   周梅森堪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近年来相推出的《中国制造》、《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等反映中国官场生活的政治小说,赢得了各界赞誉,连获国家级大奖。《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雍正五年夏,一支南洋的鸟船队来到了清浦,使这个小小的自然村镇第一次变成了热闹的商港……鼓乐平息之后,当地百姓便在南寺坡上和南洋货商们做起了生意。鸟船运来了绝好的缝衣针,铜钮子,阳江漆杠皮箱,漆杠皮枕,金箔、银箔,石湾缸瓦瓷器,拷绸云纱,还有茴香、八角、玉桂油,以及南国的各种药酒,各种居家用品。清浦人觉着自己开了眼界,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此发生了动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入侵,更没有想到:南洋鸟船的到来,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对清浦三村十八滩的前途意味着什么!他们只贪图南洋人带来的精美商品,竟忘记了维护这块土地纯朴世风的道义和责任。他们发疯似的大买鸟船上的舶来之物。喋喋不休地夸赞着这些舶来之物的种种好处。那一回,鸟船队的生意极为兴隆,不到半月,所有舶来之物便抛售一空。拷绸云纱从此走进了津口县城和清浦镇的大街小巷;阳江漆杠皮枕,漆杠皮箱也大模大样闯进了豪门大户的内室。
  这无疑是清浦十八滩堕落之始。
作者简介   周梅森 男,一九五六年出生,江苏徐州人,当过矿工、文学编辑,挂职出任过政府官员,下海经过商,从事过房地产开发、实业经营、证券投资,现为一级作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十二卷本《周梅森文集》及中长篇小说四十三种,电影、电视文学剧本《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共和国往事》等一百余部集,约九百余万字。其长篇小说《人间正道》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五个一工程类二十八集同名电视连续剧获中国电视飞天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长篇小说《中国制造》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军歌》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二十二集电视剧本《天下财富》获首届全国电视剧本征文一等奖长篇小说《黑坟》获全国煤矿长篇小说奖。《至高利益》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绝对权力》获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媒体推荐 书评
周梅森堪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近年来相推出的《中国制造》、《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等反映中国官场生活的政治小说,赢得了各界赞誉,连获国家级大奖。《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编辑推荐   周梅森堪称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近年来相推出的《中国制造》、《人间正道》、《至高利益》等反映中国官场生活的政治小说,赢得了各界赞誉,连获国家级大奖。《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文摘 书摘
南洋船队一年只来那么一次,来临的时间一般是在初夏季节——船队在
海上要走一两个月哩!载来的东西也颇多变化,开初是铜钮子、缝衣针、皮
箱、皮枕之类,后来又运来了象牙、玉器,吸水烟的白铜烟筒,隔潮大砖、
红糖、橙柑、香蕉等物。再后来又舶来了翎羽——那可不是一般清浦百姓用
的物件,那是专卖给官家的,是插在官帽上令人肃然起敬的花翎。南国人就
是如此的聪明,只要能赚到银子,他们什么捞什子都能搞来卖。清浦十八滩
的老人们因此认定:南国的蛮人是不讲道义的,是半个洋毛子,刨自家祖坟
,卖先人骨殖的事他们也做得出。
和这帮东西交往,清浦十八滩还有个好么?
乾隆末年,又来了北洋的平底沙船。平底沙船把北方的大豆、猪肉、牛
羊肉以及木材、小麦、药材等物源源不断地运来,除了卖给当地的清浦人外
,也和南洋的商船大做交易。如此一来,动静便闹大了,北洋船队和南洋船
队不约而同地在清浦镇上了岸,买下了沿海南寺坡上的一片街面,开下了十
几个不同字号的商行,清浦镇真正具有了一种镇的规模,成了仅次于津口县
城的又一个热闹之所在。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清浦镇上出现了洋药。洋药又叫大烟,据清浦老人
们讲,是从南洋运过来的,是洋毛子在番邦造出来运到南洋,又从南洋舶到
清浦来的。洋药箱上有洋毛子的字,那字连学问高深的清浦镇陆府的孝廉老
爷、津口县城的县父母大人都不认得哩!洋药一运进来,没多长时间就在这
地面上蔓延开了,吃洋药成了一种时尚,连官兵也吃哩!大清圣上圣明无比
,知道这洋药不是好东西,降旨查禁,可哪还禁得了?!吃洋药有瘾,只要吃
上三五回,断无不吃之理。朝廷一禁烟,烟价立时就上去了,贩洋药得利更
多,南洋商人们贩得便愈加疯狂。到了今天,洋药非但没禁绝,反而越传越
广,惹出了不,少事端。阮家集盐民阮老二在熬盐大锅前吸食洋药,吸醉了
,一个踉跄跌进滚沸的锅中,竟被煮成一副白骨。清浦镇陆荣令因着一家几
口吃洋药,不到几年家资几乎败光。
洋教也舶来了。洋教上岸,要比洋药上岸晚些时日,而且,也不是那么
明目张胆。嘉庆二十三年,南洋船队在运来南国奇货的时候,顺便给清浦人
运来了两个洋毛子。这两个洋毛子说是来做生意,脖子上却挂着十字架,嘴
里一会儿讲洋毛子话,一会儿讲中国话,一个叫什么詹姆斯·杰克逊,一个
叫李约翰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