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64719/9787122064714 ·条形码:9787122064714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植物化学保护 |
 |
|
 |
植物化学保护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64719/9787122064714
·条形码:97871220647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
内容简介 《植物化学保护》为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各论和实验实训三部分。总论部分包括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农药的稀释计算和田间药效试验、农业有害生物耐药性及综合治理、农药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农药环境毒理。各论部分包括杀虫(螨、软体动物)剂、杀菌剂及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实验实训项目精炼,涵盖了植物化学保护实践所需的主要技术。
《植物化学保护》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相关专业,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及农药市场营销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植物化学保护》: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
目录 绪论
一、植物化学保护的重要性、当前问题及对策
二、植物化学保护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发展方向
三、植物化学保护的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总论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二、农药的分类
三、农药的名称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和药效
一、农药毒力和药效的含义
二、毒力和药效的表现方法
第三节 农药的毒性
一、急性中毒
二、亚急性中毒
三、慢性中毒
第四节 农药对植物的影响
一、农药对植物的药害
二、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
第一节 农药的加工和农药制剂
一、农药的加工
二、农药制剂
第二节 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
一、药剂的分散体系与分散度的概念
二、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 农药辅助剂
一、农药辅助剂的种类
二、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作用、种类及应用
三、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和农药使用中的应用
第四节 农药的剂型和性能
一、粉剂
二、可湿性粉剂
三、可溶性粉剂
四、乳油
五、粒剂
六、水分散粒剂
七、水剂
八、水乳剂
九、微乳剂
十、悬浮剂
十一、种衣剂
十二、油剂
十三、烟剂
十四、其他剂型
第五节 农药的施用方法
一、喷粉法
二、喷雾法
三、其他施药方法
第六节 农药科学使用基本原则
一、农药的安全使用
二、农药的合理使用
三、农药的适期使用
四、农药的混合使用
五、影响农药效果的环境因素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农药的稀释计算和田间药效试验
第一节 农药的稀释与计算
一、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二、农药用药量的表示方法
三、农药的稀释计算方法
第二节 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
一、田间药效试验的内容
二、田间药效试验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三、田间药效试验的设计原则
四、田间药效试验的调查与记载
五、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的计算
六、田间药效试验报告的撰写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农业有害生物耐药性及综合治理
第一节 害虫的耐药性
一、害虫耐药性的发展概况
二、害虫耐药性的含义及判断
三、害虫耐药性的类型
四、害虫耐药性的形成与机理
五、影响害虫耐药性发展的因素
六、害虫耐药性治理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耐药性
一、病原物耐药性产生机理
二、影响病原物耐药群体形成的因素
三、病原物耐药性的治理
第三节 杂草的耐药性
一、杂草耐药性的发展概况
二、杂草耐药性的形成与机理
三、杂草耐药性的综合治理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农药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一节 化学防治对害虫群落和天敌的影响
一、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
二、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三、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措施
第二节 农药对传粉昆虫及家蚕的影响
一、农药对传粉昆虫的影响及防救措施
二、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及防救措施
第三节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一、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二、防止农药引起水生生物中毒的措施
第四节 农药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一、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二、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农药的环境毒理
第一节 农药的慢性毒性
第二节 农药残留的一般规律
一、农药残留的来源
二、农药残留所造成的污染
第三节 农药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中的代谢
一、农药在自然界与生物体中的变化
二、主要类型农药的代谢特点与残毒的关系
第四节 农药残留的控制
一、现有农药的合理使用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
三、采取避毒措施
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开展农药残留监控
复习思考题
各论
第七章 杀虫(螨、软体动物)剂
第一节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及分布
一、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二、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第二节 有机磷杀虫剂
一、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二、常用的重要有机磷杀虫剂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一、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二、常用的重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第四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一、天然除虫菊素及其特点
二、第一代拟除虫菊酯
三、第二代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
第五节 其他类型杀虫剂
一、烟碱类杀虫剂
二、吡唑类杀虫剂
三、生物源类杀虫剂
第六节 杀螨剂
一、吡唑类杀螨剂
二、有机锡类杀螨剂
三、哒嗪酮类杀螨剂
四、有机含卤类杀螨剂
五、有机氯类杀螨剂
六、酰胺类杀螨剂
七、甲脒类杀螨剂
八、生物源杀螨剂
九、其他类杀螨剂
第七节 杀软体动物剂
一、农业有害软体动物的常见种类
二、杀软体动物剂的品种简介
第八节 熏蒸杀虫剂
一、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
二、常用的重要熏蒸剂
第九节 昆虫生长调节剂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
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特点
