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17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121011603 ·条形码:97871210116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DSDM业务中心框架开发方法(第2版) |
 |
|
 |
DSDM业务中心框架开发方法(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17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121011603
·条形码:97871210116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软件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动态系统开发方法(DSDM)是众多敏捷开发方法中的一种,它倡导以业务为核心,快速而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实践证明DSDM是成功的敏捷开发方法之一。在英国,由于其在各种规模的软件组织中的成功,它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快速应用开发方法。本书主要讲述下列内容:DSDM如何加快产品的交付,为什么像DSDM这样的敏捷开发方法能够快速体现所开发系统给业务带来的好处,如何组织用户参与项目以开发出可用的系统,如何将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组成一个团队,如何应对常规的业务约束以进行项目管理。本书提供了在不同规模的软件组织中应用的大量实际案例。
本书适合从事敏捷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作者简介 本书的编著者Jennifer Stapleton自DSDM联盟成立以来一直担任技术总监,也是Empower Dynamics有限公司的咨询主任。Jennifer Stapleton是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 Computer Society)会员,1996年至2002年担任英国计算机协会的技术副主席。她从1996年开始从事独立顾问的工作,其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各公司在项目交付中改进开发过程,开发出让最终用户真正满意的产品。
媒体推荐 书评
“解决难题是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与他人合作来共同解决更是如此”——Jennifer Stapleton
DSDM在现在公认的最成功的“敏捷”软件开发框架之一。本书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以反映框架的最新变化,以及它在应用上的最佳实践。
本书的读者将会从中学到:
·DSDM是如何加快交付项目的;
·为什么像DSDM这样的敏捷开发方法能够更快地体现所开发的系统给业务活动带来的好处;
·如何组织用户参与项目,以开发出可用的系统;
·如何交付一些短期的实用的产物。
本版特点:
·大量新的实际案例,以显示DSDM在不同规模软件组织中的运作情况;
·对于使用DSDM和其他的方法,如XP和UML,提供了新的指导
·讨论了DSDM与敏捷宣言的关系。
DSDM联盟是一个非赢利的会员制机构,主要致力于DSDM框架的开发。它的成员共享知识与经验,并帮助撰写所有DSDM文献。
目录 第一部分 框 架
第1章 DSDM过程概述
1.1 引言
1.2 可行性研究
1.3 业务研究
1.4 功能建模阶段(迭代式)
1.5 设计编程阶段
1.6 实施阶段
1.7 项目后期
1.8 要点回顾
第2章 基本原则
2.1 原则1:用户必须持续参与
2.2 原则2:必须授予DSDM团队制定决策的权力
2.3 原则3:注重产品的经常交付
2.4 原则4:满足业务用途是接受交付品的主要依据
2.5 原则5:迭代和增量式开发对得到正确的业务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2.6 原则6: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变化可逆
2.7 原则7:在高层次上制定需求的基线
2.8 原则8:测试自始自终贯穿于开发周期之中
2.9 原则9:所有项目涉众间的通力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2.10 要点回顾
第3章 实践中的DSDM
3.1 何时使用DSDM
3.2 迭代与增量交付的现实
3.3 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3.4 要点回顾
第4章 时间与功能
4.1 蛇吞象
4.2 时光盒
4.3 MoSCoW法则
4.4 时光盒中活动的控制
4.5 是否使用时光盒法
4.6 最坏的情况
4.7 要点回顾
第5章 协同工作
5.1 全面改变的机会
5.2 项目中的角色
5.3 项目结构
5.4 要点回顾
第6章 现实中的敏捷项目经理
6.1 有什么不同
6.2 DSDM项目的计划
6.3 风险管理
6.4 进度监控
6.5 工作量
6.6 要点回顾
第7章 对软件组织的影响
7.1 制定决策
7.2 用户参与
7.3 更好的沟通
7.4 专题研讨会
7.5 培训用户
7.6 要点回顾
第8章 质量问题
8.1 “足够好”的软件
8.2 质量设计
8.3 测试
8.4 DSDM和TickIT
8.5 旧瓶装新酒
8.6 能力成熟度模型
8.7 要点回顾
第9章 建立原型不是在浪费时间
……
第二部分 案 例 研 究
第三部分 信 息
第四部分 附 录
附录A e-DSDM
附录B 敏捷宣言
参考文献
……
文摘 书摘
为了提高效率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40年来,商业社会将希望寄托在办公自动化上。在这段时间里,信息技术提供者一直没有能够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准时交付需要的解决方案,或是提供业务需要的功能。
我们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明白业务需求的变化非常频繁而且难以定义,对业务流程最为理解的人是流程的日常使用者。我们看到不同的开发项目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而且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不过,我们知道应用程序的开发不是变戏法,它有着一定的结构和规律。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为了弄清楚应用程序开发的流程并归纳出避免失败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1994年,英国国内来自各个工业领域不同规模企业里的信息系统工作人员,以及来自IT行业中一些大公司的顾问和项目经理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赢利性质的联盟。该联盟专注于理解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的最佳实践方法,并对其进行编排以利于在大范围内推广。
其结果就是DSDM(Dynamic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动态系统开发方法),一种能够真正满足业务需求的项目交付框架:DSDM项目可以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准时交付,而且不会去掉重要的功能。该框架中的所有资料都来自于会员的实际经验和成功的项目。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方式使许多人认为该框架“不过是一般常识”,但对于所有正在尝试敏捷开发方法的人而言,这些“一般常识”显然是不一般的。
今天,这个框架在各种项目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许多国家,无论是小项目、大项目,简单项目、复杂项目,还是IT项目和非IT项目,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联盟一直在修订它的内容。比如,在2001年6月,联盟专门针对电子商务项目发布了一个版本。对这类项目而言,快速交付合格的系统显得更为重要。在2001年夏天,对基本框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修改,2002年1月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假定在建的大多数业务系统与信息技术相关,那么DSDM背后的基本原理也就很简单了:
● 开发活动是一项团队活动。它必须把客户关于业务需求的知识和IT专业人员的技术知识结合在一起。
● 高质量要求适用性以及技术上的健壮性。
● 开发活动可以是逐渐递增的—不要求一次交付所有东西,及早交付部分内容比较迟交付所有东西更有价值。
● 受益递减规律适用—应该将资源放在对业务最有价值的功能开发上。 DSDM是关于人而不是工具的。它侧重于真正理解业务需求,交付可行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