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图解本草纲目:200种保健祛病常用中药全新解读

2010-03-2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2724258/9787542724250 ·条形码:9787542724250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图解本草纲目:200种保健祛病常用中药全新解读 去商家看看
图解本草纲目:200种保健祛病常用中药全新解读 去商家看看

 图解本草纲目:200种保健祛病常用中药全新解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2724258/9787542724250
·条形码:97875427242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说生活·健康指南系列
·图书品牌:日知图书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这一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中医药巨著,对中医药的发展及流传影响深远,滋养了一代又-代的华夏儿女。读《本草纲目》,认识中医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让东方的医药尽现其天然、顺应人体与四时的独特魅力,进入到每一个热爱健康的家庭之中。在空闲时间,用平常的中药给家人煲一锅暖暖的滋补汤,不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吗?
岁月像是一道风景线,日出叩响黎明破晓,日落点亮万家灯火,删繁就简地勾勒出漫漫人生之路的简单、纷杂。人们在捡拾经验阅历之时,不要遗落了健康,且行且珍惜的不光只是阳光雨露,更要将身体捧在掌心中细心呵护,与健康同行,是每个人生命旅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站在人生的路口眺望,健康指南为而立之年掌舵、为垂暮之年掌灯。
在古老的东方,神奇的中医药曾经治愈了无数身患重疾甚至濒临死亡的人,
编辑推荐 《图解本草纲目:200种保健祛病常用中药全新解读》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紫苏叶
香薷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辛凉解表药
牛蒡子
薄荷
蝉蜕
桑叶
柴胡
升麻
葛根

第二章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知母
竹叶
天花粉
鸭跖草
决明子
石膏
青葙子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苦参
白鲜皮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野菊花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鱼腥草
金荞麦
清热凉血药
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清虚热药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第三章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甘遂
芫花
巴豆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川乌
蕲蛇
乌梢蛇
海风藤
防己
桑枝
莶草
秦艽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第五章 利水渗湿药
荠菜
茯苓
薏苡仁
猪苓
玉米须
葫芦
海金沙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第六章 理气药
陈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檀香
香附
香橼
玫瑰花
土木香

第七章 止血药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伯叶
白茅根
三七
茜草
炮姜
艾叶
白及
仙鹤草
棕榈炭

第八章 活血化瘀药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乳香
没药
王不留行
丹参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鸡血藤
血竭
土鳖虫
自然铜
苏木
骨碎补
马钱子
莪术
水蛭
三棱

第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
芥子
桔梗
川贝母
天竺黄
海藻
昆布
胖大海
白果
苦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马兜铃

第十章 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蒺藜
赭石
罗布麻
牛黄
羚羊角
天麻
钩藤
全蝎
蜈蚣
地龙

第十一章 补虚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大枣
山药
蜂蜜
鹿茸
巴戟天
补骨脂
益智
海狗肾
海马
肉苁蓉
锁阳
杜仲
续断
冬虫夏草
紫河车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何首乌
阿胶
龙眼肉
北沙参
南沙参
百合
麦冬
玉竹
黄精
枸杞子
墨旱莲
鳖甲

第十二章 收涩药
麻黄根
浮小麦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罌粟壳
肉豆蔻
石榴皮
莲子
山茱萸
覆盆子
金樱子
索引
常用中草药索引
……
序言 中国医药学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人们对于自身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认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中医药的世界里来。无病防病,有病治病,中医药在这些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优势,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
著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其毕生精力和智慧,在对古代本草进行系统全面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200多万字的中医药科学巨著。这部著作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17世纪即流传到海外,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文字,成为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对中国和世界药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首先精选了《本草纲目》中金石、草、果、木、虫等诸类的精华,配以古代著名本草著作的相关论述,并按功效进行分类;内容上注重古代文献有关药物功用的记载,对基源、植物形态进行描述,配以精美的药物图谱,以期收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便于读者从药物形态学的角度学习和加深对该药物的理解。其次,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的相关内容,列举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注意事项等,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该药物;并配以单方、验方,便于临床选择使用。因而本书是一部内容简明而实用的本草图书,适合具有一定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并对中药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使用,也是每一位关注健康的现代人居家必备的国药常识工具书。
诚挚地希望这部书能为您走向健康之路增添一份微薄之力。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