三、常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杀菌剂及杀线虫剂
第一节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与原理
一、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
二、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第二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和应用
一、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二、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杀菌剂种类
一、保护性杀菌剂
二、内吸性杀菌剂
三、生物源杀菌剂
四、混配杀菌剂
第四节 杀线虫剂
一、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杀线虫剂
二、有机磷类杀线虫剂
三、生物源杀线虫剂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除草剂
第一节 除草剂的分类
一、按作用性质分类
二、按输导性能分类
三、按使用方法分类
四、按施药时间分类
五、按除草剂成分及来源分类
第二节 除草剂的选择性
一、位差选择性
二、时差选择性
三、形态选择性
四、生理选择性
五、生物化学选择性
六、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而获得选择性
第三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
一、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二、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一、按除草剂的喷洒目标划分
二、按除草剂的施药方法划分
第五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与引起药害的环境因素
一、土壤因素
二、气象因素
第六节 除草剂对杂草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农田杂草群落的形成及演替
二、农田杂草难以彻底防除的原因
三、除草剂对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
第七节 除草剂的混合使用
一、除草剂混合使用的意义
二、除草剂混用的方式
三、除草剂混用的基本原则
四、主要农作物的除草剂混配组合
第八节 除草剂常用类型及其品种
一、酰胺类除草剂
二、三氮苯类除草剂
三、磺酰脲类除草剂
四、二苯醚类除草剂
五、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六、苯氧羧酸和苯甲酸类除草剂
七、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
八、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九、有机磷类除草剂
十、其他类别除草剂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杀鼠剂
第一节 杀鼠剂的分类
一、急性杀鼠剂
二、慢性杀鼠剂
第二节 杀鼠剂的使用
一、毒饵
二、毒粉
三、毒水
四、毒糊
第三节 常用的重要杀鼠剂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一、概念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第二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一、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
二、使用方法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二、植物生长延缓剂
三、植物生长抑制剂
复习思考题
实验实训
实验一 常用农药性状观察及质量检查
实验二 波尔多液的配制及质量检测
实验三 石硫合剂的熬制及质量检查
实训一 当地农药厂参观和农药市场调查
实训二 作物病害田间喷药防治
实训三 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及防治效果调查
实训四 农药对作物的药害试验及调查
参考文献
……
序言 植物化学保护是高职高专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植物化学保护是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是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没有植物化学保护高职高专教材,各高职院校都采用大学本科的植物化学保护教材和一些农药使用技术手册,这些参考书在体系和内容等方面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广泛搜集化学农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生产上的经验,在吸取相关院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的出版填补了目前没有植物化学保护高职高专教材的空白。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本教材在编写上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为实践所用,以够用为度,简化了原理等内容;②农药品种增加了一些其他书籍没有介绍过的新品种(如杀菌剂及除草剂的新品种),且统一用通用名;③兼有实验实训内容,每章后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各论和实验实训三部分,总论部分包括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农药的稀释计算和田间药效试验、农业有害生物耐药性及综合治理、农药对周围生物群落的影响、农药环境毒理。各论部分包括杀虫(螨、软体动物)剂、杀菌剂及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卢颖(编写前言,第八章第三、四节);高凯(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九章第六、七、八节);王红军(编写第二章);易庆平(编写第三章,实验实训);陈振峰(编写第四章,第九章第一、二、三节);冯艳梅(编写第五章,第九章第四、五节);王景顺(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一、二节);
熊建伟(编写第七章第三节至第六节);成泽艳(编写第七章第七、八、九节,第八章第一、二节);
郭彩霞(编写第十章,第十一章)。全书最后由卢颖统稿。
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相关专业,也可作为五年制高职、成人教育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及农药市场营销人员参考。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论文等,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存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对本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进行批评和指正,以便我们在今后修订中改正、补充和完善。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知识目标
了解农药的定义、分类、名称,了解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含义。
掌握农药毒力、药效的表示方法,掌握农药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
了解农药对植物的影响,掌握引起植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及植物药害的类型。
技能目标
能根据防治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种类农药进行防治。
根据LD50或LC50的数值会判断农药毒性级别。
能正确识别植物药害症状,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是指具有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能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分类
1.矿物源农药
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其有效成分为无机物,也称为无机农药。此类农药多为农药发展初期的品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硫悬浮剂、石硫合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磷化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