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大汉开国谋士群

2010-03-29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20506371X ·条形码:97872050637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汉开国谋士群 去商家看看
大汉开国谋士群 去商家看看

 大汉开国谋士群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20506371X
·条形码:97872050637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汉开国谋士群》是梁由之“谋士群研究”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时间主要界定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至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即秦末汉初时期。这30年峥嵘岁月,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威武雄壮,可歌可泣,对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值得大书特书。谋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博大精深的思维方式和斑斓多姿的人生道路,可以给后人提供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作为《大汉开国谋士群》叙事主体的六位谋士: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陆贾,在大汉开国和巩固政权过程中贡献突出,居功至伟,每个人又极具个性特色。正是他们形成的合力,帮助刘邦由一个“好酒及色”的市井无赖脱胎换骨,在秦末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完成“三户亡秦”的伟业,又与彪悍无敌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争战数载并最终胜出,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君主,谱写合奏出一则雄奇瑰丽、荡气回肠的千古传奇。书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大致包括了秦末汉初主要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重大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将《大汉开国谋士群》看作一部视角独特的秦楚战争、楚汉战争及西汉开国简史,亦未尝不可。
作者简介 梁由之,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楚人,居粤多年。梁某大腹便便,兴趣广泛,尤好音乐、历史、军事、金融投资和旅行。2005年开始在天涯社区敲发文字,2006年起在《读库》等平面媒体发表文章。其《红尘冷眼》《风雨江山》《百年五牛图》《谋士群研究》等系列作品,影响巨大,广受欢迎。
编辑推荐 刘邦建了一个谋士群。当中六位顶尖高手,运筹帷幄,折冲樽俎,帮助他完成了从一个市井无赖到大汉开国皇帝的伟大蜕变。其是波澜壮阔,精彩无限;梁由之大笔如椽,娓娓道来。《大汉开国谋士群》雄深雅健,清新俊逸,瞻博严谨,幽默风趣,可读性极强。《大汉开国谋士群》的主人公,是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陆贾这六个在大汉开国和巩固政权过程中居功至伟、极具个性特色的谋士。先贤们博大精深的思维方式和斑斓多姿的人生道路,可以给后人提供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书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大致包括了秦末汉初主要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重大事件。萧何:最优秀的大管家——独具慧眼,选拔推荐最杰出的总裁;忠心耿耿,把老板伺候得舒舒服服;兢兢业业,将小公司做成超级托拉斯。张良:智库首脑,皇帝老师,天才人物,大家气度——如何登峰造极?如何全身而退?陈平:成功的四大秘诀——娶好女人,跟对领导,见风使舵,留足余地。郦食其:同行嫉妒领导疏忽导致无可挽回的误会和悲剧,高阳酒徒功败垂成,下了油锅。随何:做成一票买卖,造就千古美名。陆贾: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兼理论家;一个在家庭和改坛都优游自如的智者;一场惊天大政变的幕后策划人。
目录
小引前言第一章 萧何千古良相攀龙附凤深谋远虑成也萧何:关于韩信(上)韩信将兵:关于韩信(中)败也萧何:关于韩信(下)伴君如伴虎萧规曹随第二章 张良帝者师博浪椎与圯上老人风云际会鸿门宴运筹帷幄定国安邦功成身退黄老学说与汉初政治第三章 陈平一个足智多谋的大帅哥之非凡人生女子主子点子左右逢源三朝元老第四章 郦食其郦生其人高阳酒徒汉室英烈田横五百士大汉开国群英榜第五章 随何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众王的末日(上)众王的末日(下)第六章 陆贾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逆取顺守。长治久安陆生渡岭。两使南越协和文武,将相安刘主要参引书目秦时期全图西汉时期全图
……
文摘 第一章 萧何自秦迄今,历两千年,中华盛世,首推汉唐,千古良相,必称萧曹。诸葛亮应该算是最富盛名的贤相了。晋人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结尾这样评论传主:“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唐代诗圣杜甫在缅怀诸葛丞相的《咏怀古迹之五》一诗中赞叹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文士,相隔数百年,风马牛不相及,却不约而同地拿萧相国作为良相的标高。萧何是西汉王朝的开国丞相。在夺取江山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他一直是兴汉集团的核心成员,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左右手,对这个集团的形成、发展、壮大和最终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刘邦率军占领秦都咸阳后,将吏们都忙于抢夺金银财宝,及时享乐。只有萧何与众不同。他单独首先收取“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由此掌握了全国的地形、户口、物产等情况,为此后持续数年的长期消耗性战争早早盘下了定海神针,表现出过人的眼力。项羽违背义帝原约,将刘邦的封地由关中改为偏远的汉中和巴蜀后,刘邦和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生气,不愿前往就国,群情激愤,楚汉战争一触即发。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如果这个时候与项羽决裂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一定凶多吉少。萧何力排众议,极力说服刘邦认清敌强我弱的现实,坚决反对轻举妄动,主张先作战略退却,收回拳头,保存实力,积聚力量,伺机而动。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还定三秦”后的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萧何留镇关中,固守根本,建设了巩固的根据地并负责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源源不断地以大量兵员和物资支援前线,使屡败屡战的刘邦从无匮乏之感,总能够咸鱼翻生卷土重来,最后得以反败为胜。大汉帝国建立后,萧何在刘邦“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制定了汉法九章,统一了全国律令。他还协助刘邦,通过减少赋税、复员兵卒、释放奴婢、发展生产等政策措施,使饱受苛酷秦政和长期战争摧残的士民喘了一口气,得以休养生息。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政策和物质基础。萧何颇有知人之明。在刘邦势力还比较微弱的时候,他全力举荐当时还泯然众人默默无闻的韩信出任汉军主将,这也许可以视为汉楚双方成败兴衰的关键。后来,他又被迫协助吕后诱杀韩信,以致后人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慨。从心理角度分析萧何为什么帮助吕后诛灭韩信,是很有意味的。萧相国还颇具容人雅量。他病重弥留之际,捐弃个人恩怨,
……
热点排行