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表荟萃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 ·ISBN:7539315334 ·条形码:97875393153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世界经典名表荟萃 |
 |
|
 |
世界经典名表荟萃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
·ISBN:7539315334
·条形码:97875393153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盲目地购买腕表,盲目地佩戴它们,这样的例子在大陆的尊贵人士中不断地重复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现有的钟表专业期刊或生活消费期刊对于钟表的描绘往往让大陆的尊贵人士们无所适从:当一些中档甚至低档腕表广告、文章与高档腕表的内容放在一起并展现给他们时,尤其当这些期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中低档腕表进行无比地吹捧与美化时,他们更加无法判断哪些才是真正属于他们值得拥有与珍藏的名表了……
终于有了《世界经典名表荟萃》大陆尊贵人士心目中所企盼的贴心朋友,虽然姗姗来迟,但锁定大陆乃至大中华区尊贵人士与世界殿堂级腕表的清晰定位,以尊贵、专业、艺术为特色的同样清晰风格,带来一股清晰而亮丽的世界殿堂级腕表文化、艺术之风。
选择一款值得典藏、可以陪伴漫漫人生的殿堂级名表,开始你自己的尊贵,是《世界经典名表荟萃》带给大陆尊贵人士的第一个真诚而朴素的祝愿。
名贵钟表不仅可以计时,更代表尊贵与典雅。
世界500年来渊源流长的钟表文化,以及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表品牌,一直没有在大陆介绍宣传过。《世界经典名表荟萃》开此先河,介绍展示了数十款一直为西方皇族所钟爱的钟表名品,包括其设计师、博物馆,以及近几年的拍卖行情和收藏潜力。
目录 序言
编者的话
钟表的历史与文化
钟表的历史演变
探究时计的文化魅力
安帝古伦
殿堂级品牌
A.Lange Sohne
Arnold Son
Audemars Piguet
Blancpain
Bovet
Breguet
Bvlgari
Carl F.Bucherer
Cartier
Chopard
Chronoswiss
Corum
Daniel Roth
de Grisogono
De Witt
Dubey Schaldenbrand
Franck Muller
Gerald Genta
Girard-Perregaux
Glashvtte Original
Graham
Harry Winston
Hublot
IWC
Jaeger-LeColtre
JeanRichard
Parmigiani
Patek Philippe
Piaget
Roger Dubuis
Rolex
Ulysse Nardin
Vacheron Constantin
Zenith
AHCI国际独立的时计创作人学会
Svend Andersen
Thomas Baumgartner
Vincent Calabrese
George Daniels
Philipe Dufour
Beat Haldimann
Frank Jutzi
Vianney Halter
Francois-Journe Paul
Kiu Tai Yu
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
Bernhard Lederer
Matthias Naeschke
Rainer Nienaber
Antoine Preziuso
Peter Speake-Marin
Peter Wibmer
Greubel Forsey
Firtz Dominique
Carlo Hengen
Marco Lang
Thomas Prescher
Smith Roger W.
Volker Vyskocil
Philippe Wurtz
名表与中国
附录
钟表历史大事记
……
序言 公元15-16世纪,随着东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激起了欧洲向东方传教的热情,从16世纪开始,他们就来到了中国,为了展示他们在当时已经取得的人文和科技制造等方面的威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83年9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几经转折,在1601年1月24日首次向明朝万历皇帝进献了两座自呜钟等物件,赢得了皇帝的欢心,在紫禁城中寻得了摆放的位置,成为了西方成功叩开东方帝国大门的敲门砖!
从那时候开始至今的几百年历史中,这些由欧洲制造,具有动感、似有生命、还能表演魔术和奏乐、报时打点的西洋钟表艺术品,不知迷倒了多少天朝的子孙,喜爱之情一直未减,它们甚至伴随着一个人一辈子,作为宫殿的摆设,在口袋里或手腕上见证了人生旅途中的起起伏伏和成功后的辉煌。
作为中国人,我每次见到这些钟表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感情:
我想到:世界钟表的鼻祖——宋朝宰相苏颂制成于十一世纪的“水运仪象台”,影响和加速了世界钟表发展的进程,这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
从利玛窦把钟表带回中国至今的数百年中,泱泱大国的帝王将相、黎民百姓对钟表的喜爱和狂热追求再次催生和促进了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钟表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这是钟表发展史中制造和消费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典范。就是在今天,我们还能通过保存在全世界各大钟表博物馆和钟表收藏家手中数量庞大,价值不菲(一些品种动辄几十、几百万港币一个)的珍藏,都是当年以中国人的喜好为依归,专门为中国人制造,并曾经全部会聚在中国,然后再流散世界各地,现今通称为“Chinese market(中国市场)”的古董钟表精品,感应到在16-19世纪中,欧洲等国家专门为中国制造的这些自鸣钟,以及镶嵌了珍珠、宝石(包括了“大八件”在内)的珐琅怀表等所表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水平和在中国的惊人销量,均成为了称冠全球的“钟表奇迹”…… 我仿佛看到了那时欧洲钟表大师和工匠们在制造钟表时的呕心沥血和进献时的战战兢兢:而当大清皇朝的历代帝皇都成了“钟表迷”,并把一些宫殿也变成了制造自鸣钟工场的年代里,我们好像又看到了:1691年康熙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造办处建立了专造自呜钟的作坊,有房150余间,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雍正皇帝当朝的公元1732年,还设立了“做钟处”。据记载,“做钟处”除能制造各式自鸣钟和座钟以外,也制造了全世界从来没有过的”更钟”,这是一种和任何西洋钟表具有完全不同打点方式的特制自鸣钟,这类钟除了可以精确走时和报时报刻外,还能按照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打更方式报时,并设置有调更、定更的转换机关,调整运作模式后使每一年都能按照24节气来准确打更。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