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

2010-03-29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301148828/9787301148822 ·条形码:978730114882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 去商家看看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 去商家看看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301148828/9787301148822
·条形码:97873011488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系列创新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共分为《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房屋建筑学》(下:工业建筑)两册。《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着重阐述民用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内容包括:概论、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层构造,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屋顶、门窗、变形缝、民用建筑工业化等。《房屋建筑学》(下:工业建筑)着重阐述工业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工业构造部分讲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及钢结构厂房两种构造组成。内容包括:概论、单层厂房平面设计、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单层厂房立面及室内设计、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单层厂房生活间设计、单层厂房外墙及门窗构造、单层厂房屋面构造、单层厂房天窗构造、单层厂房地面及其他构造、多层厂房建筑设计、特殊工业厂房设计等。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及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概述
1.1.1 国外建筑发展概况
1.1.2 我国建筑发展概况
1.2 建筑构成要素与我国建筑方针
1.2.1 建筑的构成要素
1.2.2 我国建筑方针
1.3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3.1 建筑的分类
1.3.2 民用建筑分级
1.3.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4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4.1 建筑设计的内容
1.4.2 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
1.5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5.1 建筑设计的要求
1.5.2 建筑设计的依据
1.5.3 民用建筑定位轴线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专业
名词
本章习题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2.1 概述
2.2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2.1 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2.2.2 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2.2.3 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2.2.4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2.3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2.3.1 过道(走廊)
2.3.2 楼梯和坡道
2.3.3 门厅、过厅和出入口
2.4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2.4.1 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要求
2.4.2 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2.4.3 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某办公楼建筑平面设计分析
本章习题

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
3.1 概述
3.2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2.1 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
3.2.2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3.3 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
3.3.1 房屋层数的确定
3.3.2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
3.4 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3.4.1 建筑空间的组合
3.4.2 建筑空间的利用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某办公楼建筑剖面设计
分析
本章习题

第4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4.1 概述
4.2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4.2.1 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
4.2.2 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4.2.3 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
4.2.4 适应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
4.2.5 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
4.3 建筑体型的组合
4.3.1 完整均衡、比例恰当
4.3.2 主次分明、交接明确
4.3.3 体型简洁、环境协调
4.4 建筑立面设计
4.4.1 尺度和比例
4.4.2 节奏感和虚实对比
4.4.3 立面的线条处理
4.4.4 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
4.4.5 重点及细都处理
4.4.6 立面设计的模式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某办公楼建筑立面设计分析
本章习题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5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5.1 概述
5.1.1 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5.1.2 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5.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5.3 建筑构造设计原财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建筑构造学科历史与
展望
本章习题

第6章 基础和地下室
6.1 概述
6.1.1 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
6.1.2 基础的作用和地基土的分类
6.1.3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6.2 基础的埋置深度
6.2.1 基础的埋置深度
6.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6.3 基础的类型
6.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6.3.2 按构造型式分类
6.4 地下室的构造
6.4.1 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6.4.2 地下室的分类
6.4.3 地下室防潮构造
6.4.4 地下室防水构造
本章小结
知识拓展——地下工程防水相关
知识
本章习题

第7章 墙体
7.1 概述
7.1.1 墙体的作用
7.1.2 墙体的分类
7.1.3 墙体的设计要求
7.2 砖墙
7.2.1 砖墙材料
7.2.2 砖墙的砌筑原则
7.2.3 砖墙细部构造
7.2.4 墙身的加固
7.3 砌块墙
7.3.1 砌块的材料及其类型
7.3.2 砌块的组合与砌体构造
7.4 隔墙
7.4.1 块材隔墙
7.4.2 轻骨架隔墙
7.4.3 轻质条板内隔墙
7.5 复合墙
7.5.1 外墙外保温
7.5.2 外墙夹心保温
7.5.3 外墙内保温
7.5.4 框架填充墙外墙外保温节点构造
7.6 墙面装修
7.6.1 墙面装修的作用
7.6.2 墙面装修的分类
7.6.3 墙面装修构造
本章小结
知识拓展——建筑热工知识
本章习题

第8章 楼地层构造
8.1 概述
8.1.1 楼板层的构造组成
8.1.2 地坪层的构造组成
8.1.3 楼板的类型
8.1.4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8.2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8.2.1 楼层的基本形式
8.2.2 钢筋混凝土楼板
8.3 楼地面构造
8.3.1 对楼地面的要求
8.3.2 楼地面的类型
8.3.3 楼地面构造分类
8.4 顶棚构造
8.4.1 直接式顶棚
8.4.2 悬吊式顶棚
8.5 阳台与雨篷
8.5.1 阳台
8.5.2 雨篷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本章习题

第9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9.1 概述
9.2 楼梯的组成、类型及尺度
9.2.1 楼梯的组成
9.2.2 楼梯的类型
9.2.3 楼梯的设计要求
9.2.4 楼梯的尺度
9.3 楼梯构造
9.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9.3.2 预制装配式楼梯
9.3.3 楼梯的面层及扶手栏杆构造
9.4 室外台阶与坡道
9.4.1 台阶与坡道的形式
9.4.2 台阶与坡道构造
9.5 电梯与自动扶梯
9.5.1 电梯的类型
9.5.2 电梯的设计要求
9.5.3 电梯的组成
9.5.4 电梯与建筑物相关部位的构造
9.5.5 电梯井道构造
9.5.6 自动扶梯
9.6 无障碍设计
9.6.1 坡道
9.6.2 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无障碍设计
本章习题

第10章 屋顶
10.1 概述
10.1.1 屋顶的作用与要求
10.1.2 屋顶的类型
10.1.3 屋顶的组成
10.1.4 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及影响坡度的因素
10.1.5 屋面的防水等级
10.2 平屋顶构造
10.2.1 平屋顶的排水
10.2.2 平屋顶构造层次材料的选择
10.2.3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10.2.4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10.2.5 涂膜防水屋面构造
10.3 坡屋顶的构造
10.3.1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10.3.2 坡屋顶的面材
10.3.3 坡屋顶的屋面构造
本章小结
知识拓展——屋面保温层厚度的选择
本章习题

第11章 门窗
11.1 概述
11.1.1 设计要求
11.1.2 门窗材料
11.2 门窗的开启方式及尺度
11.2.1 门的开启方式及代号
11.2.2 门的尺度
11.2.3 窗的开启方式及代号
11.2.4 窗的尺度
11.3 门窗构造
11.3.1 平开门的组成
11.3.2 木门构造
11.3.3 平开窗的组成
11.3.4 铝合金门窗构造
11.3.5 塑料门窗构造
11.3.6 窗框与墙体连接
11.4 特殊门窗
本章小结
知识拓展——中庭天窗
本章习题

第12章 变形缝
12.1 概述
12.2 变形缝设置
12.2.1 伸缩缝的设置
12.2.2 沉降缝的设置
12.2.3 防震缝的设置
12.3 设置变形缝建筑的结构布置
12.3.1 伸缩缝的结构布置
12.3.2 沉降缝的结构布置
12.3.2 防震缝的结构布置
12.4 变形缝盖缝构造
本章小结
知识拓展——变形缝相关知识
本章习题

第13章 民用建筑工业化
13.1 概述
13.1.1 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和特征
13.1.2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建筑体系
13.1.3 工业化建筑的类型
13.2 大板建筑
13.2.1 大板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2.2 大板建筑的板材类型
13.2.3 大板建筑的节点构造
13.3 框架板材建筑
13.3.1 框架板材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3.2 框架结构类型
13.3.3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构件连接
13.3.4 外墙板的类型、布置方式与连接
13.4 大模板建筑
13.4.1 大模板建筑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3.4.2 大模板建筑的类型
13.4.3 大模板建筑的墙体材料与节点构造
13.5 其他类型的工业化建筑
13.5.1 砌块建筑
13.5.2 滑升模板建筑
13.5.3 升板升层建筑
13.5.4 盒子建筑
13.5.5 密肋壁板建筑
本章小结
背景知识——住宅产业现代化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该课程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综合性强、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等特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设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本书继承了以往《房屋建筑学》教材的理论精华,紧密结合国家标准图集、新规范、新标准,引用的节点构造均为我国现行节能建筑构造。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每章均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小结、本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及本章习题,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充分体现教材的指导性。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及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文摘 插图:


2.外墙外保温有利于建筑物冬暖夏凉,能创造出舒适的热环境
(1)在进行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使得诸如太阳辐射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减缓,室温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
(2)在进行外保温后,在夏季外保温层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和室外高气温的综合影响,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得以降低,也使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家用电器及炊事散热等因素产生的“自由热”得到较好的利用,可以减少采暖负荷,节约热能有利于节能。
(3)外保温能使主体墙体使用寿命延长。采用外保温,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受到保护,室外气候变化不会引起墙体内部较大的温度变化,使内部的主体墙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热应力减少,因而墙体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大为减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4)外保温有利于室内装修进行重物钉挂并有利于提高装修速度及住户搬迁。
(5)外保温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外保温可以使建筑更为美观,只要做好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外貌会十分出色。特别是在旧房改造时,外保温能使房屋面貌大为改观。
(6)外保温适用范围广泛,综合效益显著。外保温墙体适用于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已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成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